漠漠闲愁,蒙蒙往事,胜似柳丝盈把。
记解春衣,曾宿扬州城下。
粉墙畔、谢女红衫,菱塘上、萧郎白马。
月夜。
正游船争取,绿纱窗挂。
如今光景难寻,似晴丝偏脆,水烟终化。
碧浪朱栏,愁杀隔江如画。
将半帙、南国香词,做一夕、西窗闲话。
吟写。
被泪痕占满,银笺桃帕。
【注释】
- 月华清:指代作者的住所或者书房的名字。
- 芙蓉斋集:可能指的是一种文集,芙蓉斋可能是作者自居或其住所的名字。
- 宗子梅岑: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者同辈中的杰出人物,宗子可能表示尊敬,梅岑则可能表示才华出众。
- 忆广陵旧游:广陵是扬州的古称,作者可能回忆起和广陵有关的美好回忆。
【译文】
淡淡的闲愁,朦胧的往事,胜过柳丝般细长。
记得解春衣时,曾宿过扬州城下。
粉墙上,有谢家女子红衫,菱塘上,有萧郎白马。
月光照耀着夜晚。
正当我们乘坐游船,绿纱窗高挂。
如今光景难以寻觅,如晴空之丝偏脆弱,水烟终将散尽。
碧波荡漾朱栏,令人愁绪如画。
把半卷的南国香词,当作一夜里西窗的闲话。
吟哦书写。
泪痕已满银笺桃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怀旧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朋友在扬州城的一段美好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句“漠漠闲愁,蒙蒙往事”,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忧愁和模糊的记忆。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们的存在仍然像柳丝一般缠绕在诗人心中。这种怀旧的情绪在第二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记解春衣,曾宿扬州城下。”这句诗回忆了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一个春天,他们曾经住在扬州城的某个地方,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
第三、四句继续展开对扬州的回忆,“粉墙畔、谢女红衫,菱塘上、萧郎白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粉墙旁,有一位穿着红色衣衫的女子(谢女);在菱塘的上面,有一匹白马(萧郎)。这些细节描绘出了扬州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反思:“月夜。正游船争取,绿纱窗挂。”在月光下,他们乘着游船游玩,而那晚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绿色的纱窗还在风中摇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不同,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于这段回忆的怀念。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和感慨:“如今光景难寻,似晴丝偏脆,水烟终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和感慨,认为美好的时光已经无法再寻回,就像晴空中的细丝一样脆弱,水烟最终也会散去。这种情感表达出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逝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情感纠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都非常细腻丰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