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王城、万人如海,惟馀傲吏能隐。
阜城门内冈南畔,尺五去天差近。
花成阵。
杖廿四番风,次第催芳信。
廊腰井吻。
有芍药亭欹,荼蘼架重,容易落红槿。
容台叟,便面银钩犹印。
墨痕如此芳润。
漆园有道羲皇上,那屑六朝金粉。
频问讯。
识此客、人间不羡朱衣引。
图书经进。
好平地归来,小园赋罢,黑蝶绕双鬓。

【注释】

买陂塘 —— 在池边挖一个池塘,以引水。

算王城、万人如海 —— 算作京城中的人海。

余傲吏能隐 —— 那些傲慢的官吏能够隐居。

阜城门内冈南畔 —— 在阜城门内和城南的地方。

尺五 —— 一尺五分。

花成阵 —— 花朵像阵一样。

次第 —— 次序,轮流。

风,次第催芳信 —— 阵阵微风吹来,催促着芬芳的信使。

廊腰井吻 —— 形容亭台的建筑风格。

芍药亭欹 —— 芍药亭倾斜的样子。

荼蘼架重 —— 荼蘼架沉重的样子。

容易落红槿 —— 很容易落下红色的槿花。

容台叟 —— 指诗人自己。

面 —— 脸上。

银钩犹印 —— 印章上还留着痕迹。

墨痕如此 —— 墨迹这样美好。

漆园 —— 即漆园先生,相传是战国时的庄子的老师。

羲皇上 —— 传说中的伏羲和神农时代。

六朝金粉 —— 指南朝梁武帝时侯景叛乱时金粉堆积如山,后比喻繁华奢侈。

频问讯 —— 不断询问。

朱衣引 —— 穿着红色官服的人。

图书经进 —— 读书学习。

平地归来 —— 回到平坦的地面上。

黑蝶绕双鬓 —— 蝴蝶飞舞,围绕着自己的双鬓。

【赏析】

此篇是一首七律,写于淳熙五年(1178)。作者在诗中追忆了早年在杭州西湖之西的孤山种梅养鹤的经历,并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志趣。

起句点题,说杭州西湖一带人山人海,只有傲然不羁者才能隐居,这是对“王城”的泛称。第二句写孤山一带,有座阜城门,城外的冈南有个地方叫尺五,这里离天很近。第三四两句,写孤山景色。花成阵,风过处,依次传来阵阵花香;花丛中,花杆斜倒,枝叶交错,如同花枝倚靠着芍药亭;又好像荼蘼架上的花压得沉重。第五六两句,描写孤山亭台之美。有芍药亭倾斜,荼蘼架沉重,花落时节容易凋残的红槿花也显得格外娇艳。这几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孤山美景。

自谦自称,说自己不过是一介布衣罢了。第七八句,写自己与世无争,过着清闲的生活。“银钩犹印”,喻指自己脸上的胡须仍留有年轻时的痕迹。第九十句,写自己在书房中勤奋读书,从不间断,而且希望在平地上归来,归隐于小园之中。最后二句,写自己虽已年老,但仍然有黑蝴蝶围绕其两鬓飞舞。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却极富情趣,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特征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