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榜清游。
鸟帽笼头。
问招来、几个闲鸥。
沿洄拨棹,窈窕寻丘。
有三分水,二分月,一分秋。
平生最忆,探梅踏雪,虎山桥、塔影香浮。
而今重到,怕减风流。
少旧时人,旧时月,旧时愁。
孤榜清游。
鸟帽笼头。
问招来、几个闲鸥。
沿洄拨棹,窈窕寻丘。
有三分水,二分月,一分秋。
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二月十九日写的。他在黄州时曾游览了虎山塔和东坡雪堂等地,写下了《次韵中玉答陈令举书怀》一诗,其中说:“平生最忆探梅踏雪,虎山桥塔影香浮。” 可见他重到黄州时,心情是很愉快的。然而诗人却不免有些伤感,因为这次重到黄州,已不同于当年。当时,他是“乌台诗案”的受害者,被贬谪黄州;而这一次,他是奉旨来黄州做地方官的。因此,当他来到黄州后,便感到有些不自在,于是作此词以自解。
上片写词人登小香亭观景,见水中倒映出三山的影子,月亮只有半圆,秋风萧瑟。
下片回忆旧地重游的情景及感慨之情。开头四句点明自己重游旧地,但心中仍有所牵挂。这牵挂什么呢?原来,词人对当年与苏舜钦、范蜀公等一起赏菊、踏雪的往事记忆犹新,他们三人曾在虎山桥下饮酒作诗,现在虽然人事全非,但那种欢乐情景仍历历在目。可是如今重游故地,又不禁生出一种怀旧之情,生怕自己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这种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