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七,爱共兰姨戏。
二八华年满除四。
拜针神、修笛谱,步步教随,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
扬蛾憎众女,谣诼纷纷,池水干卿定何事。
联臂旧时歌,变了欢闻,重来后、赢得大家憔悴。
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

【诗句解释】:

  • 初三下七:农历初九日。
  • 爱共兰姨戏:与情人一起玩耍。
  • 二八华年满除四:二八岁,即十六岁。
  • 拜针神、修笛谱:学习针线和吹奏笛子的技术。
  • 步步教随:一步步地教导。
  • 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态度温柔顺从,也能同心合作。
  • 扬蛾憎众女:扬起眉毛厌恶众人。
  • 池水干卿定何事:把水搅得满池都是又有什么用?
  • 联臂旧时歌:以前的歌曲。
  • 变了欢闻,重来后、赢得大家憔悴:改变成欢乐的歌词,再次演唱,使得大家都感到消瘦。
  • 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如果不是因为当年还怜惜你,肯把绣花的被子分开来,让你和鸳鸯同床而眠。

【译文】:
在农历初九那天,我和情人一同嬉戏。十六岁的我,已经学会了针线和吹笛子的技术。每一步都温柔地教导,我的态度既柔顺又顺从。扬起眉毛厌恶众人,将众人弄得满池都是又有什么用?我们曾经唱过的歌,现在已经变成欢乐的歌词,再次演唱时,使得大家都感到消瘦。如果不是因为当初还有所怜惜,肯把绣花的被子分开来,让你和鸳鸯一样同床而眠吗?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初三下七:农历初九日,古代对农历月份的一种称呼,通常用来指代特定的时间或节日。
  2. 爱共兰姨戏:与情人一同嬉戏,展现了年轻时的纯真与快乐。
  3. 二八华年满除四:十六岁,古代对年龄的一种称呼,表示人已经成年,开始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4. 拜针神、修笛谱:学习针线和吹奏笛子的技术,展示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氛围。
  5. 步步教随:一步步地教导,体现了耐心和细心,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教育。
  6. 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态度温柔顺从,也能同心合作,表达了年轻人之间的默契和合作精神。
  7. 扬蛾憎众女:扬起眉毛厌恶众人,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或批评,也可能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调侃。
  8. 池水干卿定何事:将水搅得满池都是又有什么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奈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9. 联臂旧时歌:以前的歌曲,可能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回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10. 变了欢闻,重来后、赢得大家憔悴:改变成欢乐的歌词,再次演唱时,使得大家都感到消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变化的无奈和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变化的敏感和关注。
  11. 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如果不是因为当初还怜惜你,肯把绣花的被子分开来,让你和鸳鸯一样同床而眠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爱情观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纯真和快乐,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的融入,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