罥屋花狂,侵帘草暗,绿章拟诉通明。
留春无计,倦策玉骢行。
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
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
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
剩新亭涕泪,霜鬓雕零。
去去沧波千里,荡孤怀、极目青冥。
回首处,移宫换羽,凄绝不堪听。
【注释】
满庭芳·张沚莼丈索观近词,见和闰清明作
张沚莼是作者朋友,字子长。闰,指闰月(农历每月以十九日为朔,闰年则以二十二日为朔)。作:作词。
罥屋花狂 —— 把花挂在屋檐下随风摇摆。
侵帘草暗 —— 草长到窗帘上。
通明殿 —— 唐玄宗曾建此殿于大明宫之西,以供皇帝召见群臣、接见外国使节及处理政务等。
绿章 —— 指奏章。
留春无计 —— 没有办法留住春天。
倦策玉骢 —— 骑马也感到疲惫。
依约 —— 隐约。
啁啾翠羽 —— 翠鸟的啼鸣。
梦醒 —— 醒来时发现一切如梦中一样。
都是愁声 —— 都是令人伤感的啼叫。
芳菲歇 —— 花儿凋谢了。
碧云天际 —— 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谁遣此时情 —— 是谁让我有这样的感情。遣,派遣;情,这里指春天消逝的感情。
家国思 —— 对国家大事的思念。
几多絮语 —— 多少纷乱的言辞。
凭仗流莺 —— 倚赖着黄莺。
新亭涕泪 —— 指三国吴时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新建的小亭,因有“新亭对泣”典故而名。这里泛指悲凉景象。
霜鬓雕零 —— 白发凌乱的样子。
去去 —— 往哪里去。
沧波 —— 沧海。
荡孤怀 —— 搅动我孤独的胸怀。
移宫换羽 —— 比喻改变音律或用不同方式表达。
凄绝 —— 极度悲凉。
【译文】
屋檐下的花随风狂舞,帘外青青的草丛遮不住窗户。我写诗想要向皇帝报告这件事,可是却没有一点办法留住春天。
虽然已经疲倦,可我仍然骑着马,想去看看那被风吹走的春色。
隐隐约约听到鸟儿的啼鸣,它们在梦中醒来,发出都是令人伤感的叫声。
花儿已经凋谢了,天上的白云也在天际飞逝,是谁让我有这样的感情?
对国家大事的思念很多,多少纷乱的言辞,我只好倚赖着黄莺高歌。
我站在新建造的小亭前,泪水纵横,白发凌乱。
离开这地方,去往千里之外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望着天边的大海,我忍不住要改变音律,让歌声更凄凉,更动人。
【赏析】
《满庭芳》词牌名。此首词为作者友人张子长所作词,作者应其请求而作答。全词借景生情,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上片开头二句点明题意,抒发自己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之情。“罥屋花狂”,“留春无计”,表明自己虽欲挽留春天,但无力回天,只能任凭它离去。“留春无计”一句,化用李贺《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无法挽留的哀怨之情。“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两句写词人梦中听到鸟儿啼鸣之声,醒来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凄凉,都让人感伤。“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三句写词人看到花儿凋谢、碧云飘远,不禁感慨万分。“家国思”三句,表达了自己忧思国事的心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结尾四句写词人站在新亭前,泪洒满胸。词人感叹自己的前途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任由时光流逝,任凭自己孤独一人。
过片五句,词人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自己与友人的对话。“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这三句写词人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苍茫家国思”,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凭仗流莺”,表达了词人希望友人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鼓励。然而,友人却无能为力,只能在风中独自徘徊。“剩新亭涕泪,霜鬓雕零。”最后两句写词人的悲伤心情,他只能在新亭流泪,面对自己的斑白头发。
整首词语言凝练、含蓄,意境优美、深远,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