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五 · 齐纪一

起屠维协洽,尽昭阳大渊献,凡五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民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罢遣三千馀人。府州仪物,务存俭约,轻刑薄敛,所部大悦。
辛亥,以竟陵世子赜为尚书仆射,进号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傅道成以谢朏有重名,必欲引参佐命,以为左长史。尝置酒与论魏、晋故事,因曰:“石苞不早劝晋文,死文恸哭,方之冯异,非知机也。”朏曰:“晋文世事魏宝,必将身终北面;借使魏依康、虞故事,亦当三让弥高。”道成不悦。甲寅,以朏为侍中,更以王俭为左长史。
丙辰,以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二月,丙子,邵陵殇王友卒。辛巳,魏太皇太后及魏主如代郡温泉。
甲午,诏申前命,命太傅赞拜不名。
己亥,魏太皇太后及魏主如西宫。
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甲辰,以太傅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加九锡;其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如故。乙巳,诏齐国官爵礼仪,并仿天朝。丙午,以世子赜领南豫州刺史。
杨运长去宜城郡还家,齐公遣人杀之。凌源令潘智与运长厚善;临川王绰,义庆之孙也。绰遣腹心陈讠赞说智曰:“君先帝旧人,身是宗室近属,如此形势,岂得久全!若招合内外,计多有从者。台城内人常有此心,正苦无人建意耳!”智即以告齐公。庚戌,诛绰兄弟及共党与。
甲寅,齐公受策命,赦其境内,以石头为世子宫,一如东宫。褚渊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故事,求为齐官,齐公不许。以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俭时年二十八。
甲戌,武陵王赞卒,非疾也。
丙戌,加齐王殊礼,进世子为太子。
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逃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齐纪一》是一本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历史书籍。该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中国南朝时期南朝齐的史事,从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春开始,至昭阳大渊献(癸亥)终,共五年。在《资治通鉴》中,“资治”意在通过历史的教训来辅助君主治国,“通鉴”则是指通晓历史,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重要参考。《资治通鉴》以其严谨的历史考据和深刻的政治洞察著称,被后世尊为“史学之冠”。

《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事件,更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细节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刻探索,司马光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考证和整理,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并从中提炼出对当时和后来社会有重要启示的历史教训。这种对历史深度挖掘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追求。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齐纪一》作为一部历史巨著,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经典文献,也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部书的阅读和研究,不仅能了解到南朝齐时期的历史风貌,更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