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相,大禄,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内地五千里。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樠。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故服匈奴,后盛大,取羁属,不肯往朝会。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始张骞言乌孙本与大月氏共在敦煌间,今乌孙虽强大,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语在《张骞传》。武帝即位,令骞赍金币住。昆莫见骞如单于礼,骞大惭,谓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其它如故。
初,昆莫有十余子,中子大禄强,善将,将众万余骑别居。大禄兄太子,太子有子曰岑陬。太子蚤死,谓昆莫曰:“必以岑陬为太子。”昆莫哀许之。大禄怒,乃收其昆弟,将众畔,谋攻岑陬。昆莫与芩陬万余骑,令别居,昆莫亦自有万余骑以自备。国分为三,大总羁属昆莫。骞既致赐,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昆弟,共距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远汉,未知其大小,又近匈奴,服属日久,其大臣皆不欲徙。昆莫年老国分,不能专制,乃发使送骞,因献马数十匹报谢。其使见汉人众富厚,归其国,其国后乃益重汉。
匈奴闻其与汉通,怒欲击之。又汉使乌孙,乃出其南,抵大宛、月氏,相属不绝。乌孙于是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许,曰:“必先内聘,然后遣女。”乌孙以马千匹聘。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
汉书 · 传 · 西域传下
介绍
。
《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等人物形象是根据哪部历史文献改编的?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作家吴承恩。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域取经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等人物形象并非直接根据汉朝时期的史料改编的。实际上,《西游记》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设定为汉朝时期,而是虚构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神话元素的世界。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更具体的线索或信息来确定《西游记》中的人物与历史文献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的来源往往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故事构思以及对古代传说、民间故事等材料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并非直接依据具体的历史文献。
所以,如果要
相关推荐
乌孙国位于西域,由大昆弥治理,其都城在赤谷城,距离长安约8900里。该国共有12万户,63万人口,拥有18.8万士兵。乌孙国的国王有相、大禄等高级官职,以及左右大将、侯、大将、都尉、大监、大吏、舍中大吏等中层官吏,还有骑君等基层职位。乌孙国东至都护治所大约1700里,西至康居的边境地区约有5000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降雨充沛,但天气较冷,山上松树众多。乌孙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随畜逐水草生活
诗句: ``` 昆莫有十余子,中子大禄强,善将,将众万余骑别居。 ``` 译文: 在汉朝时期,昆莫的家族共有十多个儿子。其中,中子的名号为大禄,他非常善于带兵作战,率领着一万多骑兵独自生活。 注释: - 昆莫:指西汉时期的乌孙国王。 - 十余子:昆莫一共有十多个儿子。 - 中子大禄强:昆莫的十个儿子中,以大禄最为杰出,擅长指挥军队。 - 善将:擅长带兵作战。 - 将众万余骑别居
诗句翻译 1. 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 注释:公主抵达该国后,自己修建了宫殿和房屋生活,每年都要与国王(昆莫)见面两次,并为他们设宴款待,用钱币和丝绸赏赐给国王身边的贵族。 2. 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注释
解析: 翁归靡既立,号肥王,复尚楚主解忧,生三男两女。长男曰元贵靡;次曰万年,为莎车王;次曰大乐,为左大将;长女弟史为龟兹王绛宾妻;小女素光为若呼翕侯妻。 译文: 翁归靡即位后,被封为"肥王"(可能因其在匈奴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娶了楚王解忧为夫人,并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名为元贵靡,次子名为万年,被册封为莎车王,次女名为大乐,为左大将,长女弟史为龟兹王绛宾的妻子,小女素光则嫁给了若呼翕侯。
``` 诗句:元康二年,乌孙昆弥因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原聘马、骡各千匹。” 诏下公卿议,大鸿胪萧望之以为:“乌孙绝域,变故难保,不可许。” 译文:元康二年(公元162年),乌孙的王昆弥因为惠上书朝廷:“我希望以汉朝的外孙元贵靡为继承人,让他能重新娶回汉朝的公主,与汉朝建立婚姻关系。这样就能断绝匈奴的仇恨,希望能得到一千匹马和一千头骡子
狂王既复尚楚主解忧,生男鸱靡,不与主和,又暴恶失众。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公主言狂王为乌孙所患苦,易诛也。遂谋置酒会,罢,使士拔剑击之。剑旁下,狂王伤,上马驰去。 其子细沈瘦会兵围和意、昌及公主于赤谷城。数月,都护郑吉发诸国兵救之,乃解去。汉遣中郎将张遵持医药治狂王,赐金二十斤,采缯。因收和意、昌系锁,从尉犁槛车至长安,斩之。车骑将军长史张翁留验公主与使者谋杀狂王状,主不服,叩头谢
诗句 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书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宣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 译文 起初,楚王的侍女冯嫽会写史书,熟悉事务。她曾作为公主的代表,向各城郭各国分发赏赐,并受到尊重信任
《汉书·西域传》是研究两汉时期西域政治、地理状况的重要文献,由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编撰。该文献详细记载了自汉武帝时期开始至新莽末年(约公元97年—23年)间,西域诸国的历史地理、交通贸易、政治交往、民族迁徙以及对外关系等内容。接下来将逐句翻译此文献内容: 1. 星靡子雌栗靡代:元贵靡的儿子星靡被大昆弥冯夫人推荐,希望派乌孙人去安抚星靡。汉朝派遣百人队伍送行,都护韩宣上奏皇帝,认为乌孙的官员
会宗以翕侯难栖杀末振将,虽不指为汉,合于讨贼,奏以为坚守都尉。责大禄、大吏、大监以雌栗靡见杀状,夺金印紫绶,更与铜墨云。末振将弟卑爰疐本共谋杀大昆弥,将众八万余口北附康居,谋欲借兵兼并两昆弥。两昆弥畏之,亲倚都护。 哀帝元寿二年,大昆弥伊秩靡与单于并入朝,汉以为荣。至元始中,卑爰疐杀乌日领以自效,汉封为归义侯。两昆弥皆弱,卑爰疐侵陵,都护孙建袭杀之。自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
温宿国,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王城名为"温宿城",距离长安有8350里的距离,拥有220户、840口人,军队兵力达到1500人。该国设有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译长等官职,共二人。东边与都护治所相距2380里,西边距尉头300里,北边至乌孙赤谷610里。土地物产与鄯善诸国相似。东面通往姑墨270里。 龟兹国,其王宫名为"延城",距离长安7480里。共有六千九百七十户
诗句 1. 渠梨,城都尉一人,户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胜兵百五十人。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龟兹五百八十里。 - 注释: 渠梨,一个城名。城都尉是一个官职的名称。渠梨这个城拥有一百三十户人家,人口一千零四十八个,其中壮丁有一百三十五人。渠梨的地理位置在东北方向和尉犁相接,在东南方向与且末接壤,在南方与精绝相连。渠梨西边有一个叫黄河的水系,到龟兹大约有五百八十里的距离。 -
诗句: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 译文: 皇帝下达诏书,深刻地表达了过去的错误和后悔。 注释: 1. 诏:皇帝的诏令。 2. 深陈:深深陈述。 3. 既往之悔:过去的失误与遗憾。 4.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以前有官员提出增加百姓赋税三十亿以资助边境,这种做法加重了对老年人、弱者和孤独者的负担。而现在又请求派遣士卒到轮台去耕种。 5.
诗句如下: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 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 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 以补缺
汉宣帝时期,长罗侯常惠派乌孙还,便宜发诸国兵,合五万人攻龟兹的详细记录如下: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派遣常惠出使乌孙。当时,匈奴连番进攻乌孙,占领其土地,并掠夺百姓。为保国家安全及民族和睦,汉宣帝支持乌孙,通过常惠请求支援。汉朝派出使者向乌孙王解释情况,希望他们能出兵援助。常惠得到支持后,决定以“师古曰:‘以便宜擅发兵’”的方式,调动各国家的军队共五万人,前往攻击龟兹。 在攻击龟兹之前
这首诗是关于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情况。以下是逐句翻译: 东通尉犁,六百五十里,尉犁国,王治尉犁城,去长安六千七百五十里。户千二百,口九千六百,胜兵二千人。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至都护治所三百里,南与鄯善、且未接。 危须国,王治危须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九十里。户七百,口四千九百,胜兵二千人。击胡侯、击胡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击胡君、译长各一人
``` 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去长安万三百三十里。户四十一,口二百三十一,胜兵五十七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东与单桓、南与且弥、西与乌孙接。 卑陆国,王治天山东乾当国,去长安八千六百八十里。户二百二十七,口千三百八十七,胜兵四百二十二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译长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二百八十七里。 卑陆后国,王治番渠类谷,去长安八千七百一十里。户四百六十二,口千一百三十七
解析: - 单桓国地理位置:单桓国的王城位于单桓城,距离长安约8870里。 - 人口及兵力情况:单桓国有27户、194人,拥有45名士兵。辅国侯、将、左右都尉和译长各一人负责管理国家事务。 - 蒲类国地理位置与人口:蒲类国王城的地理位置为天山西疏榆谷,距离长安约8360里。人口为325户、232口人,拥有799名士兵。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一人。 - 蒲类后国地理位置与人口
``` 古诗文网 提供 《汉书·传·西域传下》是班固所著的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详细记载了西汉和东汉时期西域各国的政治、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下面将逐句对《汉书·传·西域传下》进行解析: 1. 原文: 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去长安八千五百七十里。户九十九,口五百,胜兵百一十五人。辅国侯、都尉、译长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四百八十七里。 狐胡国
以下是对《汉书·西域传下》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及译文 1. 天汉二年:汉武帝元封年间,汉朝首次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2. 开陵侯:指以降敌有功被封的侯王,具体人物不详,可能是张骞或李广利等。 3. 车师后国:是西汉时期设置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治所在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4. 户五百九十五:表示人口数量,可能指的是当时车师后国的人口规模。 5. 口四千七百七十四
诗句大意:汉书 · 传 · 西域传下记载,在地节二年,汉朝派遣侍郎郑吉和校尉司马憙带领被免除刑罪的人田渠犁,积存粮食,想攻打车师。秋季收获后,他们发动城郭诸国兵万余人,亲自率领所带领的田士千五百人进攻车师交河城,攻克了它。王还在北边的石城中,未能得手,恰逢军粮耗尽,郑吉等人将要罢兵回田渠犁。收秋结束之后,又发动兵攻车师王于石城。王听说汉朝军队将到,向北投奔匈奴求救,匈奴没有出兵。王回来后
诗句: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 译文:车师王投奔乌孙,乌孙不放他走,派使者来上书,希望留下车师王,以便在国家紧急时,可以由西道攻打匈奴。汉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汉朝召见了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的人,立为王,并把他的国人全部迁徙到渠犁,最终将车师故地交给了匈奴。车师王得以靠近汉田官,与匈奴断绝关系,也安心亲近汉国。后来汉朝派侍郎殷广德去责问乌孙,要回车师王乌贵
《汉书》中的西域与乌孙 在《汉书·传·西域传下》中,关于乌孙国的描写充满了历史的细节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乌孙国,一个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乌孙国的位置被描述为“去长安八千九百里”,这显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遥远,也反映了当时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通困难。然而,这一距离并未阻挡汉朝对西域的关注,相反,汉朝视其在西域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府
诗句: 汉书·传·西域传下译文: 王莽时期,匈奴单于易玺,单于心生愤怒,于是接纳了狐兰支的投降,派遣兵众与他们一同攻击车师,杀死后城长,伤害了都护司马,随后狐兰兵复还入匈奴。此时戊己校尉刀护患病,遣史陈良屯守桓且谷防备匈奴寇掠。史终带取粮食,司马丞韩玄统领各壁,右曲候任商领诸垒,他们相约道:“西域诸国颇多背叛,匈奴欲大侵,要死。可杀校尉,率人众降匈奴。”随即率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令诸亭令焚烧积薪
``` 天凤三年,乃遣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诸国皆郊迎,送兵谷。焉耆诈降而聚兵自备。[注释:在古代中国,王骏和李崇是奉命出使西域的官员,他们负责与西域各国进行外交往来。焉耆国表面上对使者表示欢迎,实则在暗地里准备抵抗。] 莎车、龟慈兵七千余人,分为数部入焉耆,焉耆伏兵要遮骏。及姑墨、尉犁、危须国兵为反间,还共袭击骏等,皆杀之。唯戊己校尉郭钦别将兵,后至焉耆。焉耆兵未还
``` 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故能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巂,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于是广开上林,穿昆明池,营千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台,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
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 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唯其小邑鄯善、车师,界迫匈奴,尚为所拘。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属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羁縻不绝,辞而未许。虽然,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