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 传 · 元后传

孝元皇后,王莽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至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文、景间,安孙遂字伯纪,处东平陵,生贺,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留当坐者,翁孺皆纵不诛。它部御史暴胜之等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至斩万余人,语见《酷吏传》。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翁孺既免,而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为三老,魏郡人德之。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今王翁孺徙,正真其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之虚,即沙鹿地也。后八十年,当有贵女兴天下”云。
翁孺生禁,字稚君,少学法律长安,为廷尉史,本始三年,生女政君,即元后也。禁有大志,不修廉隅,好酒色,多取傍妻,凡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元后政君,次君力,次君弟;长男凤孝卿,次曼元卿,谭子元,崇少子,商子夏,立子叔,根稚卿,逢时委卿,唯凤、崇与元后政君同母。母,适妻,魏郡李氏女也。后以妒去,更嫁为河内苟宾妻。
初,李亲任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禁心以为然,乃教书,学鼓琴。五凤中,献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为家人子。
岁余,会皇太子所爱幸司马良娣病,且死,谓太子曰:“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太子怜之,且以为然。及司马良娣死,太子悲恚发病,忽忽不乐,因以过怒诸娣妾,莫得进见者。久之,宣帝闻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书·传·元后传》是一部文学作品,主要记载了西汉时期的政治、历史和人物传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品背景:《汉书·传·元后传》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属于“八表”之一。在这部作品中,班固不仅记述了孝元帝的生平事迹,还涉及了一些与孝元帝有关的家族成员和政治事件。通过这些内容,班固展现了汉代宫廷生活的细节和当时的政治氛围。
  2. 主要内容:《汉书·传·元后传》记录了汉元帝的母亲王政君(又称孝元皇后)的事迹。她不仅是西汉皇帝的皇后,还是王莽的姑母。在王莽篡权的过程中,孝元皇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家族也成为了王莽政权的重要力量。
  3. 历史影响:班固作为东汉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其作品《汉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书·传·元后传》作为《汉书》的一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 文学价值:《汉书·传·元后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文献,它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班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得这部作品既具有史料的价值,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这种结合使得《汉书·传·元后传》成为了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汉书·传·元后传》作为班固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记录了汉代宫廷的日常生活和政治变迁,也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