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
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燕
介绍
《燕》是一首古老的诗歌,最早见于《诗经 ·小雅·采薇卷耳》。该诗通过描绘燕子的生活习性,展现了燕子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观察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燕》:
- 《燕歌行二首》的作者:《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以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为主题。这首诗的语言清丽,情感委婉,音节和谐,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 《开元天宝遗事》:继承并发展了优秀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的传统,同时拓宽了反映社会生活的视野,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 《长生殿》:清代戏曲家中洪升所作的杰作,其中“中间点染处,多采《天宝遗事》”,被鲁迅先生誉为“集笔记小说之大成者”。
- 《阿绣》:出自《聊斋志异》,其中的《阿绣篇》体现了《传书燕》中人物寄情动物之端倪。
- 《燕燕》:《燕燕》是一首描绘燕子生活习性的诗歌,最早见于《诗经 ·小雅·采薇卷耳》。这首诗歌通过观察燕子的行为,展现了其美丽与忠诚的形象。虽然关于其作者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但在古代,有学者认为《燕燕》是周公旦所作,而屈原也被认为是可能的作者。
《燕》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而受到推崇,更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而广为人知。通过对它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
燕 燕每年同辛苦,看人似有情。 乱飞春得意,幽语夜闻声。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豪家足金弹,不用污雕楹。 注释: 1. 燕每年同辛苦:燕子每年都会辛勤地筑巢,所以这里说“同辛苦”。 2. 看人似有情:燕子在筑巢时,对人的关怀和情感表现得很明显,就像有情一样。 3. 乱飞春得意:春天到来时,燕子会四处飞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幽语夜闻声:燕子在夜间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很细微,可以听到
燕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注释:燕子衔食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鸣叫,是春天到来的征兆。 赏析:燕子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样子,似乎有某种急迫之情。燕子的鸣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燕子在白天做着梦,梦中的景象与它们实际生活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处处:到处定知:一定知道 燕,燕子。这里用燕子的南飞象征人的离别。 社前逢: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人们会到田头地边去祭祀。逢,碰见。 行藏:行为和处世方式。 自欲追时节:自己要追赶时间,即要抓紧时间行事。 人间不见容:在人间不被容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燕词,抒发作者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中的“处处”二字,点明了时间的普遍性。燕子是候鸟,每年春秋二季从北方飞往南方
燕 新巢故园两依依,似与春花秋叶期。 雨过池塘得泥迹,日高台榭卷帘迟。 秋千节后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 双侣多情拟凭仗,小笺封就碧云诗。 译文: 新筑的巢穴和旧居的庭院都依依不舍,就像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落叶一样。 雨过后的池塘留下了泥土的痕迹,太阳升高时台榭上的人们才慢慢打开窗帘。 在重阳节后的初见,祓禊仪式结束后人们归来,心中有所思念。 情侣们多情地互相依靠,用小笺写成了寄托深情的碧云诗
燕子 年年因社到,海阔翅飞低。 故国伤新别,空梁忆旧栖。 暮帘疏竹雨,春岸落花泥。 红线今何在,香愁满绣闺。 注释:每年到了这个时节,燕子就会飞来,它们在空中飞翔时,翅膀高高地翘起;然而现在,它们却因为迁徙而飞得越来越低。我思念故乡,看到新燕归巢,心中不禁生出伤感之情。我怀念着那已经空了的旧巢,想象着以前在那里筑巢的情景。傍晚时分,我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雨帘,那是细密而稀疏的,好像竹子一样。春日里
燕 涎涎只来燕,飞飞自舞空。 轻如汉家后,斜避楚台风。 斗折撩沙觜,相高接草虫。 向人全不畏,切莫入吴宫。 译文: 燕子飞翔时轻盈如汉家后妃,躲避着楚天狂风。 在曲折的沙丘上盘旋,与草地上的小虫相竞高低。 面对人类从不畏惧,切莫进入吴国宫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燕子的飞行和栖息,描绘了燕子的轻盈与勇敢。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自由地飞翔,不畏风霜,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活力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一避吴宫火,千年楚屋春。” 译文:一次躲避了吴宫火灾,却让千年后楚地的春天依旧。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件的感慨,暗示了虽然经历了灾难或不幸事件,但历史和时间能冲淡许多痕迹,使得某些事物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第二句:“翅迎风雨健,声入户庭频。” 译文:燕子的翅膀迎接着风雨,它们的叫声不断传进人们家中。 赏析:这句描绘了燕子不畏困难
注释: 燕在柳树的阴影下,芹香扑鼻。二月的春天,燕子刚刚筑好巢就住进去。它不会去别处没有华丽的房屋,因为它忘不了旧主人。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燕子筑巢的情景。燕是候鸟,每年春季由南方飞到北方来过冬,秋季又返回南方。诗中以燕子筑巢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燕柳影芹香二月春”,描写燕子在柳树的荫影和芹菜的清香中筑巢,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第二句“一巢才定即栖身”
燕子衔来的泥巴被画成一幅画,挂在了江南的门户上。 春天来了,燕子们在门巷中嬉戏,柳树花天显得更加美丽。 但是燕子们分明是春天的使者,却被杜鹃鸟的声音所困扰
注释: 燕:燕子。 昔人:过去的人。 怀故主:怀念过去的君主。 季世:末年。 绝贫交:断绝了穷困的交情。 汝:你。 胜炎凉者:能战胜冷热变化的人,指能适应气候变化的人。 年年归旧巢:每年都会回到老窝。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喻,通过描写燕子在四季变迁中的迁徙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中“昔人”与“季世”、“汝”与“胜炎凉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冷暖、富贵贫贱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燕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燕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诗中通过燕子的视角,展现了它在不同季节中的活动和情感变化。燕子在春天避开霜雪,秋天则带着子孙离开,这反映了它对季节更迭的敏感性。同时,诗中提到“华屋语如诉”,表明燕子喜欢在华丽的屋檐下筑巢,享受着安静和舒适的环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注释:燕子筑巢于穷巷的墙壁上,稳稳当当地成家了,不要向权贵人家飞去。虽然青杏屋梁看起来很好看,但笙歌并不一定能够让人安定下来。 赏析:诗中的“燕”是一只普通的燕子,它选择在贫贱之家建巢,而没有去高门大户中寻求富贵,表现出了诗人对贫贱者的尊重和赞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富贵生活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即使笙歌再好,也不一定能让人安定下来。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注释:细雨斜风,绿色的田野上到处是新绿。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杏花初开。燕子衔着泥巴飞到朱红色的大门里去筑巢。它们不管自己的旧巢在茅屋檐下,也不顾及那里曾经有过它们的家。 赏析:诗人以燕子为题材,通过描写燕子在春天里的生活习性,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界的欣欣向荣。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燕子人格化,赋予了燕子人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注释】 燕:燕子。 怜我:怜惜我。怜:爱惜。怜我食官仓,言自己因宦游在外,不能及时回家,而使家中老母饥寒交迫。 青青两鬓苍:指自己的白发。青青:形容头发的颜色。两鬓苍:指年事已高。 不识无情双燕子:指燕子不知人世的沧桑,只知道南来北去。 为谁忙: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忙碌。 【赏析】 是诗人晚年流寓外地时写的。首句“燕”,即燕子。燕子是候鸟,春分飞到南方,秋分又飞回来,人们称它为“候鸟”。第二句说
燕子 燕子飞过春天的田野已经很久了,不知它们归去有几日。 斜临水波影儿荡漾着,柳絮飘飘像在飞舞。 燕子小住游丝弱不禁风,蝴蝶横陈轻舞花间。 春光明媚景色令人留恋,清赏美景入眼霏微。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通过观察燕子、柳絮、游丝和蝴蝶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手法,使画面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
燕 玄燕西飞入楚乡,洞庭秋色起微霜。 月明千里行人绝,杨柳萧萧江水长。 注释:玄燕:指燕子。西飞:向西飞翔。入楚乡:进入楚国的故乡。洞庭:洞庭湖。秋色:秋天的景色。起微霜:开始出现微微的白霜。月明:月光明亮。千里:指遥远的路程。行人绝:行人断绝,没有行人了。萧萧:形容杨柳的枝叶随风飘拂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独自在江边行走的情景。诗中的“玄燕”指的是燕子,它们从西边飞翔
注释:燕子来往衔来泥巴,但半路就因为落花而飞走。柳塘边风暖日已斜。 身轻体健的燕子已经被当时的人嫉妒,不要随便飞入汉宫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天时所作。此时诗人被贬为华州同官县尉,心情十分郁闷。此诗描写了燕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了它们不畏严寒、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注释: 燕:燕子。 葺垒去来忙:修补窝巢,忙碌不停。 喽喽语夕阳:燕子在夕阳下叽叽喳喳叫着。 茅檐最安稳:用草覆盖的屋顶最为安全。 莫恋杏为梁:不要因为喜欢杏树而做房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燕子筑巢和栖息的诗。首句“葺垒去来忙”,描绘了燕子忙碌地修补窝巢的情景;次句“喽喽语夕阳”,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夕阳下的叽叽喳喳声;第三句“茅檐最安稳”,赞美了用草覆盖的屋顶最为安全;最后一句“莫恋杏为梁”
注释:绣户朱帘,有路歧,指门。别时嫌早到嫌迟,指离别时的惆怅。 主家只解怜毛羽,涴尽雕梁不自知。主家只是怜悯鸟儿的羽毛和翅膀,却不知道它们弄脏了雕花的屋梁,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一只燕子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描绘,表现了燕子对人世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诗人以“燕”为题,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绣户”两句
燕 红紫争衔一片霞,香泥只向白云家。 双双翠剪穿帘入,要掠姬人鬓上花。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燕子嘴里衔着五彩缤纷的霞光,只把这种美景带给那些在云朵中居住的人。燕子双双地穿过了窗帘,飞入了室内,它们要掠过那些美丽的女子,将那美丽的霞光掠去,落在她们的鬓发之上。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人们生活场景中的动态美。 赏析:这首诗以燕子为主角,通过燕子的视角
燕 暂逐东风别海涯,去年营垒是谁家。 春光浪信江南好,到得江南又落花。 注释: 燕:指燕子。这里借燕子来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暂逐东风别海涯:暂时随着春风,离开了海边。这里用“暂逐”二字表达了燕子离开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东风,春天的风,常常被用来比喻温暖而美好的时光。 去年营垒是谁家:去年的营垒是谁家的呢?营垒,这里指的是过去的家园或者故地。 春光浪信江南好
燕 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幸,几回春梦断乌衣。 注释与解析 1. 关河梗后草初肥:关河被阻塞之后(喻指战争或阻隔),春天的草开始变绿,遍地开花。这一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象征和平或恢复的景象。 2. 开遍桃花始见飞:当花朵遍布整个地区时,才看到燕子飞舞的景象。这表达了一种等待和盼望的心情
燕 南北多营垒,寒暄任尔过。 不将毛羽重,转觉语言多。 乱剪花惊坠,轻翻水易波。 春风嘘拂处,入幕意如何。 译文: 南来北往的燕子筑巢于各处营垒之上,无论冬去春来冷暖交替,你们都自由自在地飞翔。 不会因为自己羽毛沉重而感到累赘,反而觉得话语很多。 随意在花丛中穿梭嬉戏时不小心把花朵弄落,在水面上翻飞时轻轻搅动,掀起层层波浪。 当春风温柔地吹拂着大地,你是否会驻足观望?你的心是否已经安下? 赏析:
燕受风因下上,裔水自差池。日渚留形薄,春洲递语卑。处堂恋主德,渡海赴鹏期。漫有深林在,无心借一枝。 译文: 燕子在飞翔时受到风的影响而上下起伏,流连的河水也因为风的影响而变得混乱。在日渚留下了轻薄的身影,在春洲传递着低语。它依恋主人的美德,渡过大海去追逐大鹏。虽然周围有深深的森林,但它们却无心去采摘其中的一枝。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题,通过描绘燕子飞翔、栖息和离去的场景
燕 春风暖,池塘得意春意浓,水芹和烟草都显得格外新鲜。 燕子在花旁掠过,轻盈的翅膀投下长长的影子,它们迎着雨点飞回巢中,显得亲密无间。 王谢两族曾经的荣华富丽,如今已变为了历史的陈迹,楼阁之中的女子们也充满了思念与哀怨。 我追忆往事如相交谈,唯有我家仍旧贫穷如旧。 译文: 燕子 温暖的春风拂过池塘,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芹和烟草都在这春日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燕子在花丛中穿行
燕 即燕子,是候鸟。春去秋来,年年迁徙,故有“双宿”之说。古人常以燕子喻夫妇恩爱,如唐代诗人杜甫《新婚别》诗云:“兔丝附蓬根,鹊卵巢权木。”宋代陆游《燕》诗亦云:“妾似青楼客,郎如白帝儿。两心同皎洁,万里共参差。”此诗前两句即用其义,言燕子春飞秋回,年年往返,与人类一样,也有夫妇之情。三四句则反其意而用之,说燕子筑巢于人家屋檐之下,不肯栖息在田舍草屋里。这是对封建礼教的讽刺
注释:多次见到沙头飞燕,翩翩起舞,依然傍依着人。定知道巢已经筑好,偏爱与你亲热交谈。碧树江波辽阔无边,昔日京城如今春意盎然。卷帘子的是为你,漂泊在外沾了一身的泪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绘燕儿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首联“数见沙头燕,翩翩故傍人。”写出了诗人对燕子的熟悉感和亲切感。颔联“定知巢已就,偏爱语相亲。”则写出了诗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颈联“碧树江波阔,乌衣故国春
【注解】 燕:燕子 红襟相舞语呢喃:红色的燕子在飞舞,相互间说着悄悄话。红襟,指燕子的羽毛是红色的。 门巷频来径自谙:家门小巷频频地出现,它们自己知道如何找到主人。 故国乌衣休再问:故乡的乌衣巷不要再问了。 年来劫火遍江南:近年来战乱频繁,烧尽了江南的许多地方。劫火,指战乱。 【翻译】 红羽的燕子在飞翔着相互低语,我家的门户小巷频频前来,它们自己知道如何找到主人。我不再向你询问故乡的乌衣巷
燕 日暮差池影,穿花故故频。 与君同在客,是处可怜春。 戈者无余慕,天涯恋主贫。 清明满桃李,蝴蝶过东邻。 注释: - 燕:燕子。 - 日暮差池影:燕子在黄昏时分落在池塘边,影子映在水中。 - 穿花故故频:燕子在花间穿梭,来回频繁。 - 与君同在客:你和我一样都在客居他乡。 - 是处可怜春:无论是什么地方,春天都是令人怜惜的。 - 戈者无余慕:战士没有多余的眷恋。 - 天涯恋主贫
燕 芹泥重葺旧巢新,记取年年及社辰。 入幕不惊挥麈客,巡檐如唤卷帘人。 鸳鸯楼外春如海,玳瑁梁间月似银。 闲向主家谈故事,昭阳台榭已凝尘。 注释: 1. 芹泥:指燕子筑巢的泥土,常用来比喻恩情深厚。 2. 及社辰:指的是在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3. 入幕:进入帐篷。 4. 挥麈客:挥动麈尾的客人。麈尾是古代文士用来拂拭尘埃的工具,这里泛指文人雅士。 5. 巡檐:巡视檐下。 6. 鸳鸯楼
【注释】 赵氏姊妹:即《长恨歌》所云“姊妹弟兄列地角,可怜光彩生门户”,此处指唐中宗和韦后的子女。 昭阳:宫殿名,在长安城西,为皇后、贵妃等居住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典故,讽刺了唐中宗和韦后的骄横专权。上片写旧时情景,下片写今时感慨。 起句“绣户金窗忆旧窠”,写往昔豪华的生活环境。这两句是说,当年住在华丽的宫室里,门窗都用金玉装饰。这里,作者通过“忆旧窠”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