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岩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想笔端风雨,不时萧飒,胸中渊海,无底潢洋。枫落寒江,草生春梦,欲说天机话甚长。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与连床。
梅花窗下茶觞。小团月、烹来宝乳香。览吴淞夜月,珠江莹洁,昆山□□,□液淋浪。不出门庭,那知世态,金玉家家要满堂。长安市,似遗腥蝇聚,采□□□。
【注释】
- 岩房:指书房或读书处。端石:砚台,这里指砚。玄云:指墨色如黑云般浓稠的墨汁。宣毫紫霜:指笔毛如紫霜般晶莹。宣:古代的一种名贵的毛笔。紫霜:形容笔锋颜色深红。
- 想笔端风雨:想象笔端的墨色变化如风雨一般。萧飒:风声。
- 胸中渊海:指胸怀像大海一样深广。
- 寒江:指冷清的江水。枫落、草生:分别描绘秋天的景象。
- 天机:天机不可泄露的秘密或机巧。
- 知音者:能理解我心意的人。真能入室:真心理解并能够深入领会。好与连床:喜欢与我一起讨论学问。
- 梅花窗下茶觞:梅花盛开的季节在窗下摆放一杯茶(觞)供人欣赏。小团月:指形状像月亮的茶碗。烹来宝乳香:茶汤如乳汁般香醇甘美。
- 览吴淞夜月:观赏吴淞口一带的夜晚月光。珠江:珠江,是广东省的一条河流,流经广州等城市。莹洁:晶莹洁白。昆山□□:指宝石。□液淋浪:形容宝石在水中流淌时的光泽和美丽。
- 不出门庭:指不离开家门庭院。金玉家家要满堂:每家每户都装饰着金器玉器,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 长安市:长安市,古称京城,今为西安市。遗腥蝇聚:遗留下苍蝇聚集。采□□□:指收集各种美味佳肴。
【赏析】
《沁园春·寄询讲主》是南宋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词中表现了词人的豪气与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慕之情和对其才华的钦佩,同时寄托了词人自己的抱负和情感。
这首词以咏物起兴,写自己对友人的仰慕之情。开头三句“岩房”,指书房或读书处。端石:砚台,这里指砚。玄云:指墨色如黑云般浓稠的墨汁。宣毫紫霜:指笔毛如紫霜般晶莹。宣:古代的一种名贵的毛笔。紫霜:形容笔锋颜色深红。
“想笔端风雨”一句写自己对笔意的想象。“笔端”是指书写时用笔的部位,“想”字表明这是词人内心活动的表现。“风雨”比喻笔墨的气势磅礴,如同风雨交加一般。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朋友才情的高度赞扬:“胸中渊海”四句,意思是说朋友胸中有像海洋一样深广的知识,而且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令人佩服不已。“渊海”指大海,喻人之胸怀广阔无垠;“无底潢洋”形容知识的深邃,好像没有尽头。“寒江”两句写秋日之景,暗寓友人的学识高超,如同寒江中的孤舟,在知识的世界里独自前行,不畏风雨。
“欲说天机话甚长”一句,表达了词人想要与朋友交流学术、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这里的“天机”指的是宇宙间无穷无尽的奥秘,也是古人所说的“大道”。
“梅花窗下茶觞”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窗外梅花盛开,窗下品茗谈心,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梅花”寓意坚韧不拔的品质,而“茶觞”则代表着文人的闲适生活。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赞美了友人的高洁品质:“小团月、烹来宝乳香。”这里的“小团月”指的是形状像月亮的茶杯,而“烹来宝乳香”则形容茶叶如乳汁般醇厚可口。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和品味,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两句“览吴淞夜月,珠江莹洁,昆山□□,□液淋浪”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吴淞口一带的夜晚月光皎洁明亮,珠江之水晶莹剔透,宝石在清澈的水中流转,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友人的高尚情操,也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整首词通过咏物、叙事、抒情等多种手法,将词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和对其才华的钦佩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词坛上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