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能赋。梦笔如风雨。采杜若,潇湘浦。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衙放了,锦帆花月迎明府。
佳节逢端午。胜事传三楚。系彩线,穿菰黍。寿杯菖叶酒,乐语离骚句。讴歌者,芙蓉江上喧龙鼓。

千秋岁·感旧用少游韵

文通能赋。梦笔如风雨。采杜若,潇湘浦。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衙放了,锦帆花月迎明府。

佳节逢端午。胜事传三楚。系彩线,穿菰黍。寿杯菖叶酒,乐语离骚句。讴歌者,芙蓉江上喧龙鼓。

注释:

文通: 指范仲淹。文通能赋:指范仲淹的文学才能。梦笔如风雨:形容他的写作气势磅礴,犹如风雨交加。采杜若:采集荷花。潇湘浦:指洞庭湖,因为湖南有潇水和湘水。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指他离开家乡到外地任官。衙放了,锦帆花月迎明府:指他在任官时乘坐锦船,迎接明府(长官)。节:节日。佳人:特指妻子朱氏。三楚:泛指江南地区。系:绑。彩线:端午节时用的五彩丝线。菰黍:粽子。菖叶酒:用菖叶泡制的酒。离骚句:《离骚》中的诗句。讴歌者:歌颂的人。芙蓉江:指长江在安徽境内的一个支流,这里泛指长江流域。喧:喧闹声。

赏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他早年参加科考失败,后来考取进士,历任多个地方官员职务。他一生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关心百姓疾苦,深得民心。范仲淹的诗文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练,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诗就是他在任职期间写的一首怀念家乡、思念亲人之作。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的情景。开头两句“文通能赋。梦笔如风雨。采杜若,潇湘浦”,意思是说范仲淹能够写文章,他的文笔如同风雨一样猛烈。他曾经在潇湘浦(即湖南)采集过荷花(杜若),乘着船离开了潇湘浦。第三句“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意思是说他驾车越过山岭(峤),到达了遥远的远方;他头戴头巾(帻),眺望着吴山的景色(暮)感到依依不舍。第四句“衙放了,锦帆花月迎明府”,意思是说他已经抵达衙门,那里有锦帆迎接,有美丽的月光迎接。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场面,展现了官场的繁华与喧嚣。

接下来的四句写诗人在端午节时思念家乡和家人的情感。第五句“佳节逢端午,胜事传三楚”,意思是说这个端午节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时节,家乡传来了好消息(胜事),那是关于屈原的故事。第六句“系彩线,穿菰黍,寿杯菖叶酒,乐语离骚句”,意思是说人们把五彩丝线系在身上,吃着粽子,喝着菖叶酒,唱着《离骚》中的诗句。这几句描绘出端午节时的风俗活动,展现了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之情。第七句“讴歌者,芙蓉江上喧龙鼓”,意思是说唱歌的人站在江边,大声地唱着歌曲,江面上响起了锣鼓声。这一句描绘出江边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的欢乐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的情景和端午节时思念家乡和家人的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