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译文:

我每年总是满怀绮思,离别之情处处存在,习惯于别离已经成了平常事。海上的风浪,引起新亭的悲伤之泪。料想今年,还不如唐宫里的露盘花水,只是听到炮声传来喜讯。哪里需要乞求神灵,看那些孩子们自然尊贵。叹息在山中,自有悲秋之意。

被词人带入愁城之中。一曲新的吟唱,在寒蝉声里。如今很久住在神仙之地。岂能不把银河之水全部挽来。暂且让它们编织剩余的丝线,织出人间的锦书。

注释:

  1. 绮思:华丽的思绪。
  2. 离情:离别之情。
  3. 海上:指七夕节当天的鹊桥相会。
  4. 新亭:建于东汉末年的江防要塞。位于长江北岸,因地势险要而得名。
  5. 唐宫露盘花水:比喻夫妻团聚时的美满幸福。
  6. 爆声:爆竹声。
  7. 群儿:指众儿女。
  8. 愁城:指忧愁重重的城市。
  9. 织剩余丝:指织女星留下的线索。
    赏析: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中秋之夜,当时作者正在江西上饶带湖带湖上。此词以写景为主,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团圆幸福的渴望。
    上片主要描写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词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绮思和离情,然后提到了海上的风浪,引出了新亭之悲泣。最后,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七夕节的期待,希望今年的七夕能够如唐宫一样美满幸福。全词通过描绘词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
    下片主要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词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的孤独和悲秋之意。然后,词人被诗词带入愁城之中,感受到了词人的愁绪。接着,词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挽尽银河之水,将剩余的丝线编织成人间的锦书。这表达了词人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作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词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生活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词人通过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