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冷日,甚推排不去,无情春色。强与风光流转处,依旧清明寒食。戍鼓楼台,佛香尘土,三两初莺识。琴声悽断,断肠花外残客。
天末谁为招魂,薜萝山鬼,哀些空吟得。尽有贞元朝士感,白首同归尤惜。旧顿天寒,新亭日暮,泪尽山阳笛。沧桑何事,出林烟磬初寂。

【注释】

青松冷日:冷峻的太阳照在青松上。

推排不去:推也推不走,排也排不走。

无情春色:无情的春天景色。

强与风光流转处:勉强去到风光流转的地方。

依旧清明寒食:仍然还是清明时节和寒食节的时候。

戍鼓楼台:守城的鼓声。楼台,指城门上的望楼。

三两初莺识:只有两三只黄莺才能分辨出来。

琴声悽断:琴音凄楚悲切。

天末谁为招魂:天边谁能为我招魂?

薜萝山鬼:薜萝山里的鬼。薜萝,一种蔓生植物,叶子有毛。

哀些空吟得:悲哀地吟唱着。

尽有贞元朝士感,白首同归尤惜:全都有贞元朝的士大夫感慨,头发已白还一起归去更加珍惜。

旧顿天寒:过去的天气寒冷。

天寒地冻,新亭日暮,泪尽山阳笛:天气寒冷大地冻硬,在新亭日落时,我的眼泪流干了,山阳的笛子吹尽了。

沧桑何事,出林烟磬初寂:世事如何变化,山林里传出一阵阵磬声,才显得静谧。

【赏析】

词的开头两句是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景色。“青松冷日”,是说寒气袭人,而松枝依然苍翠欲滴,这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发。但“甚推排不去”,却是极言松树耐寒,坚韧不拔,毫不受春寒影响。这两句是说,即使是严寒的冬天,青松仍然挺拔苍翠。“强与风光流转处,依旧清明寒食”两句是说,尽管春风已经来临,万物复苏,但是青松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顽强地生长。这里的“流转”一词,既形容春风来去无踪,又暗示春天的到来。“戍鼓楼台”一句,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戍鼓楼台”中的“戍鼓”指的是古代边防士兵敲击的战鼓,它的声音回荡在楼台上。“佛香尘土”中的“土”是指佛教信徒烧香后留下的灰尘。这里用“佛香尘土”来形容楼台前的景色,说明这里是一片荒凉之地。“三两初莺识”中的“初莺”指的是初春时节刚刚飞出的黄莺,它能够辨别出什么时候是春天来了。这几句是说,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是青松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琴声悽断,断肠花外残客”中的“凄断”是指琴声哀婉悲切,让人心碎。这几句是说,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是青松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下阕开头两句是说,天边的云彩中传来了招魂的声音。“薛萝山鬼”中的“薛萝”是一种蔓生植物,其叶子有毛。这里用它来比喻那些生活在山林中的鬼怪。“哀些空吟得”中的“哀些”是指哀叹、悲鸣,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这两句是说,虽然天边传来了招魂的声音,但是那些生活在山林中的鬼怪仍然无法找到他们的主人。“尽有贞元朝士感,白首同归尤惜”中的“贞元朝士”指的是唐宪宗时期那些忠诚正直的官员们。他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白首同归尤惜”中的“尤惜”是指非常惋惜、遗憾。这两句是说,尽管那些忠臣们已经离世,但是他们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旧顿天寒,新亭日暮,泪尽山阳笛”中的“旧顿”是指过去的天气寒冷,而“新亭日暮”则是指新的一天即将结束。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沧桑何事,出林烟磬初寂”中的“沧桑”是指世事的变化无常,而“出林烟磬初寂”则是指山林中传来了清磬的声音。这几句是说,世事如何变化无常?山林中传来了清磬的声音,才显得静谧安宁。

整首词通过描绘青松和楼台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赞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