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边细雨流光湿。燕外晴丝烟缕碧。单衣乍御更添绵,天气阴晴浑不测。
残红冉冉东西陌。万绿蒙蒙芳事歇。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莺声边细雨飘落,流光湿透衣衫。在燕外的晴空中飘洒着丝丝缕缕烟缕。单薄的衣襟乍穿感到更冷,天气阴晴不定。
残花冉冉地从东西路头凋谢,芳草覆盖着大地万物。我因循耽误了赏花的时间,三月正是三十日。
注释和赏析如下: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鹊桥仙”、“归朝欢”。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为小令。
莺边:指莺飞之处,即杨柳树之侧。
细雨流光湿:形容细雨纷纷如流光般迅速。流光,流水般的光。
燕外晴丝烟缕碧:在燕子飞过的天空中,有一缕缕像烟雾一样的细丝。
单衣:单薄的衣服。
御:抵御。
天气阴晴浑不测:天公似乎总是变化莫测,让人难以预测。
残红:残落的花瓣。
冉冉:缓缓流动的样子。
东西陌:指田间小路,古代人常在此散步。
万绿蒙蒙芳事歇:草木茂盛到了极点,春天的花期也到了尾声。
因循:拖延、耽搁的意思。
误:耽误了。
三月正当三十日:《淮南子·天文训》说:“春三月,九十日为一节,一日为朝夕。”意思是一年春天分为三个月,每三月为一节气,共九个节气。而三月中的节气只有清明、谷雨两个。所以诗中说“三月正当三十日”,意即三月只有三十天,没有闰月,因此二月和三月的节气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小令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
上片描写的是自然景物的变化。开头两句,先写了莺鸟的鸣叫和细雨的滋润,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又通过描绘细雨、晴空、烟缕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最后一句,诗人用“单衣乍御更添绵”来表达自己对温暖舒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词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
下片则主要描写了人们的生活情景。“残红冉冉东西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人们漫步于田间小路的情景。而“万绿蒙蒙芳事歇”一句,则描绘了春天里花草茂盛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愉悦心情。最后一句“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因为拖延而错过了欣赏春天美景的行为的反思和自责。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们的生活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