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凝眺,记裙腰碧色,踏青人好。待雁爪、北塞归来,早风打雨浇,一痕青老。望里魂销,更添上、者边斜照。衬枫林屐齿,蓼岸船唇,际楚天杳。
飞飞冷云低绕,傍荒台废冢,虫语相吊。再著些黄叶萧萧,便描就、霜天一幅新稿。向晚牛羊,与点缀,荒村烟草。最无聊,策马西风,踏阳关道。
【赏析】
《解连环》是一首咏史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春三月。当时作者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时值南宋初年,社会比较安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统治者仍苟且偷安,不思进取。词人借秋日登高望远之机,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登高所见,下片写登高所见所感。
“平原凝眺”三句,写登高所见。平原,指临安城。凝眺,凝神远望。“记裙腰碧色”,以裙腰比青天。“踏青人好”,即踏青者众多。“北塞归来”,“北塞”代指南宋北部。“早风打雨浇”,指秋风萧瑟,春雨绵绵。“一痕青老”,指秋天将尽,春天将至。“望里魂销”,“望”字有两解:一是登高望远;二是望故乡(见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望里魂销”以下六句,写登高所见及由此而生的感慨。“者边斜照”,指夕阳斜照,景色宜人的黄昏。“衬枫林屐齿”,枫树林中,鞋齿印痕斑驳可辨。“蓼岸船唇”,蓼草丛生的水岸边,停泊着小船。“际楚天杳”,远处天际苍茫一片。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图。
“飞飞冷云”二句,写登高所见的晚景。“低绕”,指低低飘拂环绕。荒台上废冢,荒凉的古墓。“虫语相吊”,指乌鸦悲鸣。“再著些黄叶”,着,同“蘸”。黄叶,指落在地上的黄叶。“便描就霜天一幅新稿”,指把晚秋景色写成了一幅幅新图。霜天,指秋夜。
“向晚牛羊”二句,写登高所见晚归的景象。牛羊,指放牧归来的牲畜和农民。“与点缀”,指点缀着。“荒村烟草”,指村庄周围的草莽之中。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农村晚归图。
“最无聊”四句,写登高所见晚归后的心情。“最无聊”三字,点明作者心情的无趣。“策马西风”,“策马”,骑马。“西风”,指南风。“踏阳关道”,指走回临安城的路上。“阳关道”,即古时出使西域或送别之所经过的道路。“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带。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之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回归后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望。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江南水乡图,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下片主要抒情,通过描写晚归后的荒凉景象和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