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槛扶慵,危桥倚困,日日无情烟雨。旧识萧娘,不是者般眉妩。直瘦到、金缕衣宽,断魂比、玉门关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阳空付乱蝉语。
年年嘶马陌上,看一般憔悴,无聊张绪。草草繁华,枉了浪摇颠舞。残月寺钟外愁来,晓风岸,酒边人去。便饶是,吹断情丝,也还留恨缕。
【注释】
绮罗香·秋柳:词牌名。
“断槛”句:意谓栏杆破损,使人扶着它勉强前行。
“危桥”句:“倚困”,意为支撑着身体行走。
“旧识”二句:意谓我与那女子相认识时,并非像她现在这般美丽动人;“者般”即这样,指女子。
“直瘦”四句:意谓我的身材变得瘦小,衣带也变宽了,而心中却比玉门关还要痛苦。
“念漂萍”二句:意谓我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没有归宿,而夕阳的余晖又徒然地在乱蝉声中消逝了。
“年年”三句:意谓每年我都骑马在大街上奔驰,看着那女子一样的容颜,憔悴不堪,内心感到无比无聊,就像张绪那样。
“草草”二句:意谓匆匆忙忙地过起繁华的日子来,枉费了我的浪荡不羁。
“残月”二句:意谓寺庙里的钟声响起之后,我便来到江边,看着晓风拂面,听着酒家离去的人声。
“便饶是”三句:意谓纵然是吹断了我的感情之丝,也会留下一缕缕怨恨之情。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萧娘的眉眼、金缕衣、玉门关和柳絮,比喻自己愁苦的内心。
开头两句写词人扶住断槛,依靠危桥,日复一日地忍受着无情的烟雨。“断槛”、“危桥”,都是写环境,也是写人的境遇;“日日无情烟雨”,则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感受,他无法改变这种境况。“旧识萧娘”以下四句写词人对萧娘的印象。“旧识”,说明他们以前就已相识,而且萧娘的美丽动人,给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瘦到”,形容萧娘身材消瘦到了极点;“金缕衣宽”,则描绘出萧娘衣服宽大的情景;“玉门关苦”,则用玉门关作喻,来形容萧娘的痛苦;“念漂萍”,则用飘泊无定的生活作喻,来表达对萧娘命运的同情。
换头三句写词人看到萧娘憔悴的容貌,内心十分难过。“年年嘶马陌上”,则是写词人经常骑马到街上去看萧娘;而“看一般憔悴”,则表明他对萧娘的思念之情。“张绪”两句,则进一步写词人对萧娘身世的了解。“草草繁花,枉了浪摇颠舞”,是说萧娘虽然过着繁华的生活,但是内心却是空虚、无聊的;“枉了”,是白白的意思,表示词人对她的不满;“浪摇颠舞”则是描写她生活放纵的样子。“残月寺钟外愁来”,是写词人听到寺庙里响起钟声后,才来到江边;“晓风岸,酒边人去”,“晓风”指早晨的风,是词人来到江边后的感受;“酒边人去”,则是说酒家的人已经离开。“便饶是,吹断情丝”,是说即使如此,词人也依然保留着对萧娘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萧娘的眉眼、金缕衣、玉门关和柳絮,比喻自己愁苦的内心。全词通过萧娘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萧娘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