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烟寒水。更天抹断霞,山凝晚翠。乍豁吟眸,岁华今昔堪惊,客感渺茫无际。清尊相伴,省他年、似寻梦,也应难记。正愁里。举酒酹花,情款深至。
华颠菊好羞簪,便香泛、紫萸杯斟浮蚁。莫笑餐英,不管彭泽闲情,略解楚累风味。万方多难此登临,两无绪、只堪沉醉。强扶起。小极比花憔悴。
【注释】
- 重九: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
- 逃禅:逃避世俗的尘世纷扰。
- 倦烟寒水:烟雾朦胧、水面寒冷的景象。
- 天抹断霞:天空中飘着断续的云彩,好像被天幕擦掉一样。
- 山凝晚翠:山头笼罩着傍晚的苍翠景色。
- 乍豁:突然开阔。
- 今昔堪惊:今天的岁月与过去的岁月相比令人感慨万千。
- 清尊相伴:以美酒相伴。
- 省他年:回想过去的时光。
- 似寻梦:好像在寻找梦中的情景。
- 也应难记:也难以记住。
- 正愁里:正当忧愁之时。
- 举酒酹花:举起酒杯向花儿致意。
- 华颠菊好羞簪:菊花盛开得十分漂亮,使人感到羞愧,不敢用簪子插在上面。
- 便香泛:便散发出芳香。
- 紫萸杯斟浮蚁:把紫萸酒斟到杯子里,上面漂着几粒小蚂蚁。
- 莫笑餐英:不要笑话采摘花朵。
- 彭泽闲情:指东晋陶渊明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的闲适之情。
- 楚累风味:指楚辞中的忧郁和悲凉风格。
- 万方多难此登临:天下动荡不安,我在这里登高远望。
- 两无绪:两个人都没有兴致。
- 只堪沉醉:只能借酒消愁。
- 小极:冬至。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的词作。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事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
起首二句点明题旨:“倦烟寒水”,“天抹断霞”,渲染一种深秋暮色,烟霭迷蒙,水色寒碧,霞光淡远的凄冷氛围。词人置身其间,心境显得格外的凄凉。“乍豁吟眸”三句,由景入情,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之情。“岁华今昔”指今天和过去的对比,“客感渺茫”指作者自己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感;“客感渺茫无际”“客”字写出了漂泊在外的孤寂,“无际”二字写出了时间之长;“正愁里”三句,写词人在重阳佳节独自饮酒,举杯向花致意,但花已凋零,词人的愁绪更甚,于是更加沉湎于醉乡之中。
过片三句,词人由景及物,由物及己,进一步抒发了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华颠菊好羞簪”,菊花虽好却羞与人共赏,这既是说菊花的美艳,也是说自己虽为高官却无心欣赏,而是将这种美好寄托给紫萸和青松。“莫笑餐英”,是说不要笑话采摘花朵,这里既有对陶渊明的追慕,也有对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的赞颂。“不管彭泽闲情”,表明自己虽然有超然世外的闲情逸致,但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彻底地摆脱世俗生活的纠缠,从而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略解楚累风味”,是说自己虽学得了屈原那种忧国忧民、发愤苦吟的爱国精神,但终究不能真正理解其深沉的忧郁。“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表明自己虽然处在乱世之中,但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不为外物所动。
结尾两句,词人面对眼前的美景,反而感到更加寂寞无聊。“小极比花憔悴”三句,既写出了重阳时节万物衰败的景象,又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情。“小极”指的是冬至这一天,“比花憔悴”是指自己如同枯萎的花一般,没有生机。“强扶起”三句,词人以酒浇愁,欲借醉消愁,但又知道醉酒只会增添愁绪,因此只得勉强支撑身体起来。“小极”指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比花憔悴”则形容自己形销骨立,憔悴不堪。词人虽然努力振作,但内心仍然空虚落寞,只有借酒浇愁而已。
这首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上片写词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抒发词人因时令变化而产生出的伤时怀旧之情;下片则主要表现了词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复杂感情。词人通过对重阳节登高赏菊等风俗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全词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