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霜意透。见翠翳黄匀,水犀纹绉。蟹螯共侑。东篱下,伴得寒香盈袖。
休呼橘友。沁鼻观、枸橼同嗅。融蜡蒂、壶扬轻圆,珠窠絮云笼就。
擎来绮席晶盘,更小试并刀,剥烦纤手。月梳细剖。
罗囊解玉,裹琼蕤光溜。吴盐初逗。怕齿软、瑶姬禁受。
争比并、容管沙田,恭城雒垢。
【注释】:
玉烛:用来形容月亮。
蓬溪:地名,在今江西吉安一带。这里指代江西吉州的明月。
何园柚:名贵的柚子。
高林:高大的树林。
翠翳:翠绿色的树叶或枝叶。
黄匀:黄绿色均匀。
水犀纹绉:像水牛身上的花纹那样皱起。
蟹螯:螃蟹的螯,一种甲壳动物,钳状的足。
侑:同“侑”,劝酒、劝食的意思。
枸橼:柑橘类水果,皮厚而味酸。
融蜡蒂:蜡烛融化后剩下的蜡块。
壶扬:酒器,如壶或杯之类的器皿。
珠窠:形容像珍珠一样的小坑。
罗囊:袋子,用来装东西的口袋。
解玉:解开,打开。
琼蕤:美玉。
吴盐:古时江浙地区的特产,即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一带的食盐。
洛垢:洛阳的污点,古代用洛水污染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端。
【赏析】:
本篇是一首咏月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光照耀大地万物,并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写明月照遍大地,照亮了高高的山林,使得树叶透出了寒气。次句描述了树叶翠绿欲滴,黄色均匀地散布在树梢上。第三句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水牛身上的花纹那样皱起的银色线条。第四句则是说,在月下品尝着美味佳肴,与朋友一同欣赏着美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第五至八句则是对诗句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品尝着美味佳肴的情景,以及与故友共赏明月的场景。他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以洛阳的污点比喻人的行为不端,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和故友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