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老朱颜,带过雨残阳,也妒鸦色。露泣枯荷,泪迎丛菊,可怜拒霜无力。寺楼暂息。旧题墨晕侵苔碧。问佛国。
如是我闻,应许住词客。鱼呗送暝,鹤梦惊寒,雨花香严,台殿幽寂。蟪蛄声、违山十里,闲愁偏惹鬓丝白。檐马咽风听不得。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

【注释】

枫老朱颜:枫叶已变红。

带过雨残阳:秋雨过后的夕阳。

也妒鸦色:乌鸦也嫉妒它的颜色。

露泣枯荷:露水打湿了荷花。

泪迎丛菊:泪珠迎接着丛菊,即迎霜菊。

拒霜:一种植物名。这里指菊花。

旧题墨晕侵苔碧:旧时题诗的痕迹浸染上苔藓的绿色。

佛国:佛教中的净土,是理想的境地。

如是我闻:根据我听到的。

住词客:住在寺庙里的客人。

鱼呗:诵经的声音。

蟪蛄声、违山十里,闲愁偏惹鬓丝白:春蝉鸣叫的声音从山上远远传来,惹起我的忧愁,使我的头发变白了。

檐马咽风听不得:马在檐下吃草,风一吹来就发出嘶叫声,听不见声音。

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最难使人伤心的是,趁着淡淡的月光回到家乡。在市桥上的人群中,听着人们交谈的声音,自己独自睡在空寂的小驿站上。

【赏析】

此词为登常乐寺藏经阁,次梅溪韵之作。词中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上阕写景,以景衬情。首句写秋天景色,“枫”字点明季节,“朱颜”二字写枫叶的颜色,“带过雨残阳”三句写风雨过后的夕阳景象,既写出秋日的萧瑟之感,又烘托出作者孤独凄凉的心情。接着写寺楼的静谧之美,“旧题墨晕侵苔碧”,既写出了寺楼的古老与沧桑,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深眷恋之情。

下阕抒情。“问佛国”三句写佛国净土的理想境地,表达了作者对佛国的向往与追求。“鱼呗送暝”,既写出了寺院夜晚的宁静与祥和,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鹤梦惊寒”三句写夜深人静时,作者听到鹤的叫声,感到惊喜之余又感到寒冷,从而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结尾处,作者写道:“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