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乌啼,怨鹤警。记否黄鹂三请。嗟春远,渐岁晚,衣单鬓华霜炯。感缁尘,念莝井。宋玉悲怀凄哽。江山在,怕谕蜀文章,变成哀郢。
望远伤高,伴夜色、红炉翠茗。贳裘添酒,噀墨妆梅,此意共清冷。南菊摇衰影。倦笔无花,啼髻又醒。漏沈沈、更剪愁镫,邀笛催雪梦未省。
秋宵吟秋老矣,京国寒深,蜀山乱久,拈石帚自度腔,为猿鹤讯
释义:秋天的夜晚,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身在京城却感到深深的寒冷,蜀地的山川已经混乱很久了。他拿起扫帚,自己哼着曲子,为猿鹤演奏。
注释:秋宵:秋天的夜晚。吟:吟咏。秋老矣: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京国:指京城。寒深:深深的寒冷。蜀山:指的是蜀地的山川。乱久:已经混乱了很久了。拈:拿着。石帚:用来清扫的工具。度腔:哼唱曲子。为:给。猿鹤:代指猿猴和鹤等动物。讯:告知。恼乌啼:让乌鸦啼叫。怨鹤警:怨恨鹤鸣。黄鹂:黄莺。三请:三次请求。嗟春远:感叹春天已经离去。渐岁晚:渐渐到了年终。衣单:衣服单薄。鬓华:指鬓发花白。霜炯:形容白发苍苍的样子。缁尘:黑色的衣服。念莝井:怀念故乡。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悲怀凄哽:悲伤的心情难以言表。江山在:国家还在。怕谕蜀文章,变成哀郢:担心用《哀郢》这样的诗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喻:比喻。哀郢:《楚辞·九章·哀郢》是一首古代诗歌名篇,屈原在此篇中表达了对楚国灭亡的悲痛与哀怜之情。望远伤高,伴夜色、红炉翠茗。贳裘添酒,噀墨妆梅,此意共清冷。南菊摇衰影。倦笔无花,啼髻又醒。漏沈沈、更剪愁灯、邀笛催雪梦未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的一个夜晚,独自坐在书桌前吟咏创作的。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