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玉瓶,冰欲冻、双耳料应难热。落尽梨花,不见梅开,春意为谁铺设。种莲陆地难成藕,蒲作剑、刺人无血。春蚕死、丝肠抽尽,茧儿才结。
料得薄情顿撇。便勉强温存,也无欢悦。多少工夫,绣就鸳鸯,忍把金针轻拆。人如古镜久沉埋,销磨了、暗中年月。却教我、怎地破他关节。

【注释】

晓起玉瓶,冰欲冻、双耳料应难热。落尽梨花,不见梅开,春意为谁铺设。种莲陆地难成藕,蒲作剑、刺人无血。春蚕死、丝肠抽尽,茧儿才结。

料得薄情顿撇。便勉强温存,也无欢悦。多少工夫,绣就鸳鸯,忍把金针轻拆。人如古镜久沉埋,销磨了、暗中年月。却教我、怎地破他关节。

【赏析】

《花心动·晓起玉瓶》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晓起”二字,点明时间,说明词人是在早晨醒来后起床的。“玉瓶”,即玉制的瓶子,这里借指美人的清纯之身。“冰将冻”三句,写春寒料峭,美人的芳心难耐。“冰将冻”、“双耳料应难热”,都是说春意渐浓,而自己仍被冷气所侵,感到寒冷,难以忍受。“落尽梨花”,“梅开”,都是比喻自己的青春不再,红颜老去,但春天依然来临,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然而这美好的春光又似乎与词人无缘,所以她不禁要问:这春意究竟为谁而设呢?“春意为谁铺设?”一句中,有“春意”与“我”的对比,“春意”是无形的,它只能通过“梨花”、“梅花”来表现;而“我”却是有形的,因此“春意”只能与“我”相对。“种莲陆地难成藕,蒲作剑、刺人无血。”两句中,用“种莲”与“蒲作剑”两个典故分别比喻男女之间的感情不能像莲花那样出水而不染,像剑那样锋利而无血光。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料得薄情顿撇。便勉强温存,也无欢娱。”三句,是说对方已经薄情寡义,对己冷淡无情;即使勉强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欢乐和幸福。“多少工夫”,就是“许多日子”。这是说,从“种莲”、“蒲作剑”等事发生以后,到现在已有许多日子了。“绣就鸳鸯”,是说在这段时间里,两人的感情已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了;而且双方还都愿意继续发展下去。“忍把金针轻拆”,是说如果强行拆开那层薄纱般的面纱,就会损伤彼此的感情,甚至造成永久的遗憾。这几句是对前几句的概括和总结。“人如古镜久沉埋”,是说自从有了感情纠葛之后,双方的心都被蒙蔽起来了,就像古时的铜镜一样,久经埋藏,已失去了本来面目。“销磨了、暗中年月”,意思是说这段感情已经消磨掉了许多年的光阴。“却教我、怎地破他关节”,意思是说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两句是词人的疑问和感叹。

这首词以爱情为主题,描写一对男女因误会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作者运用比兴手法,巧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男女之间感情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