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孤棹冷泊吴烟。津桥星火半明灭,羁人相对迟眠。潇潇又成阵,正山钟搀断,野柝催阑。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
凄绝转蓬身世,偏共卧沧江,经岁经年。今夕茫茫云水,波深月黑,何处鸣舷。拥衾剪烛,想芦中、梦醒都寒。怕栖乌惊起,明朝揽镜,换了朱颜。

【注释】

①夜飞鹊·望亭雨泊,偕艺风同作:词牌名。

②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秋天的西风,吹着落叶的声音。

③孤棹冷泊吴烟:在吴地烟雨中独自停船。

④津桥星火半明灭,羁人相对迟眠:津桥上星星点点的灯火时隐时现,我与羁绊之人相依为伴,相互对望,直到天黑才睡觉。

⑤潇潇又成阵,正山钟搀断,野柝催阑:潇潇秋雨又像战鼓一样响起来,山寺的钟声也随着风雨而断续,野外的梆子声更响,催促着人们早早关门睡觉。

⑥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满腔的忧愁如同万点清泪洒在船篷窗上,我只好任凭它一直挂在心上,沉默不语。

⑦凄绝转蓬身世,偏共卧沧江,经岁经年:凄凉得象蓬草随风飘荡,我与命运漂泊不定的人一起躺在沧江上,一年又一年。

⑧今夕茫茫云水,波深月黑,何处鸣舷:今晚茫茫的云海和水面,波涛汹涌,月亮又黑又圆,不知哪里可以停船?

⑨拥衾剪烛,想芦中、梦醒都寒:抱着被子,用剪子点亮蜡烛,想着在芦花丛中,在梦中醒来时,都会感到寒冷。

⑩怕栖乌惊起,明朝揽镜,换了朱颜:只怕栖息在树上的鸟被惊醒会惊起,明天早晨我要照着镜子梳理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还保持着年轻的面容。

【赏析】

此篇写羁旅中的愁情,抒写羁旅中的悲凉情怀,是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人之作。上片描绘舟中景象。开头四句写舟外秋色,秋风萧瑟,雨打黄叶。“孤棹冷泊”三句,写舟中情景。“津桥星火”两句写舟中夜行,“津桥星火”,形容夜行的舟只,灯光闪烁。“羁人相对”三句,写舟中所见,“羁人”,“羁绊之人”,指作者自己;“相对”,互相对坐;“迟眠”,即晚睡,指天将亮时才睡着。“潇潇”两句写雨夜中听到的声音。“潇潇”是形容秋雨的连绵不断。“正山钟搀断”三句,写雨夜听钟声,风雨声搅乱了寺院的钟声,更增添了夜行的凄苦。“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两句写因愁而生的感触。“清愁万点”,以夸张手法写出了作者的愁思如雨点般密集;“任篷窗”,任由那愁思在心头积聚,久久无法排解。下片抒写作者的感慨。“凄绝转蓬身世”二句写身不由己的羁旅行役生涯。“转蓬”,即蓬草,随风飘转的草木,这里比喻自己像蓬草一样随遇而安,没有固定的归宿。“偏共卧沧江”,偏于沧江上度过漫漫岁月。“沧江”是指沧浪之水。“经岁经年”,即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一生。“今夕茫茫云水”二句写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今日”指的是今夜,“今夕”,今夜;“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云水”即指云和水,这里借指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前途茫然、前途未卜的忧虑之情。“拥衾剪烛”二句,写夜晚辗转难眠时的思绪。“拥衾”就是紧抱被子;“剪烛”,就是用剪刀把蜡烛剪碎,以便于熄去烛光,使自己能安静入睡。“想芦中”,就是想象着芦苇丛中的情景。“想芦中”,意思是想到在芦丛中过夜,就会梦见自己回到家乡。“芦中”即芦花丛中,这里指作者自己的故乡。“梦醒都寒”,意思是梦醒的时候,一定会感到非常寒冷。“梦”字,既表明梦境之虚幻,又暗示出内心的悲凉。“怕栖乌惊起”,是担心惊动栖息在树上的鸟而使它惊慌起来;“明朝”,指第二天早晨。“换了朱颜”,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年轻貌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结尾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上片首句“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是全诗的发端;下片第一句“今夕茫茫云水”则是全诗的收束。全篇通过描写舟中景象,抒发了羁旅中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