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怒潮若个曾回。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指点总销埋。剩湖光潋艳,小住为佳。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
壮怀如许难排。忽银涛卷雪,铁马轰雷。宋寝烟荒,吴宫露冷,两峰南北崔嵬。试进酒千杯。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恸哭山巅,且扶残醉卧蒿莱。
【注释】:
①吴山:指南京的钟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②立马:骑上马。
③怒潮:形容汹涌的海浪。
④金粉楼台:指华丽的宫殿建筑。
⑤水犀甲仗:古代用犀牛皮做的盾牌和盔甲。
⑥指点总销埋:意为指点江山,往事都已淹没。
⑦湖光潋滟:指湖面波光闪动的样子。潋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⑧笙歌:指奏乐歌唱的声音。
⑨画舫: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⑩宋寝:指宋朝皇帝的陵墓。
⑪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峰高耸、重叠的样子。
⑫进酒千杯:指饮酒千杯。
⑬白衣苍狗:指白色的衣服和黑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⑭恸哭:大声痛哭。
⑮且扶残醉卧蒿莱:意思是说,我虽然已经醉倒,但还是扶着酒力支撑着身体,准备继续前行。这里的“蒿莱”指的是野外。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登上吴山绝顶后所作,抒发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无限感慨与对现实的失望之情。全词以豪放之笔,抒发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无限感慨与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起首一句“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描绘了吴山的壮丽景象,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这里,“如此”二字,既写出了吴山的高峻险要,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过去的辉煌历史有着深深的怀念与自豪感。接着,“怒潮若个曾回”,进一步描绘了海浪的汹涌澎湃,暗喻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这里的“怒潮”一词,既形象地描绘出海浪的汹涌澎湃,又寓含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曾回”二字,则表达了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法回到从前。
接下来的“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三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过去繁华盛世的场景之中。这里,“金粉楼台”指的是华丽而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象征着过去国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繁荣;“水犀甲仗”则是指古代用犀牛皮做的盾牌和盔甲,象征着过去国家的强盛和军队的强大。这些昔日的辉煌成就,如今只能成为历史的回忆,让人感慨万分。
“指点总销埋”一句,则是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再次感叹,意为指点江山,往事皆已消逝无踪。在这里,作者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过去的历史比作被埋在地下的宝藏,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寻觅。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感慨之情。
“湖光潋滟,小住为佳。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两句则是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和周围的氛围。湖光潋滟,意味着湖面波光粼粼,美丽动人;笙歌悠扬,则是指周围传来的歌声和乐曲声,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这些优美的景色和愉悦的氛围,使得作者感到心情愉悦,决定在这里小住几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壮怀如许难排。忽银涛卷雪,铁马轰雷”时,突然之间风云变幻,天地变色。这里的“银涛卷雪”指的是天空中的乌云密布,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铁马轰雷”则是指战马奔腾,如同雷霆万钧一般威猛震撼。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更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紧张气氛。
面对这样的局势,作者不禁感叹“宋寝烟荒,吴宫露冷”,意指宋朝皇帝的陵墓已经荒凉无人问津,吴国的宫殿也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寒风透骨的露水和凄冷的气息。这种对比鲜明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沧桑,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和不满。
最后一句“试进酒千杯,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则是在饮酒消愁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现实。这里的“试进酒千杯”意指尝试着喝下上千杯酒来忘却烦恼;“白衣苍狗”则是指白色的衣服和黑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触处堪哀”则是指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悲伤和凄凉的气息。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作者的豪放不羁,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吴山的描绘、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与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