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山头,记桂子晚香,四天澄澈。片云遮断,知妒谁家圆月。耐孤冷、偷药姮娥,镇绣奁能启,翠管空设。梦回角枕,唳雁吟蛩凄切。
瞿塘寄踪久惯,有素秋万里,野烟遥接。多情许盟白水,教题红叶。倘鲛人、泪珠未竭。星采烂、寒生贝阙。目送去客,愁泊岸风利时节。
【注释】
三部乐:曲牌名,属北曲套数。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
群玉山头:指杭州西湖的孤山。
桂子:即月桂,传说中月亮里生长的桂树。
四天:指天空中的四个角落,这里暗指四方。
片云遮断:一片云遮住了月亮。
姮娥:嫦娥。这里指代月亮。
耐孤冷:忍受孤单冷清。
偷药:《淮南子·览冥训》:“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魂,何奈佳人命薄,天不容也。”后来遂用“偷药”来形容女子远嫁他乡,或女子被丈夫所弃。
镇绣奁能启:意思是说,即使有绣着鸳鸯的镜子,也不能解开她的心结。
翠管空设:意思是说,即使有翠鸟般的笛声,也唤不回她的心。
梦回角枕,唳雁吟蛩凄切:意思是说,即使有梦中回到故乡的情境,但那凄厉的雁叫和蟋蟀叫声,又使人感到凄凉。
瞿塘:四川奉节县的一座高山,又名白帝城。
素秋:秋天。
白水盟:指男女之间盟誓的爱情。
题红叶:指男女相约在枫叶上写情书。
鲛人:指神话传说中的鲛人,相传为鱼精,住在海底。
星采烂: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像满地的珍珠。
寒生贝阙:指月亮寒冷得象海水里的宫阙。贝阙,指海中的宫殿。
目送去客:意思是说,看着离去的客人远去。
泊岸风利时节:意思是说,看到船靠岸时天气晴朗的好时节。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所收,是一首中秋赏月怀人之词。
起二句点明地点、季节和环境:群玉山头,记桂子晚香;四天澄澈,片云遮断,知妒谁家圆月。这三句写出了中秋节的自然环境:群玉山上桂树飘香,四周的夜空清澈透明,只有一片乌云遮住了明亮的月亮。
三、四句写月亮被乌云遮挡,作者想象嫦娥孤独凄凉的情景。她忍受着寂寞冷清的煎熬,偷取了羿神的不死之药奔向月宫后,又惆怅万分,无法续接自己的魂魄。这一句化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并借嫦娥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而“教题红叶”,则是指嫦娥与月中的吴刚一起,到月宫里去采摘桂花。
五、六句写作者在中秋之夜思念友人的情感。作者想到友人或许在白水边盟誓,或许是在枫叶上题下情书;但不管在哪里,月光都照到了那里,而自己的心却无法得到解脱。这一节中,作者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它一种情感,使得它更加生动感人。
接下来两句写作者的梦境。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情境中,虽然有梦中回到故乡的情境,但那凄厉的雁鸣之声和蟋蟀的叫声,使作者感到了无比的凄凉。
过片两句写作者在瞿塘寄踪时的所见所感。在瞿塘山,作者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瞿塘山的山顶,可以远远地看到万里之外的素秋景色;在瞿塘山的山顶,可以看见遥远的野烟与远处的天空相接。这两句中,“久惯”一词写出了作者在瞿塘山的生活经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熟悉和习惯;“多情许盟”一句表明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渴望和追求;“教题红叶”一句则暗示了两人在瞿塘山相识的过程。
过片两句之后,词人转而描写了他在瞿塘山的生活情景,“倘鲛人泪珠未竭”一句写出了他在瞿塘山的生活状态;“星采烂”、“寒生贝阙”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山的美丽景象以及夜晚明月的景象。
结尾两句写离别之景。在别离的时刻,作者看到了远行的船只,感受到了秋日晴朗的天气。这两句中,“愁泊岸”一词写出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愁绪与哀伤;“风利时节”一句则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心境。
全词通过写中秋赏月怀人之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追求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