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西湖,香迷东阁,诗成谁赋清幽。饱尝冰雪,月影挂斜钩。记得罗浮翠羽,引仙子、飞下琼楼。为伊剪,一枝寒玉,刀快借并州。
长宵深坐瘦,魂飞黯淡,影抱温柔。对疏花冷蕊,都是闲愁。拼得十千贯酒,向竹外、款取春留。湘帘卷,黄昏寂寂,香气上阶流。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此题作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只抓住字面分析,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诗歌的主旨及艺术手法等。同时注意本题属于综合性学习,考生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探究。

“梦绕西湖”一句中“西湖”是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怀;“香迷东阁”一句中“香”,是指梅花散发香气,“东阁”是词人居住的地方,这一句写出了梅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为伊剪,一枝寒玉”两句中“寒玉”指梅花,这里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梅花傲骨铮铮,冰清玉洁的形象,也表现了词人赞美梅花的精神。

“长宵深坐瘦”一句中“长宵”“瘦”是词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梅花在寒冷的夜晚独自盛开,而无人欣赏的寂寞之态;“魂飞黯淡”一句中“魂飞”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词人对梅花的喜爱程度之深,“黯淡”一词写出了梅花在孤独中凋零的悲哀;“影抱温柔”一句中“影子抱着梅花”是说梅树的影子紧紧抱住了梅枝,突出了梅花的孤傲与坚强。

“对疏花冷蕊”一句中“疏花冷蕊”是写梅花的孤寂之美,“都是闲愁”一句是说梅花的清香引来了人们的愁思,“闲愁”一词写出了诗人的愁绪。

“拼得十千贯酒,向竹外、款取春留”一句中“十千贯酒”是写词人想通过喝酒来驱遣心中的愁绪,“竹外”一词表现出词人的孤独之情。“黄昏寂寂,香气上阶流”一句中“香气上阶流”是说梅花的香味随着时间的流逝,飘散到了词人的家里,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之情。

赏析:“梦绕西湖,香迷东阁,诗成谁赋清幽?”开篇即以“梦绕”、“香迷”点染词人对家乡的怀念。词人以西湖美景入梦境,以梅花馨香入东阁,营造出一个清幽雅致的境界。然而词人却独爱梅花,因为梅花有独特的品格和气节,能经受风雪的磨砺而不惧严寒。“记得罗浮翠羽,引仙子、飞下琼楼。”梅花不仅自身美丽,而且还能吸引神仙降临,这是词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为伊剪,一枝寒玉,刀快借并州。”“为伊”是说为了梅花,不惜借用并州的宝剑。“一枝寒玉”是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而“寒玉”又是梅花的别称。“刀快借并州”,说明词人想要把梅花送给梅花的主人——美丽的女子,表达对她的爱恋之情。《诗经》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梅花以其纯洁高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长宵深坐瘦,魂飞黯淡,影抱温柔。”三句是对梅花的进一步描写。“长宵深坐瘦”,表明词人在深夜独自欣赏着梅花,因夜深风寒而感到孤单寂寞。“魂飞黯淡”,是说词人的魂魄仿佛随着梅花的飘落而消散了,暗喻着内心的惆怅失落。“影抱温柔”,是说梅影紧紧拥抱着梅花,既写出了梅花的坚韧不屈,又写出了梅花的孤独无助。“对疏花冷蕊,都是闲愁。”这三句也是对梅花的进一步描写。“对疏花冷蕊”是说梅花的花朵稀疏而花瓣清冷,象征着词人心中所承受的孤独和凄凉。“都是闲愁”则是说这种孤独和凄凉正是词人心中无法排解的忧愁。“拼得十千贯酒,向竹外、款取春留。”最后两句是说词人为了不让梅花凋谢,不惜花费十千贯钱买酒来浇灌它,希望能够留住春天。“款取春留”是说希望将春天留住不让它离去。“湘帘卷,黄昏寂寂,香气上阶流。”这三句是说当帘子被卷起时,黄昏时分寂静无声,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飘洒到家中的台阶上。这里的“黄昏寂寂”和前面的“长宵深坐”相呼应,都表现了词人内心孤独无依的情绪。最后一句“香气上阶流”,既是对前句的具体描写,更是对前句的总结。整首词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