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岸积,逐溪流。故枝无计暂相留。若比春花还后落,算渠耐久到深秋。
【注释】 依:靠着。
【赏析】 这是一首写落叶归根的抒情小词,以落叶比喻人的归隐。上片写落叶随风漂流,无计留住;下片写落叶虽然晚来,却能耐久到深秋,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慨。
依岸积,逐溪流。故枝无计暂相留。若比春花还后落,算渠耐久到深秋。
【注释】 依:靠着。
【赏析】 这是一首写落叶归根的抒情小词,以落叶比喻人的归隐。上片写落叶随风漂流,无计留住;下片写落叶虽然晚来,却能耐久到深秋,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慨。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忆多娇”、“秋夜月”。 睡起:醒来。 碧天澄:清澈的蓝天。 滴:滴落。 花外数声残笛:指在庭院的花丛外面传来数声断续的悠扬笛声。 金鸭冷:金鸭形铜制的水壶(古代计时器具)冷了。 玉屏空:屏风空荡荡。 满庭秋影重:庭中落叶堆积,显得沉重。 凤钗坠:凤钗(妇女首饰)掉落在地。 帘卷月光如水:窗帘卷起,月光洒在地上像水一样流淌。 罗袖薄:轻薄的衣袖。
【解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咏梳这一日常用品,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首词上片写梳的形制、材料和工艺;下片写梳的功用及使用情景。全词以梳为题,却从梳的制作工艺入手,细腻地描绘了它的精美。“犀象并檀”一句点明了梳子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修琢巧”三字则概括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掠遍香丝珂响细”,写出了梳理头发时的情景:用梳子轻轻梳理着头发,那细微的声音仿佛如同珂玉在击打一般
【赏析】 这首词是咏秋的名篇,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羁旅漂泊中的孤寂之感。上片写秋声、写庭树、写蛩语、写西风、写残更。下片写帘垂、写院宇、写银灯、写芭蕉。全词意境清旷,音调凄婉,情致深细,耐人品味。 乍暖还寒秋欲暮。(注释:初暖和转寒,秋已近黄昏) 不断萧萧,万籁生庭树。(注释:萧萧落叶声不断传来;万籁,各种声音)(译文:秋声阵阵,庭院里的树也发出沙沙声) 寂寞莎阶蛩碎语。(注释
浪淘沙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的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节序忽惊心。 重九将临。 四时悲乐总由人。 若使椿萱今健在,佳节堪欣。 注释: - 节序:指节日或节气。 - 忽惊心:突然感到心惊。 - 重九将临:即重阳节即将到来。 - 四时悲乐总由人:意思是一年四季的快乐和悲伤都是由人决定的。 - 若使椿萱今健在:如果现在的长辈(椿树)还活着。 - 佳节堪欣
【注释】 1、醉花阴:词牌名,又名“秋蕊珠”。双调,六十字,上片五仄韵,下片四仄韵。 2、窗碧:青绿的窗户。 3、阴沉:天色昏暗貌;形容天空阴暗无光。 4、咽断:指声调低沉哀婉。 5、清商:即《清商曲》,是周朝时宫廷中所用的一种音乐。 6、树冷: 树木因风霜而凋零寒冷。 7、关城:关隘或要塞之地,泛指边塞。 8、摇落:落叶纷纷飘落之意。 9、残荒戍:残破荒芜的边防。 10、薄悻怨齐姬
良夜风来小院,遥天月到疏棂。 西江月:一种古词牌名,此处用来作为诗歌的标题。良夜:美好的夜晚。风来:微风拂过。小院:小巧精致的院子。遥天:遥远的天空。月到:月亮出现在窗棂上。疏棂:稀疏的窗户格扇。 相携姊妹且同行。 相携:一起走,相伴。姊妹:姐妹。且行:一起前行。 踏碎一庭花影。 踏碎:踏过,踩过之意,形容走路时声音很大。一庭:庭院。花影:花朵的影子。 细葛衫黏宿汗,轻罗扇扑流萤。 细葛衫
【诗句释义】 1. 柳外斜阳门掩,花间曲水桥通: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斜阳映照在门外的柳树上,而门前的花丛中曲水流经。 2. 小亭西畔疏篱短,步屣尽从容:描写了一个宁静的角落,一个小亭子位于花园的西边,旁边是一段不长的栅栏。作者悠闲地穿行其中,显得十分从容。 3. 鸭唼浮萍声细,蜂黏落蕊香浓:描述了鸭子和蜜蜂在池塘边活动的景象:鸭子在水面上啄食浮萍,而蜜蜂则在花间采蜜。这些声音都很细微
注释: 1. 七娘子:《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一引《荆楚岁时记》云:“汉孝元皇后,名娥皇;舜妻,姓虞氏,常居长沙茶陵县尧山之洞霄宫。今湖南茶陵县西二十里,有舜妃庙。”又,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舜二妃”条亦载此事,谓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妃从者追至湘水,闻夫已死,乃哭以殉,自溺而死。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唐人因事作诗,往往称颂其坚贞不渝之节操。唐李商隐《为女冠简吴彩鸾等》诗云:“天外彩鸾君有信
诗句释义与分析: 第一句:“霭薄烟昏添暝色。” - 注释: 薄雾笼罩,天空昏暗,增添了黄昏的暮色。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象,薄雾和天色共同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第二句:“叫断归鸿,何处传书帛。” - 注释: 鸿雁在归途中发出叫声,但无法传达书信。 - 赏析: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鸿雁虽远行千里,却无法传递消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茉莉花》。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翠袖冰肌摇淡月。 万蕊艳晴雪,形容茉莉花的颜色和香气。 沆瀣滴花梢,点入茶瓶,绿乳浇铜叶,用沆瀣和绿乳来形容茉莉花的香气。 凉熏暝箔香清绝,形容茉莉花的香气在夜晚非常浓郁,几乎达到了无法形容的程度。 正倦梳妆发,描绘了作者在茉莉花香中懒洋洋地梳理自己的头发的形象。 偎枕梦醒时,玉颤葳蕤,丝纽珠毬缬
【译文】 檐头的雨滴,山峰间云雾浓厚。 清澈的碧水映照出愁容。 为什么芙蓉花羞于开放,满头簪花怨恨飘荡蓬远。 【注释】 捣练子:即《捣练子令》,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四时》、《秋捣练》。 晚眺秋汀:傍晚站在江岸眺望秋天景色。 岫:山峰。 溶溶:形容水清澈见底的样子。 “芙蓉”句:意谓荷花因羞而未开,故有“芙蓉羞”之说。 钗钿:指妇女头上的装饰物。此处泛指妇女发髻上的簪、钗等物。 【赏析】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捣练子 和晓看春色 - 注释: 一种古代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 译文: 早上观看春天的美景。 2. 妆乍洗,露芳容。 - 注释: 妆容刚洗完,清新脱俗的美丽容颜。 - 译文: 妆容刚刚洗净,露出清新自然的美颜。 3. 杨柳腰轻不耐风。 - 注释: “杨柳腰”比喻女子轻盈柔美的身姿。此处形容女子体态轻盈,但风吹来时显得不够坚强。 - 译文:
解析: 第1句: - 诗句:“春欲去,去天涯。” - 译文:春天即将离去,它要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很远的地方。 - 注释:这里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开始期待新的季节的到来。"天涯"常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或人世间的离别场景。 第2句: - 诗句:“片片残红似落霞。” - 译文:每一片凋零的红花都像晚霞一样美丽。 - 注释:这里的“残红”指的是春天末期花朵逐渐凋谢的景象
注释: 捣练子 秋情(壬午):一种古代诗歌的体裁,通常用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情感。壬午可能是指某一年。 人寂寞,路弥漫。 薄衫临镜影儿寒:穿着轻薄的衣衫的人站在镜子前,映出了自己的影子,但感觉寒冷。 人似霜华容易老:形容人像霜花一样容易衰老。霜华是霜花的意思。 夕阳先怯水晶盘:夕阳像怕冷的小孩一样害羞地躲进了水晶盘子里。这里用“怯”来形容夕阳羞涩的样子。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新雨后,碧天长。 - 翻译: 新下的雨后,天空显得特别地宽广和清澈。 - 注释: “新雨后”指的是刚下过雨,空气变得清新。“碧天长”形容天空非常蓝,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美丽画面,天空广阔无垠,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 秋入苍葭一味凉。 - 翻译: 秋天的到来,使得原本就凉爽的苍葭(一种植物)变得更加清冷。 - 注释:
诗句释义: 1. 捣练子: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通常以五言诗的形式出现。 2. 秋闺:秋天的闺房,这里指女性居住的环境。 译文: 穿着楚楚动人的衣服,步履轻盈如风中飘摇的柳枝。 粉黛渐渐褪去,面容消瘦,倚靠在玉阑旁。 贪看窗下的秋千影子,却浑然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衫,感到寒冷。 - 注释: - "捣练子":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为五言诗。 - "秋闺":指的是秋季的女子闺房,也泛指女性的居所。
【解析】 “捣练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捣练歌》。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仄韵。此词上下片各四句,前两句对写玉兰花的洁白和美丽。第三、第四句是全词的重点,写玉兰花的美丽,也暗寓了对旧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写出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高高地曝晒着粉白色的玉兰花,浅洼的地方银白一片。几颗玲珑剔透的玉兰树洁净无尘。比屏风还美,用它来点缀新妆。一别就是五年
诗句翻译: 春雨洒满大地,滴在檀栾之上。 独宿江城,蜡炬已残。 正是花开时节,令人泪下,无人再倚玉栏杆。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独自在江城的夜晚,看到春雨洒在花上,感到寂寞和伤感的情景。诗中的关键词是“春雨”、“独宿江城”、“蜡炬”、“玉栏杆”,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孤独、寂寞的夜晚景象。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注释】 《捣练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后用作词。此词的上片以“无处觅”起头,写诗人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不到自己心上人的情状,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下片写别时的情景,以及别后的思念之情。“惟有”两句,写别时的情景:天已晚,园林里花落枝残,春去夏来,一切都变了。“别时今不忘,满天风雨下西楼”,表达出作者对爱人的深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珍惜。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注释】: ①春欲暮:春天将要结束了。②日光融:日光照进室内,温暖如春光融融。③帘卷西园晓露浓:晨起时,西园的帘帐被露水打湿了。④莺:黄莺。⑤花分院落:院落中的花洒落在地面上。⑥樱笋贮筠笼:樱花和竹笋被装在笼子里,贮藏起来。 【译文】: 春意将尽,阳光照进室内,暖洋洋的, 晨起时,西园的帘帐被露水打湿了。 满地都是黄莺,庭院中落满了花儿; 街上到处是樱花,竹篮里藏着鲜嫩的笋子。 【赏析】:
诗句:飘上下,落西东。霜林树树不禁风。 译文:树叶轻轻飘荡在上上下下,向四面八方落下。霜冻的树林里的树木经受不住寒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树叶随风飘荡的情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 首句“飘上下,落西东”形象地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荡的画面,给人一种秋意盎然的感觉。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次句“霜林树树不禁风”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特点
《梦江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作。全词如下: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闲阶悄,更转漏声阑(注释:寂静的台阶上,时光悄然流逝,夜深人静时,更漏声响也渐渐停歇。) 2. 瑞脑香销金鸭冷(注释:夜深时分,金鸭香炉里的香料早已融化,只剩下冷冰冰的香木在燃烧。) 3. 阑干倚遍静无言(注释:我静静地倚着栏杆,望着月光下的江面,却没有任何言语。) 4. 同倚玉阑干(注释:我也和其他人一样
.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唐教坊曲。调见宋张先《碎金词》卷三“南歌子”小序。又名“河满子”、“秋蕊珠”、“玉连环”、“转应乐”。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2. 【译文】: 柳树掩映得深沉,蝉声也静悄悄的;花丛中蝴蝶沉醉着,梦乡正酣。碧绿的天空如清水一样明净,月光也清冷如水。又有什么人和我一起倚靠在栏杆上? 3.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夜月下景色的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
【译文】 银蜡烛芯烧尽了,宝香在空气中凝聚着。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好起身坐在窗前凝望天边初升的太阳,希望阳光能驱散心中的忧愁。 门外梨花正盛开,深院里寂静无声。这时传来几声莺歌,仿佛在安慰着我。 【注释】 捣练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忆金缕》。因词调中有“捣”字而得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句三仄韵。 银蜡烬:指燃尽的蜡烛。 宝香:即宝香炉。古代的一种熏香器具
诗句解读 1. 闲庭悄,小步晚凉生。 - 解释:庭院中显得宁静而悠闲,微风徐徐,带来凉爽的感觉。 - 注释:"闲庭"描述庭院的安静与闲适;"悄"表达静谧的气氛;"小步"暗示散步的轻松与自在;"晚凉"指的是傍晚时分的舒适温度;"生"则形容微风的拂动。 2. 雨过桐阴天欲霁,偶来花下听流莺。 - 解释:雨后的天空逐渐放晴,桐树的影子斑驳交错,偶然在花朵之间听到了流连的黄莺啼鸣。 - 注释
【译文】 天渐渐亮了,我听到啼鹃声声催人早醒。红梅溅落在楼上,如雨点一般,杨柳的枝条笼着轻烟,如烟雾笼罩着陌头。春天又来到了人间。 【注释】 (1)元日:旧历正月初一。 (2)渐晓:天将亮未亮之时。 (3)帘外:指窗户外面。 (4)听啼鹃:听杜鹃鸟叫声。传说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子规,即杜鹃。 (5)溅:洒落、飞溅。 (6)楼外:指屋外的楼上。 (7)碧笼:翠绿的笼子或花枝,这里比喻杨柳。 (8)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