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
朝暮。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注释】
- 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惜秋华”、“惜秋香”。
- 荡愁路、海天飞絮:指春景,也借指离情。
- 缥缈蓬莱:形容山高而远。
- 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 三山:即蓬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史记·封禅书》:“海上有蓬莱山,仙人居之。”
- 五云:指天上的彩云。
- 曾借枕:指曾经与情人一起同眠。
- 落叶辞枝:形容树叶凋零。
- 朝暮:早晚,白天和黑夜。
- 红墙外道:指元代大都城垣外的御道。
- 蹈遍落花无数:比喻经过的地方很多。
- 蘼芜沈讯:蘼芜,一种植物;沉音,信使。指书信往来中断。
- 团瓢:陶器,圆形如瓢。
- 世外团瓢:比喻隐居的生活。
- 猿鹤:指隐士。
- 傥:倘若。
【赏析】
《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惜秋华”、“惜秋香”。此为过片后所加题目。据词前序,作者于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春由越州(今浙江绍兴)移守建康(今南京),次年夏作本调。上阕写送别时所见之景;下阕写离情别绪。
全词起句点明离别的环境和气氛:在长亭里,面对海天之际,飘浮着像柳絮一样的飞鸟,远处隐约可见蓬莱仙境。蓬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所以这里用蓬莱来表示对情人的怀念。接着写望见的景物:从长安(今西安)出发,沿着御道来到京城(今北京),只见到了三座山峰,而那五色斑斓的彩云却不知在什么深山之中。最后写自己的处境:曾经和情人同枕而眠,现在却要离开她,去到远方了。这几句是词人对当时离别情景的描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过片写送别时所看到的景色。首先写时间,从早到晚,从傍晚到夜晚,不断地走过红墙外的御道,踩踏着无数的落花。然后写地点,从红墙外走到御道,又从御道走到江边。最后说,如果遇到她的话,就向她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吧。
结拍写想象中的相会。如果梦里见到她,应该和她诉说这些年来的忧愁。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情人时的感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