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云髻晚来妆。薄罗裳。藕丝香。短笛惺忪、吹梦落横塘。柔橹无声鸥不语,人静也,月昏黄。
露华如水浸蓬窗。钓竿凉。响渔榔。怕煞销魂、芦荻满秋江。旧约休忘潮信准,风又起,客思乡。
江城子 · 题君莲“秋江垂钓图”
诗句解析:
- 一窝云髻晚来妆。薄罗裳。藕丝香。短笛惺忪、吹梦落横塘
- “一窝云髻”形容女子的发髻,可能指她的头发被束起,显得整洁而有序。这里的“云髻”与后面的“短笛惺忪”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美。
- “薄罗裳”指的是轻纱制成的衣服,透出凉爽的感觉。这暗示着人物穿着清凉,可能在秋天的夜晚感到微寒。
- “藕丝香”形容衣物或头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可能是用藕粉制成的,这种香味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气息。
- “短笛惺忪”描绘了一种悠扬的笛声,但似乎有些不悦或迷糊,可能是因为夜晚的环境使人感到有些困倦。
- “吹梦落横塘”意味着笛声似乎带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飘荡在宁静的江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 柔橹无声鸥不语,人静也,月昏黄
- “柔橹无声”形容船只轻柔的橹声,没有引起周围环境的注意或反应,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较为安静,使得橹声显得特别突出。
- “鸥不语”描绘了鸥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似乎对船上的人和事不感兴趣,保持着自己的平静。
- “人静也”说明整个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嘈杂声,这可能是由于夜深人静或者人们已经入睡。
- “月昏黄”描述了月亮的颜色,它呈现出一种暗淡而朦胧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天色已晚或云层遮挡了月光。
- 露华如水浸蓬窗
- “露华”指的是露水,它晶莹剔透,如同水一般。这反映了夜晚的清新和湿润,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 “如水浸蓬窗”形象地描绘了露珠滴落在窗户上的情景,仿佛水面渗透到窗户中,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美感。
- 钓竿凉,响渔榔
- “钓竿凉”描述了手边的钓竿感受到了微风带来的凉爽,可能是在秋天的夜晚,微风带来了一些凉意。
- “响渔榔”则强调了敲击鱼竿的声音,这是渔民们捕鱼时常用的动作,象征着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 怕煞销魂、芦荻满秋江
- “怕煞销魂”表达了一种恐惧或担心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对即将到来的捕鱼活动有所顾虑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不安。
- “芦荻满秋江”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江边的芦苇丛生,荻草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 旧约休忘潮信准,风又起,客思乡
- “旧约”可能指的是之前的约定或承诺,这里的“约”可以理解为约定或是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 “休忘潮信准”意味着不要忘记潮汐的变化规律,这可能是指渔民们根据潮汐来确定捕鱼的时间和地点,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 “风又起”描绘了风的力量又开始变得明显,可能是天气变化的信号,预示着可能会有新的挑战或机遇。
- “客思乡”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旅人或在外漂泊者的情感,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可能是由于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或寂寞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渔夫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宁静、自然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美丽的秋夜景象,第二句进一步描述了夜晚的气氛和环境。接下来的三句分别描绘了船上的人物、自然景物和渔夫的活动,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