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浣溪沙

《浣溪沙·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越城月色,下片抒怀乡情,全词意境优美。

译文:
溪水边上曾听说过渡越兵的歌声,乱流犹如怒蛙声鸣。风中吹过蒲草和杉树的雨声,仿佛在战秋声。
现在的梧梦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故苑,那菱歌还是那样环绕离开的城,长长的桥头人去只剩一轮孤月。

注释:

  1. 浣溪沙:词牌名。
  2. 甲辰: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至黄州。
  3. 后二日:两天之后。
  4. 石湖:指太湖中的东山、西山一带,今属浙江吴兴县地。苏轼曾在这里建有“东坡亭”等建筑。
  5. 越城:指杭州。作者曾在杭州为官多年,此处泛指越中。
  6. 石湖:指太湖中的石湖。
  7. 观越城桥下☆月:观察越城桥下月亮。☆即“月”。
  8. 胥口:地名,在苏州西南,靠近运河入太湖处。
  9. 桂山:山名,在苏州西南,与胥口相距不远。
  10. 胥口探桂山:到桂山游览。
  11. 不预此游:未参加这个游览活动。
  12. 盖五年矣:已过去了五年。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越中故国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写越城月色,通过对比越城月色的变化,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下片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通过描绘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