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头红杏尚娇小。三五月明灯事好。梅落还开烟九迟,柳黄未绿秋千早。
莫敲画鼓损珠络,欲破黄柑思鸟爪。今夜并州似故乡,红莲烛下春愁少。
玉楼春 · 元夜旅中陌头红杏尚娇小。三五月明灯事好。梅落还开烟九迟,柳黄未绿秋千早。
莫敲画鼓损珠络,欲破黄柑思鸟爪。今夜并州似故乡,红莲烛下春愁少。
注释:
- 陌头红杏尚娇小:指在陌头上的红杏花仍然娇嫩而小。陌头,指乡间的路旁。红杏,指春天的花朵。
- 三五月明灯事好:指三月和五月份里,明亮的灯光是最好的。三月和五月份,是一年中阳气开始上升的季节,夜晚灯火通明。
- 梅落还开烟九迟:梅花凋谢后还会重新开放,但烟雾已经弥漫了很长时间。
- 柳黄未绿秋千早:柳树的黄色还没有变成绿色,而秋千已经早早地被使用。柳黄未绿,指柳树的颜色还未变绿,即春意未尽。秋千早,指秋千早已被使用。
- 莫敲画鼓损珠络:不要敲打画鼓,以免损坏珍珠般的络索。
- 欲破黄柑思鸟爪:想吃掉黄橙子来怀念鸟爪。黄柑,指黄橙子,一种水果。
- 今夜并州似故乡:今晚的并州(并州是中国古代对太原一带的称呼)像故乡一样温暖。并州,指太原一带。
- 红莲烛下春愁少:在点燃红莲花烛的夜晚,春愁减少了。红莲,即红色的莲花,这里指蜡烛。烛下,即烛光之下。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陌头红杏尚娇小”,点出时令为初春,同时暗示了主人公此时的心境——依然留恋着旧日的繁华;“三五月明灯事好”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烘托出主人公此时的心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落还开烟九迟”与上句相呼应,既写出了景色的凄美,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柳黄未绿秋千早”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莫敲画鼓损珠络”与“欲破黄柑思鸟爪”,通过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夜并州似故乡”则以夸张的手法,将并州比作故乡,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红莲烛下春愁少”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烛光下的春愁与心中的愁苦进行对比,使得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