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尽妖蟆气。早安排、雨师风伯,护持月姊。保我金瓯无缺陷,未用桃弓棘矢。有龙蜃、嘘云而起。不见人间君子过,似一床、锦被全遮蔽。玉女笑,碧翁喜。
竹宫夜醮鹓鸾侍。料依然、一轮金镜,山河表里。身御六龙还桂阙,尧舜女中万岁。想贺表、平明毕至。阴沴潜消春夜雨,相公诗、雅称朝廷意。三月望,史臣记。
【注释】
夺尽:使……消失。
妖蟆:指月亮,蛤蟆在诗词中多用以形容月亮。
雨师:掌管下雨的神仙,也泛指主管雨水的官吏。风伯:主管风的神仙,也泛指主管风的官吏。
桃弓棘矢:比喻以武力威胁。
龙蜃:指神话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玉女:仙女。
碧翁:青绿色的长者,这里指月亮。
竹宫夜醮:指道教祭祀活动。
鹓鸾:鹓和鸾都是凤凰一类的鸟,此处指高官显贵。
阴沴(lì):阴间的灾害。
相公:这里指作者自谦,自称。
三月望:即农历三月十六日,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日子。史臣记:记录这件事的人,就是史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食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月食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开头两句:“夺尽妖蟆气,早安排、雨师风伯,护持月姊。”诗人把月亮比作“妖蟆”,用“夺尽”二字突出其明亮之状。为了保护月亮免受天灾,雨师、风伯早早地出动,进行防护。这里的“雨师”和“风伯”分别指主管降水和主管风的神仙或官员,他们负责维持天地间正常的气候环境。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月亮的美丽与大自然的威力相比较,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又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人描绘了月亮的变化过程:“身御六龙还桂阙,尧舜女中万岁。”在这里,“身御”指的是月亮本身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驾驭六条龙回到桂树上;“还”字则表示月亮回归到了它应该所在的地方——桂树之上。尧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帝王,他们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地位,象征着人类的楷模。这里的“女中万岁”则是对尧舜两位帝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永远保持青春和活力。
最后四句:“想贺表、平明毕至,阴沴潜消春夜雨,相公诗、雅称朝廷意。三月望,史臣记。”这里,诗人通过对贺表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同时,他也提到了阴间的灾害得到了化解,春天夜晚的雨也变得温柔起来。这四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