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又是清秋节,莲衣乍凋轻粉。待雁书成,采香人远,逗起一襟离恨。擘笺分韵。怕旧日吟怀,别来销尽。月晓风清,练塘烟景有谁问。
乡园犹记往事,田田钱样小,初荐樱笋。帘影筛凉,簟纹回润,风色先传雨信。流光箭紧。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
【注】碧:浅青、淡青。
清秋节,即中秋佳节。莲衣,荷花花瓣。乍凋,忽然凋零。待雁书成,指盼望书信到来。采香人,采花女。一襟离恨,指心中充满离别的愁恨。擘笺分韵,把诗稿展开来写诗。怕旧日吟怀,担心以前所写的诗词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别来销尽,自从分离以后,往日的诗词已经全部消失。月晓风清,天刚亮的时候,微风拂晓。练塘烟景,形容景色幽美如画。有谁问,是谁来欣赏这风景呢?
乡园犹记往事,田田钱样小,初荐樱笋。帘影筛凉,簟纹回润,风色先传雨信。流光箭紧,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
乡园,家乡的庭院。犹记,还记得从前的事情。往事,指过去的事。田田钱样小,像铜钱那样小巧玲珑,指荷叶。樱桃笋,樱桃树和竹笋。帘影筛凉,窗帘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簟纹回润,簟子(一种竹制卧具)的纹理在润泽中回荡。风色先传雨信,风吹过水面时,能听到水的声音和雨声相互传达。流光箭紧,时光过得很快。念客里看花,想念自己离家在外赏花的日子。几番红褪,经过多次的观赏后,花朵逐渐变红而褪色。归去江南,回到故乡江南。梦中无远近,梦见故乡很遥远,又很亲切。
赏析:
词的上片,由眼前实景过渡到回忆往事,抒发对故园景物的怀念之情。“天涯又是清秋节,莲衣乍凋轻粉。”起首两句点出时间是秋天的中秋佳节,天气转凉,莲花凋谢了,用“乍凋”二字,写出了莲花凋谢的突然性。“待雁书成,采香人远,逗起一襟离恨”,这几句写词人盼望着远方的亲人寄来的书信,可等来的只是一片空白,于是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擘笺分韵”,这里“分韵”应作“分题”。分题写诗是词的一种形式,即词人根据题目分别写成两首或三首诗。分题写诗的好处是各抒己见,不雷同;缺点是容易偏题,影响词的完整和谐。“怕旧日吟怀,别来销尽”,“别来销尽”句,是说自从与亲人分离以后,往日的诗句都消失干净了。词人以“销尽”一词表明自己对于往日诗词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眷恋。“月晓风清,练塘烟景有谁问?”这一句承上启下,写词人在月光明亮的清晨,微风吹拂着清凉的早晨,看到练塘那如画的风景,却没有人前来欣赏。这一句中“有谁问”的“谁”字,既是向“谁”提问,也是自问自答,表现了词人的失望情绪。“流光箭紧”,意思是时光匆匆地流逝。“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此句承接上句而来,写词人独自在异乡看花了无数遍,花儿渐渐变得红艳而娇美,可是最终还是被人们遗忘在了记忆之中。“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这句词的意思是说归去吧!可是在梦境中也找不到故乡的近处和远处。全词以景衬情,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下片主要写对故居的回忆。“乡园犹记往事,田田钱样小,初荐樱笋。”这三句词的意思是说故园中还记着从前的事情,池塘中的荷叶就像铜钱一样小,而且刚刚长出来嫩芽的樱桃树和竹笋。“帘影筛凉,簟纹回润,风色先传雨信。”这三句词的意思是说帘子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着,竹席的纹理随着湿润的空气而回荡着,风声传来雨的消息。“流光箭紧,念客里看花,几番红褪,归去江南,梦中无远近。”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时间的流逝是如此迅速。在客旅生活中看着花一次又一次地凋零。归去江南后,梦中也常常见到故乡的景象,但总是觉得故乡很近也很远。“梦醒时,惟有一江明月渡头人静。”“惟”表示只有,这里是独有的意思。“梦醒时”指的是梦醒的时刻。“惟有一江明月渡头人静”一句的意思是说只有在夜晚的江边才可以看到月亮和渡船上的人们静静的坐着。这里的“渡头”指的是渡口,也就是渡船停靠的地方。“惟”在这里有唯独、只等同的意思。这一句词的意思是说只有在夜晚的江边才可以看见明月和渡船上的人安静地坐着。
此词通过描写词人游宦他乡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人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清新,风格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