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宇澄秋,黄花浥露,天净月华如水。羽扇绡衣,分得翠蕉凉意。映清辉、香雾云鬟,恍吹下、瑶台环佩。最宜人、石几磁瓯,试茶闲领静中味。
良宵佳景自赏,幽吟料应不减,鲍家才思。冰雪襟怀,悟澈广寒身世。谁写出、绝代丰神,恰伴取、一枝仙桂。好和它、金粟西风,芬芳传卷里。

【注释】

碧宇(天空):指广阔的天空。秋:秋天。黄花:菊花。浥露:沾着露水。天净月华如水:天空晴朗,月光明亮清澈。羽扇:用羽毛装饰的扇子。绡衣:薄纱的衣服。分得翠蕉凉意:仿佛分得了翠绿的香蕉般的清凉之意。映清辉、香雾云鬟(huán):映照着明月的光辉,香气缭绕,犹如云雾环绕在仙女的头上。香雾:芳香之气形成的雾气。云鬟:指女子的头发。恍吹下、瑶台环佩:好像从瑶台传来的玉饰环佩声。最宜人:最合适,最适宜。石几:石桌或石凳。磁瓯(ōu):陶瓷制的杯碗一类的器皿。试茶:品茶。领静中味:领略寂静中的风味。良宵佳景:美好的夜晚和风景。自赏:自己欣赏。幽吟:幽静地吟咏。料应不减:应该不会减少。鲍家才思:出自《世说新语·文学》中“王安丰妇常卿安丰”的故事。鲍家才思:形容女子的文雅才华。冰雪襟怀:比喻心地纯洁而刚强。悟澈:理解透彻。广寒身世:指广寒宫的身世遭遇。谁写出?是谁写的呢?绝代丰神:绝世的美丽容貌。恰伴取、一枝仙桂:恰好与那枝桂花相伴。金粟西风:指金黄色的落叶随风飘散。芬芳传卷里:香气弥漫,传到书中。

【赏析】

《绮罗香·题缟仙女史小照》,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一位素雅绝伦的女子,在中秋良夜独酌的情景,通过描绘这位女子的举止动作和神态,来表现其文雅才华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凝炼,风格婉丽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片开头四句写女主人公的环境。碧空澄秋,黄菊沾露,明月当空,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这自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于是女主人公就以清雅脱俗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她穿着用轻纱做的衣裙,手执羽扇,身披绡衣,仿佛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清凉之感。接着三句写女主人公的体态容貌。她对着明净如水的月亮,微风中飘拂着的清香,如同仙女一般,令人陶醉不已。“映”字极写女子仪态之优美。

过片后两句转入对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良辰美景,令人陶醉。她不禁自得其乐,沉浸在幽雅的吟咏之中。“幽吟”二字既写出了环境的气氛,也暗示了人物的性格。“谁写出”以下六句写女主人公的才情。她不仅文采飞扬,而且胸怀坦荡,志趣高雅。“谁写出”三字既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文才横溢,又点出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琼树”二句,进一步烘托女主人公的才情出众。她不仅文才出众,而且风度翩翩,仪态万方。最后两句,词人宕开一笔,将女主人公的形象与自然界中的一物——桂花联系起来。“金粟西风”一句,既表明了时令季节,又暗寓了女主人公所处的高贵身份;“芬芳传卷里”则暗示了其才情之高超。整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环境的描绘、动作的刻画以及对其内在气质的抒发,塑造了一个文雅绝伦的女子形象。

下片主要写女主人公的品性。“最宜人”,说明她最适合独自品茗。她端坐于石几旁,手持磁瓯,品着茶,领略着其中的风味,这种闲适的生活让人羡慕不已。“幽吟料应不减”五句,由女主人公的品性联想到她的才思。一个“应”字,既表明了作者对她才思的评价,又暗示了女主人公所处环境的特点。一个“悟澈”二字,既表现了她的心胸宽广,又表明了她对世事的洞明。“谁写出”以下几句,更是将女主人公的文才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她不仅文才出众,而且性格刚强,心地纯洁。“谁写出”一词,既表明了女主人公的文才非凡,又暗示了她的出身不凡。“恰伴取”二字,既表明了女主人公与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暗示了她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金粟西风”一词,既表明了时令季节,又暗寓了女主人公所处的高贵身份;“芬芳传卷里”则暗示了其才情之高超。整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品性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文才与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