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
【注释】
①湘月·余将出都:词题。余,我;将,将要。②陈楚卿大使:指南宋抗金名将陈宜中。③越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④三载:三年。⑤伽陵,杭州西湖的别称。⑥苏堤: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长2.8公里,自南而北。⑦妃塔:指钱塘江上的雷峰塔。⑧苍茫意:形容山色迷蒙。⑨南屏:在浙江淳安西南,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⑩梅驿:在安徽歙县,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⑪船载江山:指乘船游览大好河山。⑫行矣:走吧。⑬艳说同:同年的称呼,指同辈。⑭珠娘:指女子,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⑮春波潋滟:春波荡漾的样子。⑯怜:爱怜之情。⑰行矣:走吧。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词的上片写饯别的地点、环境和友人所赠山水册子的内容。下片则抒发作者离别时的情思,并借咏物抒怀。全词以景起笔,以情收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感情起伏跌宕,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开篇两句“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点明送别之地——西湖,并以别愁起兴,渲染离愁之苦。“湖山”句写友人陈楚卿送行的地点,“曾”字表明了时间,“三载住”说明友人在此居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风香无际”相呼应。“消受风香”句,既写出友人居住的舒适环境,又暗含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染绿苏堤,渲黄妃塔”两句描写友人送别时的景物,“染绿”“渲黄”二字,用得新奇,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西湖景色图,既写出了友人送别时西湖的美丽景色,又表现了作者的惜别之情。“试画苍茫意”两句,由眼前美景联想到自己的游历经历,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南屏钟冷”,既交代了送别地点,又引出了下片所写的景物。“打他残照都碎”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与祝愿,也是对自己即将离开此地的伤感与无奈。
下片开头“飘然又渡泉塘”,承上启下,既承接上片“染绿苏堤,渲黄妃塔”,也预示了自己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接下来几句,则是对送别之时情景的描写和回忆。“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两句,既写了送别时的实景,也暗寓着自己此时的心情——虽然身在他乡,却仍心系故土亲人。“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夸赞和感谢。这既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对友人的祝福,更是自己即将离别的无奈心情的抒发。“船载江山,词填湘月”两句,既表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深深眷恋之情。“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两句,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也是自己即将离别的无奈心情的抒发。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即将离别的无奈心情的宣泄,更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激之情的表达。
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厚。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回忆与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同时,整篇诗词也充满了诗意和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