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吹箫,闲来侧帽,懒话少年情事。凭换取、轻绡淡墨,便露出、江南烟水。料壮心、踏遍青山,浑不似、结屋归来花底。更补树留云,隔墙借月,占断白蘋村尾。
试认先生行卷里。把瓢菜腮鲈,做成乡思。行垆外、寒泉一镜,芦帘处、孤山双髻。算匆匆、一住十年,纵费尽柔肠,卖愁无计。剩画本新装,春风词笔,博得浮名如此。

【注释】

刘语石:南宋词人,名不详。留云借月庵:作者斋号。

轻绡淡墨:指绘画用的颜色和画法。轻绡是轻薄的丝织品,淡墨是淡色的墨,泛指绘画中用的颜色和画法。

壮心:壮年时的心志。

行卷:行卷即行卷诗,一种诗歌体裁。

瓢菜腮鲈:意谓自己如同在瓢里喝菜汤、在腮上夹鲈鱼一般清高,没有功名利禄的烦恼。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行垆(lú):行商卖酒于市,炉灶设在路边,叫行垆。垆下设炉煮酒或煎茶。

寒泉:指井水寒冷而甘美,喻指清贫。

孤山双髻:指苏轼在杭州时,曾住过一个叫孤山西麓小筑的地方。此处指苏轼居住之地。

浮名:空泛而无实际意义的名望。

新装:指新作的画。

春风词笔:指以风调词笔,形容词艺高超。

【赏析】

《金明池?题刘语石留云借月庵填词图》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词人的高尚情操的词。词人刘语石,字元龙,浙江慈溪人。他的词作,多有抒发闲适情趣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老去吹箫,闲来侧帽,懒话少年情事”。这三句写出了刘语石的闲适生活。他年纪大了,就吹奏起箫声;闲暇之时,就戴着帽子,悠闲自得。他不想谈论那些年少时的往事和情事,而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来消磨时光,寻求内心的宁静。

“凭换取、轻绡淡墨,便露出、江南烟水。”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他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用淡雅的墨色和轻细的绢布来描绘江南的水景和景色,展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料壮心、踏遍青山,浑不似、结屋归来花底。”这三句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他曾经有过雄心壮志,想要走遍天下名山大川,但现在他已经放弃了这种追求,只想在美丽的花丛中安家落户,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更补树留云,隔墙借月,占断白蘋村尾。”这三句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他在山林间种植树木,保留云彩,借住在隔壁的人家,独占了村子的尽头。

“试认先生行卷里。把瓢菜腮鲈,做成乡思。”这三句回忆了他的过去岁月。他曾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如今已经隐退江湖,过着平淡的生活。他用瓢里的菜汤和腮上的鲈鱼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行垆外、寒泉一镜,芦帘处、孤山双髻。”这三句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静谧之美。他在路边摆摊卖酒,泉水清澈如镜,周围环绕着绿柳和青山。他还住在一座名叫孤山的小山上,那里有着两座并排的山峰。这里的山势陡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算匆匆、一住十年,纵费尽柔肠,卖愁无计。”这三句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年时间,虽然已经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忧愁和无奈。

“剩画本新装,春风词笔,博得浮名如此。”这三句总结了他的一生经历。他的画作经过精心修饰和整理后呈现在世人面前,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喜爱。他的诗词也写得优美动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尽管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声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和骄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

整首词通过对刘语石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他的赞美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价值,即使面对挫折和困境也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