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挑逗春光。是垂杨。镇日丝丝缕缕搭红墙。
睡未足,愁相续,恨春长。宝鸭炉中香烬又添香。
注释:无缘无故地挑逗着春光。这就像那垂杨柳一样,整天地在红墙上细细地搭拉着。
睡意未足,愁绪不断,恨恨长。宝鸭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又重新添上了香。
赏析: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周密的《齐天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此词写闺怨。上片写女子见景生情,下片写女子怀人不寐。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哀婉动人。
无端挑逗春光。是垂杨。镇日丝丝缕缕搭红墙。
睡未足,愁相续,恨春长。宝鸭炉中香烬又添香。
注释:无缘无故地挑逗着春光。这就像那垂杨柳一样,整天地在红墙上细细地搭拉着。
睡意未足,愁绪不断,恨恨长。宝鸭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又重新添上了香。
赏析: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周密的《齐天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此词写闺怨。上片写女子见景生情,下片写女子怀人不寐。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哀婉动人。
【解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愁思的词。上阕写夜泊时的所见所感,下阕写闻笛后的思绪和感慨。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全篇意境优美、婉约多姿。 译文: 月光映入江面,如碎银般闪烁,我推开篷窗,任凭客思在无边无际的夜色中飘荡。是谁家高楼之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这笛声更增了我的离别之恨,何况今夜又孤舟漂泊于永夜之中。折下的柳条勾起了边地的忧愁,素白的梅花落在秋天里。一阵阵的笛声,忽高忽低,忽远忽近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明月逐人来” - 释义:明月伴随人来。 - 译文:明亮的月光跟随我走来。 - 注释:这里的“明月逐人来”形象地描绘了明月仿佛有生命,能够主动跟随人的动作或心情出现。 第二句:“中秋前一夕偕黄孝侯太史同年钰步月” - 释义:在中秋节的傍晚一同散步赏月。 - 译文: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晚上,我与黄孝侯、太史和同年一起步行赏月。 - 注释
【解析】 此词写于作者由余杭赴临安(今杭州)途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色。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佳作。 首句“苦竹沿溪,青莎贴水”,以简练的语言描写出了江南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苦”字突出了竹子的苦涩,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艰辛和不易;而“青”字则写出了绿草的颜色,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苦竹”“青莎”两个词语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了气氛。
【诗句】 月华清 中秋对月感怀 冷袭吟魂,清围诗境,碧霄尘净如洗。 万户笙歌,只我凄凉独自。 倚法曲、仙侣虚邀,赓水调、妙才难拟。 遥睇。 怅高寒宫阙,云中天际。 往事蹉跎犹记。 算半住风檐,半消客邸。 月色年年,看向故园能几。 况者番、春梦新牵,更不许秋怀高寄。 徙倚。 渐更阑漏寂,斗杓斜指。 【译文】 冷风吹过,撩动我的诗心,清澈的月光笼罩着我的诗意世界,如同洗净了一切尘埃。
这首诗的作者是岳飞,他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将领,他的诗作充满了激昂的爱国情怀。 全诗如下: 满江红·感事用鄂王韵 虎踞龙蟠,争一霎、繁华消歇。 问谁启东南门户,火炎冈烈。 皖水先期归战舰,秦淮从此无风月。 展吟笺、愁谱望江南,音凄切。 虚声诮,谁能雪。 家国恨,难磨灭。 把金樽斟满,玉壶敲缺。 斫地歌哀襟溅泪,忧天心赤腔凝血。 问何人遗世独遨游,朝仙阙。 注释: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
鹊桥仙·七夕 经年别绪,经秋聚晤。一夕云軿小住。 替他牛女预思量,是那个、银河先渡。 娟娟素月,珊珊玉露。 注定星期休误。 也知判衭在明朝,却自胜、参商两处。 赏析: 此诗以七夕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以及诗人对这份美好传说的独特感悟和对人间情感状态的一种思忖。全诗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让人在品味中领略到七夕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一叶落 凉初觉。彩云旧订银潢约。 美人期不来,秋院罗衫薄。 罗衫薄恨向青灯阁。 注释: - 一叶落:秋天的叶子轻轻落下。 - 凉初觉:感受到了初秋的清凉。 - 彩云:美丽的彩云。 - 银潢约:银色的银河之约。 - 美人:指心爱的人。 - 罗衫薄:穿着轻薄的罗衣。 - 恨向青灯阁:在青灯下怨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相思之情的诗。诗人以“一叶落”开篇,通过描绘秋天落叶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在秋天夜晚的景象。首句“形闪烁,影低微”,形象地描述了萤火虫的发光体和影子。第二句“一日秋风一日稀”,表达了秋天的特点,即秋风渐起,萤火虫的数量也逐渐减少。第三句“莫笑前生真草草,今生还避太阳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萤火虫命运的感慨。 译文: 萤火虫闪烁着光芒,影子显得很低微。 一天秋风过后,萤火虫就会稀少。 别嘲笑前生草率的一生,这一生还能躲避太阳。 赏析:
望江南 新月 新月上,影恰二分宜。两地情怀凭管领,一分照我一分伊。脉脉此相思。 注释:新月上,指月亮刚刚出现。影恰二分宜,意思是月亮的倒影正好是两个半,非常适宜。两地情怀,表示两地之间的思念之情。凭管领,依靠的是琴弦。一分照我一分伊,意思是月亮的一半照亮了我(你),另一半照亮了伊(她)。脉脉此相思,意思是深深的思念。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爱人深深思念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形态和月光下的影子
临江仙 自姚江回杭内子辈先已抵杭数日喜赋 倦客归来秋飒飒,乡音入耳分明。相逢何暇叙离情。 隔江风鹤警,戚里最心萦。且喜双双儿女小,膝前团坐憨生。 为耶屈指说行程。烽连瓜步赤,山到虎林青。 注释: 1. 倦客归来:形容自己像疲倦的客人一样回到了家乡。 2. 秋飒飒:形容秋天的风声。 3. 乡音入耳分明:听到家乡的声音觉得很亲切和熟悉。 4. 相逢何暇叙离情:与亲人相遇时没有时间去详细叙述离别的情感
注释: - 天边娇鸟衔红,天边的鸟儿嘴里叼着红色的小鸟。 - 锦堂东,华丽的客厅在东面。 - 愿掷芳心将去,我希望能够将这颗美丽的心灵带走。 - 过帘栊,穿过帘子和门洞。 - 添罗袂,给罗袖添上新的装饰。 - 游轩砌,游玩楼阁的石阶。 - 玉玲珑,玉石雕刻的精致物品。 - 曲曲深深赐绕,曲折蜿蜒的小路环绕在花园中。 - 画屏中,画屏内。 赏析: 这是一首咏人诗
《相见欢·其一 春闺》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女子独守空闺,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感。 译文: 垂杨绿到栏杆边,春天又到了尽头。 看到满院的落花雨,却只能看着它们一点点飘落。 倚画槛,抛绣帖,梦无闲。 最近双袖上沾满了泪痕斑斑。 注释: - 阑干:栏杆。 - 小红悭(qiān):形容花朵凋谢的样子。 - 检取近来双袖泪痕斑斑:检查自己的袖子上,发现有泪水的痕迹。 赏析:
【译文】 半窗残月朦胧,画桥东。 梦里那人愁坐小屏风。 空惹恨,难觅信,恨匆匆。 待把别情珍重托归鸿。 【赏析】 此诗以“梦”为中心词,写一个女子在月夜中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和等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首句“半窗残月朦胧”,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残月如钩,朦胧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为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这种朦胧的美感
注释: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 西风落日登台,眼重开。 无数绕城山色送青来。 古今事,吴越地,几雄才。 一片项王马埒乱云堆。 译文: 西风吹落了夕阳,登上高台,眼前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无数绕城山色送来了青翠的景色。古往今来的事,都是发生在吴越之地,有几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一片乱云堆积的项王马埒,就像一幅混乱的画卷。 赏析: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
【注释】 去来 :往来。 匆匆:急忙的样子。 谢家:即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 小亭中:作者曾于谢安的别墅建小亭居住,故称。 燕儿:燕子。 衔:衔取。 一春红:春天的红花,喻指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被弹劾而流放至吉州后所作。此词上片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心情;下片写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情谊。全词情调感伤、凄婉
【注释】 ①相见欢:又名“乌夜啼”。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两仄韵,下片两平韵。②三生:佛教指前世、今世和来世。③虚负:空自辜负。④韦郎:即李益,唐诗人。《本事诗》载李益曾与张建封同游樊川别墅,有《赠张建封》一诗:“远别愁无际,相逢醉不知。”后来,韦郎成为多情郎的代称。⑤恁匆匆:那么匆忙地。⑥梅开:梅花开放。⑦镜台:梳妆用的台子。 【赏析】 这首词以花木起兴,抒写相思之情。开头两句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内容的理解、概括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词的意思进行理解分析,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题中,“香车刚见帘开”是第一句,意思是说刚刚看到马车进来,“半庭残雪”,是第二句,意思是说庭院里有一半的积雪,这是写景,“留得半庭残雪”是第三句,意思是说把庭院里的积雪都留下了,“印弓鞋”是第四句,意思是说留下了半庭的积雪,在院子里印下了鞋子的痕迹。“端详觑”
【注释】 忒煞:十分、非常。 荼蘼院:荼蘼花,即酴醿(tú lí)花,又名“木槿”。 重门掩:重重的门户都关闭了。 赏析: 此词写春去的匆匆之感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之情。 上片首句起得突兀,以“忒煞”二字点明时序,突出了春天到来之快,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三句,由眼前春景生发开去,写红日西坠,暮霭四合,残花凋零,一片萧瑟景象。“怨”字承上启下,把惜春之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全词笼罩一层悲凉的氛围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分析其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的关键词是“黄昏”、“珠帘”、“三叉渡”、“白云尖”,可借助于这些关键字来把握诗句大意及情感。 【答案】 译文:傍晚独自下着珠帘,病恹恹。幸喜眉头常苦梦常甜,三叉渡,三生路。白云尖,惝恍长林斜月、影纤纤。 赏析: ①黄昏独下珠帘:在落日黄昏的时候,独自下着珠帘
相见欢 梦中作 无端踏却轻鸥。 共清游。 梦里居然东海、向西流。 云中屩,风中纛,不能收。 幸喜天鸡初叫、始回头。 注释: - 无端:没有理由或原因。 - 踏却:踩上。 - 清游:清凉的旅游。 - 居然:竟然。 - 云中屩(duǒ):云端的鞋子。屩,古代的一种鞋,用皮革制成。 - 风中纛(dǎo):风中的旗帜。 - 不能收:无法收回。 - 天鸡:即晨鸣的公鸡。 赏析:
【注释】 江外:指江面之外。风波:波浪,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插笋:用竹签插着笋子。牙樯:船头装饰着象牙的桅杆。长:时间长久。酒梦:借指酒后的醉意与朦胧梦境。引:引发、触发。短桨:短而窄的桨。扶:扶持。芳草径:长满青草的小道。 绿柳阴:浓密的柳树荫。疏帆:随风飘荡的帆船。阁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红杏:指红色的杏花。烟笼:被薄雾笼罩。莺:黄莺鸟。暝(míng):天黑了。村姑:农村姑娘。十五
【解析】 本词以“箫声”为线索,通过写箫声的悠扬、月色的美丽以及作者的思绪,表现了作者对故国和亲人的怀念。上片主要写邻船上传来哀婉的箫声,勾起了作者对扬州的回忆。下片写江水东流,浦云渐收,夜深人静,作者在吴天之上,梦回故里。结尾两句,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怀恋家乡、思念亲人的愁思。全词语言凝炼,意境高远,感情真挚。 【答案】 ①“幽咽”,指声音低微。②“扬州”,即今江苏扬州,作者曾在那里做过官
离亭燕 伯兄前数日过皖,不及把晤,闻径赴杭州矣。 苜蓿一盘潇洒。投笔先生归也。老至邮亭逢骨肉,世上金绘无价。 极目皖公山,只见暮云如画。 滚滚大江东下。渺渺片帆高挂。君去我来无十日,悭此水天清话。 有约在西湖,记取一樽重把。 注释: 离亭燕:词牌名,又名《满庭芳》、《夜行船》。 伯兄前数日过皖:伯兄指王仲至。过皖,经过皖(今安徽安庆)。 不及把晤:没有时间见面。 径赴杭州:急忙前往杭州。
【赏析】 《木兰花慢·春思》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远行男子的思念。上片以问春风起于何处为题,由风起引出了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下片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因思而愁,又因愁而泪潸潸,盼书信而重梳髻,最后又因不能见到丈夫而暗暗祈祷,愿他平安归去。全词情感真挚,缠绵悱恻,细腻入微。 上阕开头两句“问春风来处,可经过,几重山”,是直接发问。“问春风来处”即问风从何而来
昼夜乐和屯田韵 当年邂逅南楼遇。得几日、团圞聚。可怜一晌欢悰,争敌经年离绪。怨柳啼花朝复暮。又卷起画桥晴絮。妒煞木兰舟,只摇将人去。 注释:当年在南楼上偶然相遇,能有几日团聚啊!只是短暂的欢乐,却要与亲人分离一年。我思念春天的杨柳,它早晨还在唱歌,晚上就凋谢了。我看着天上飘飞的柳絮,心中充满了怨恨,恨不得把船开过去把它赶走。 春情合向春皇诉。记前盟,忍孤负。算来芳草天涯,甚地不留客住
【注释】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词牌单调,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此为小令。 【赏析】《谒金门》是宋代张先所作的一首词,写闺中少妇春愁。首二句写景,“百啭”三句写少妇梦中欢愉之情,“梦里不知”以下写少妇醒来时对梦境的留恋和清醒时的怅惘。全词语浅而情深,意婉而味长,堪称佳作。 【诗句释义】 1. 春天刚刚到来,首先被林中的黄莺知道。 2. 百种鸟叫声在天空中回荡,天逐渐亮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