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欲下层峦去,柴门隔林深闭。远水平帆,残钟落树,万叠青山帘底。愁云乱起。正归鸟寒边,瘦筇斜倚。如线青天,蒙蒙松条坠晴翠。
当时素禽已远。画阑红一角,都没荆杞。龛雨敲灯,幡花瘦露,人影一蒲团地。先生去矣、剩丹灶荒寒,晚烟堆里。一枕潺湲,冷泉流梦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及语言风格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同时对诗歌进行整体的赏析。
根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明确答题方向。
分析全诗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此词上片写景,描写了一幅暮秋山寺图;下片抒情,抒发作者的感慨之情。
第三,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台城路”一词的特点。
第四,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当时素禽已远。画阑红一角,都没荆杞。龛雨敲灯,幡花瘦露,人影一蒲团地。先生去矣、剩丹灶荒寒,晚烟堆里。一枕潺湲,冷泉流梦细”一句的妙处。
根据题目要求赏析整首诗词的艺术特点。
【答案】
夕阳欲下(太阳快要落下)层峦去(层层山峦渐渐隐去)柴门隔林深闭(柴门被树丛掩映)远水平帆(远远地看见江面上停泊着一只帆船)残钟落树(古钟从树上掉落)万叠青山帘底(万重青山好像屏风一样挡在前面)愁云乱起(愁云笼罩着天空)正归鸟寒边(正看到归巢的鸟儿在寒冷的天空中飞行)瘦筇斜倚(手执拐杖斜靠在一边)如线青天(天色阴沉)蒙蒙松条坠晴翠(松树枝条因雾气而显得绿得发暗)当时素禽已远(当初那只素色的鸟儿已经飞走了)画阑红一角(红色的栏杆上只有一点红色)都没荆杞(都被荆棘草木覆盖住了)龛雨敲灯(佛龛里的灯光被雨水敲击着闪烁不定)幡花瘦露(幡上的花朵因露水变得消瘦)人影一蒲团地(佛像前坐着一个身影,如同坐在草垫上似的)先生去矣(先生离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暮秋山寺图:夕照将尽时,夕阳西坠,层峦渐隐,柴门紧闭于深密的林中,远处的江面上飘来一只帆船,残阳挂在树上,万重青山似屏风一般挡在前面,浓云遮天蔽日,使归鸟无路可归,手执拐杖斜靠一边的人儿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天空中阴沉沉的,仿佛是一条细长的青天悬挂下来。
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当初那只素色的鸟儿已经飞走了。画栏上的红色一角也被荆棘所覆盖了,佛龛中的灯火被雨水击打着闪烁不定,幡上的花被露水打得干枯了。佛像前的人影就像是坐在草垫上似的,那幅画面就像一个人独自面对着一张蒲团一样。先生已经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