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何婀娜,一向道,女儿身。怎乍市吴钩,学登吉莫,异样精神。行行。关山迢递,更朔方、身手不犹人。尽自高歌曼舞,都忘伫苦停辛。横嗔。
万灶忽云屯。一矢扫胡尘。问楼兰降未,铙笳竞奏,顾影含颦。逡巡。貂蝉卸了,觑英姿、艳质总难分。飒爽锦衣花帽,娇憨翠羽红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当,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词义,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写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此时作者正在襄阳任知州。

“慧心何婀娜,一向道:女儿身。”起笔点出词人的身份——一位女性,并突出了她聪慧、婀娜的美貌。

“怎乍市吴钩,学登吉莫,异样精神。”“乍”,突然的意思;“吉莫”,山名,在今河北蔚县西南。这里指代边关。这两句写出了词人从中原到塞外,从闺阁到军营,从一个女子到一个女将军的转变过程,也反映了她那种巾帼英雄的气概。

“行行。关山迢递,更朔方、身手不犹人。”“行行”,“走呀走呀”;“迢递”,遥远的样子;“朔方”,北方地区,这里指边塞。这两句写出了词人远离故土,奔赴战场,从军报国的决心与信念。

“尽自高歌曼舞,都忘伫苦停辛。”“伫”,久立;“辛”,辛苦。这两句写出了词人以高昂的士气,英勇顽强地同敌人作战。

“万灶忽云屯,一矢扫胡尘。”“万灶”,形容军队众多;“一矢”,一箭;“胡尘”,指敌军;“云屯”,形容敌军聚集。这两句写出了词人指挥若定,勇往直前的战斗场面。

“问楼兰降未?铙笳竞奏,顾影含颦。”“楼兰”即楼兰国,古代西域小国;“降”,投降;“铙笳”,一种乐器,这里指战鼓;“含颦”,皱眉沉思的样子。这几句写出了词人在战斗中机智沉着、从容不迫的表现,也表现了词人的爱国热情和对胜利的信心。

“逡巡。貂蝉卸了,觑英姿、艳质总难分。”“逡巡”,犹豫不定的样子;“貂蝉”,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英姿”,英勇的姿态;“艳质”,美丽的容颜;这几句写出了词人在战场上脱去戎装,换上女装时的自豪感和喜悦之情。

“飒爽锦衣花帽,娇憨翠羽红巾。”“飒爽”,豪迈的样子,这里指穿着威武的铠甲;“锦衣”,彩色的衣裳;“花帽”,有花纹的帽子;“翠羽”,翠绿色的羽毛;“红巾”,红色的头巾。这几句写出了词人在战场上威武雄壮的形象。

【答案】

译文:

我是一位女性,一直以为我是个女子。怎么一下子成了吴钩的女将呢?学着登上吉莫山,一样有那种精神。

一步步走过关山,再越过北方边疆;更加不要说什么手不举刀枪了。自己总是高唱曼舞,忘记了长久站立的辛苦和辛酸。

忽然一声号令,十万大军突然云集,用箭扫清敌虏。问那楼兰投降没有?战鼓声震天,战士们面带愁容。

摘下了貂蝉冠冕,露出了英雄的容貌;艳丽的气质无法分辨。豪迈的样子如同穿锦戴花的勇士,娇憨的面容就像翠羽红巾的女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