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在何许,香国斗奇葩。
似曾相识,归雁笑我负韶华。
我本前身柳絮,趁著东风来去,随意绕天涯。
闲倚曲阑畔,芳草夕阳斜。
空回首,欢游处,算云遮。
冶红深翠,无绪春思属谁家。
邀得一庭月影,对著一帘花影,且自醉流霞。
行乐及时耳,人事不须嗟。
诗句释义
1 春色在何许?
这句询问春天的色彩和位置,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
香国斗奇葩
“香国”可能指某个充满香气的地方或环境,而“斗奇葩”则形容这里的花朵特别出众、珍稀,用以形容春天的景色极为美丽和独特。似曾相识,归雁笑我负韶华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似曾相识”可能是诗人回想起过去的美好记忆,“归雁笑我”可能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像归雁一样,被时间追赶,未能充分享受春天的美好。“负韶华”则是指辜负了青春年华。我本前身柳絮,趁著东风来去,随意绕天涯
这里诗人以“柳絮”自比,表示自己的漂泊不定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诗人利用这个意象表达自己随性地旅行,不受拘束。“随意绕天涯”强调了这种自由无拘的生活方式。闲倚曲阑畔,芳草夕阳斜
描述了诗人悠闲地靠在栏杆边,看着夕阳西下,周围是盛开的芳草。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空回首,欢游处,算云遮
虽然诗人在此处回头望向曾经游玩的地方,但因为云的遮挡,美景难以看清。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绪。冶红深翠,无绪春思属谁家
这句话通过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春天的氛围感,但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无法找到属于他的那份情感归属。邀得一庭月影,对著一帘花影,且自醉流霞
诗人邀请月光和花影进入庭院,与自己共度美好时刻。这里的“醉流霞”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放松。行乐及时耳,人事不须嗟
最后一句是对生活的总结和态度,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不必为过去的人和事感到忧伤。这句话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哲学。
赏析
《水调歌头》作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著称。全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从诗的结构上看,此词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开头部分提出了问题,接着展开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然后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旧之情,最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结束全词。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既有丰富的内容又具有流畅的节奏感。
在艺术表现上,词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美感。例如,将“归雁”比作自己对时光的无奈和失落,以及用“柳絮”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此外,词中还大量使用了色彩描写,如“冶红深翠”,增强了春天的氛围感。
《水调歌头》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优美诗词,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宋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还能从中领悟到关于生命、自然和时间的种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