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丝自织回肠谱,迷离乱愁还醒。
遗挂销尘,零弦语夜,又是断鸿幽哽。
风凄雨萦,念阔被虚帷,此怀偏省。
残点沈沈,五更暗烛吊清影。
江南好春似锦,怪鹃红易染,吹上孤枕。
云想翘鬟,花回秀靥,闲了旧时明镜。
谁研泪粉,便写出来生,倩魂难并。
梦短天长,倦吟成瘦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题目为《台城路·为吴子述题春眠听雨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鬓丝自织回肠谱,迷离乱愁还醒。”
这里的“鬓丝”指的是人的发丝,而“自织”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编织自己的思绪,如同纺织一样。“回肠谱”则是指这些思绪如同音乐一般,旋律复杂,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迷离乱愁还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不安,似乎在梦中醒来时依然被各种复杂的情绪所困扰。

第二句:“遗挂销尘,零弦语夜,又是断鸿幽哽。”
这里的“遗挂”指的是遗留下来的牵挂或思念,“销尘”意味着这些情感已经消散如尘埃。“零弦”可能指的是琴弦,而“语夜”则是指夜晚的对话。最后一句“断鸿幽哽”则形容了孤独的鸟儿在深夜里发出的哀鸣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触,可能是对于离别、寂寞或是思念的深刻感受。

第三句:“风凄雨萦,念阔被虚帷,此怀偏省。”
这里的“风凄雨萦”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念阔被虚帷”则是指因为思念而感到空虚和寂寞。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第四句:“残点沈沈,五更暗烛吊清影。”
这里的“残点沈沈”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显得朦胧不清,给人一种沉静而又忧郁的感觉。“五更暗烛吊清影”则是指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看着摇曳的蜡烛,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第五到七句:这三句诗分别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江南好春似锦,怪鹃红易染,吹上孤枕。”这里用“江南好春似锦”来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仿佛一幅精美的锦缎。“怪鹃红易染”则是指杜鹃花的颜色鲜艳且容易染成红色,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吹上孤枕”则指春风拂过,花香袭人,使得诗人感到格外的舒适和惬意。

第八句:“云想翘鬟,花回秀靥,闲了旧时明镜。”
这里的“云想翘鬟”可能是指想象中的女子头戴云髻,美丽动人。“花回秀靥”则是指女子的笑容如花般绽放。最后的“闲了旧时明镜”则是指放下了往日的烦恼和忧愁,恢复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第九到十一句:这三句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活动,进一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谁研泪粉,便写出来生,倩魂难并。”这里的“谁研泪粉”可能是指有人在为逝去的亲人化妆时留下了泪水。“便写出来生”则是指这种泪水化作了永恒的记忆,无法抹去。最后的“倩魂难并”则是指这种情感深深地影响了诗人的灵魂,使其难以释怀。

第十二句:“梦短天长,倦吟成瘦沈。”
这里的“梦短天长”可能是指梦境短暂,而现实却是漫长的。“倦吟成瘦沈”则是指由于长时间的疲倦和思虑,诗人感到身体变得消瘦而疲惫不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