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解说。
伴冶春到处,春更妍热。
夕照阑干,寄语东风,帘栊底倩轻揭。
青萍归路留芳沼,有十里、芙蕖清绝。
只惺忪、鶗鴂声中,扑帐春云如雪。
不惜高低起逐,笑情致、缱绻痴竟成黠。
巷陌楼台,树且依依,那更为人惜别。
迷离飞作天涯影,浑不辨、玉珂金埒。
漫怜伊、飘泊难持,料也中心如结。

【注释】

绿意杨花:指春景。

凭谁解说:请有见识的人解说。

冶春:明媚的春天景色,也指艳丽的女子。

妍热:美好而热烈。

夕照阑干:夕阳西下,照耀着栏杆。

寄语东风:托付给春风传话。

帘栊底倩轻揭:在帘栊上轻轻地掀动。

青萍归路:指青萍般的道路,这里比喻回家的路。

芙蕖(fúqí)清绝:芙蓉花盛开,洁白无瑕。

惺忪、鶗鴂(xīnzhuó)声中:形容春云迷离,声音朦胧。

扑帐春云如雪:形容春云飘忽不定,好像飞雪一般。

不惜高低起逐:不吝啬高低贵贱地追随。

缱绻痴竟成黠:形容情思缠绵,却变成了狡诈。

巷陌楼台:街巷和楼台。

玉珂金埒(lěi):用玉制的马嚼口和金饰的马络头。

漫怜伊:随便怜惜她。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日游赏归来时所见所感。

“凭谁解说”一句,即以设问作结,表明自己要请知音者来评点这春色之美。“凭谁解说”,犹言向何人述说。“伴冶春到处”,与前句“凭谁解说”相应,谓春光明媚,处处皆宜游赏。“春更妍热”二句,进一步写春色之美。“妍热”犹美艳热烈,既指春之景象亦指人的容色。“夕照阑干”,写日暮时分游园的情景;“寄语东风”,则借风传信之意。“帘栊底倩轻揭”,承上启下,说明词人是在游园时,于帘栊间轻掀帷幔,观赏园中景物,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居处。“青萍归路留芳沼,有十里、芙蕖清绝”两句,写春日归来时所见的池塘美景。“青萍”,浮萍。“芳沼”犹水塘。“芙蕖”(荷花),此处借指池塘中的荷花。“有十里、芙蕖清绝”,即有十里长的池塘,荷花盛开得非常美丽。“只惺忪、鶗鴂声中”两句写春景迷离,春云飘忽不定。“鶗鴂”,即杜鹃鸟,其声哀婉凄凉。“扑帐春云如雪”句,写春云飘忽不定,好像飞雪一般。“料也中心如结”,是说自己的心情也像这春天里的云一样,飘忽不定,不能平静。

上片主要写了游园所见的景色以及词人的感受和心情。

过片三句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别后思念之情。“巷陌楼台”,指游赏归来时所见之街巷和楼台。“树且依依”,指树木依然茂盛。“那更为人惜别”,意思是说,这些美好的景物,还值得人们去爱惜,又何必为离别而伤感呢?“那”,犹“哪”。“那更”,犹“哪能”。

此段写春景,但其中也蕴含着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迷离飞做天涯影”,是说春天的景色迷离飘忽,就像从天边飞来的孤鸿身影。“浑不辨”,意思是说连天上的玉珂金辔都分辨不清楚了。这是说词人对眼前的春景已经无法分辨了,因为心中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漫怜伊”二句,意思是说虽然如此,但词人还是不忍离去,因为他怜惜伊人。“伊”,指前面所说的“伊人”,即爱人。

下片主要抒发离别的伤感之情。“漫怜伊”三句,承上启下,承接上面“漫怜伊”句,表示即使如此也不能舍弃伊人。“漫怜伊”,意为随意怜惜伊人。“料也中心如结”,意思是说,纵然我的内心如同春天的云彩一样飘忽不定,也无法忘记伊人。“料也”,犹“诚然”。

此词表达了作者在春日游赏之后,对于别离的深深思念和依依不舍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伊人深深的怜惜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