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香里坐论诗。
瘦骨倦支持。
岁华容易抛人去,任西风、吹鬓成丝。
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
空庭露冷夜迟迟。
鸦睡正酣时。
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
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景物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相关的内容要点即可。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瘦骨倦支持”意思是:我瘦弱不堪,支撑着疲倦的身体。“瘦骨”指人的骨骼瘦弱,这里形容人瘦弱的样子。“倦支持”指身体疲乏,支撑不住。这句是写诗人因中秋无月而感伤。
“岁华容易抛人去,任西风、吹鬓成丝。”意思是:岁月如流水,易逝难留,转眼便将我抛弃,任西风吹动着我的鬓发,让它变得如丝般地柔顺。“岁华”意为岁月,时光。“抛人去”即被时间抛弃。“西风”为秋风。“吹鬓成丝”,指鬓发已白。这句是说时光易逝,转眼间便将我抛弃,任秋风无情地吹动着我的鬓发,让它变得如丝般地柔顺。
“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意思是:我遥想着江楼上的人儿倚立着,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里梦游归来。“遥忆”,远想、回忆。“江楼人倚”指站在江边的楼上思念远方的亲人。“云山”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梦里归期”指梦中回到家乡的日子。
“空庭露冷夜迟迟。”意思是:庭院里一片清冷,夜幕降临久久不散。“空庭”指庭院空荡荡的。“露冷”指庭院中露水冷清。“夜迟迟”指夜晚很长很长。这句是写诗人夜深人静,庭院空旷,凉意袭人,夜色漫长。
“鸦睡正酣时。”意思是:乌鸦正在熟睡的时候。“鸦”是黑色的小鸟,这里用来形容天色昏暗。“酣时”即酣睡的时候。这句是写天刚亮的时候,乌鸦刚刚醒来,天色还是一片昏暗。
“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意思是:昨晚的明月现在又在哪里?我想嫦娥一定也在想念着我。“昨宵”指昨天的晚上。“月”指月亮。“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句中“料”字写出诗人的猜想,“也怕”一词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这句是说昨晚的明月现在又在哪里?我想嫦娥一定也在想念着我。
“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知。”“檀栾”指树木上美丽的花纹。“悲秋儿女”指悲伤秋天的景色而落泪的男女。“檀栾不许人知”意谓他们不愿让人知道他们悲伤落泪的事,以免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这句是说恐怕那些悲伤秋天的人们会落泪,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们悲伤落泪的事情,以免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这句是说恐怕那些悲伤秋天的人们会落泪,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们悲伤落泪的事情,以免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
【答案】
《风入松》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于淳熙十三年八月。此词上片写中秋之夜,月色凄冷;下片写自己思念妻子,担心她因自己长期离家在外而忧伤。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情感真切动人,意境深远幽渺,风格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