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客食向京华,懒对春风祇忆家。
觉道近来全俗了,略无一语及梅花。
旅兴
介绍
《旅兴》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基的一篇诗歌作品。
《旅兴》作为明代诗文的典范之作,不仅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情趣,还通过其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与思想,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应先读懂全诗,然后对每一联或每一句进行单独分析,指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最后再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经年客食向京华,懒对春风祇忆家”是说:经过一年漫长的旅途奔波,我到京城来谋生,但懒得对春天的风物有所感触,只是怀念起家中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时事的不满,对世俗的厌恶。诗中“白眼看时事,刚肠厌俗流”,是说作者看透了世事,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也知蜂有毒,未信鼠堪投”,是说虽然知道蜜蜂有螫人毒,但不相信老鼠能被射杀,表现了他对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认识。“熟睡消磨日,清吟拨置愁”,是说在熟睡中消磨着时光,用吟咏来排解心中的忧愁。“倚门应望切,早晚赋刀头”,是说盼望早日从战乱中归来,为国效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旅兴》。 译文: 在客居之地,我送走了一天的快乐时光。在微弱的灯光下,我裁制书信,眼睛渐渐感到疲劳。南浦的一年里,云彩阻隔了梦境;西风万里吹来,月光洒在家门上。酥润的茶汁凝固在瘿(yīng)形的碗中,茶汤熟透;火候慢的筠笼纸被温暖如春。虽然未觉心情冷落,但一生衣食皆来自皇恩。 注释: 1. 旅兴:旅途中的兴致。 2. 白日送清尊: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饮酒作乐。 3.
【注释】 怪得:怪得这样。 客:旅居他乡,指远离家乡。 催颜:催促容颜。 揽镜:拂拭镜面。 垂纶:垂钓。 裋褐(chùhè):粗布衣服。 穷:穷困,困顿。 细草:小草。 愁:忧愁。 异乡春:他乡的春天。 【赏析】 《旅兴》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自己厌倦羁旅行役,年年客居于此;颔联抒己之无奈,欲以垂钓消遣时光;颈联写自己虽身在异乡,仍依恋故乡的粗衣和孤灯;尾联写自己独对落花、细草,愁见他乡春色
诗句注释: - 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 - 描述的是初秋时节,雨水过后的景象。 - 莎鸡啼高树,蟋蟀鸣阶除。 - 描写了夜晚时分,听到莎鸡在高空中啼叫,蟋蟀在低处发出声音的情景。 - 时物巳改故,芳年从此徂。 - 表达了时光流转,美好年华已经逝去的感慨。 - 荣名非我愿,守分敢求馀。 - 表明自己对于名声的追求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受到社会期望和压力的影响。 - 登楼眺远郊,肆目望天衢。 -
【注释】 旅兴:即《旅夜书怀》,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作者在长安时。诗中表现了诗人的壮心不泯、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忆年二三十:回忆年轻时。二三十,指三十岁左右。 笑人不能勤:嘲笑那些懒人,认为他们没有努力。 诵书歘万言:读书非常勤奋,一气呵成地读了很多书。“欻”通“猝”,突然。 落笔飞烟云:写文章时文思敏捷,如出神入化。 有朋自远来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旅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首联:“老不与懒期,身老懒自至。” - “老”指年老。 - “与”表伴随、随同。 - “懒期”意指懒惰的人或事物。 - “身老”暗示身体衰老。 - “懒自至”意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更加懒惰。 2. 颔联:“懒不与傲期,力惫难强事。” - “懒不”表示不愿意。 - “与”同样表示伴随的意思。 -
【注释】 肃:肃杀。百虫竞号鸣:各种虫子都在鸣叫。蟪蛄:即寒蝉。切切:形容蝉鸣声凄厉。玩:欣赏。掇:拾起。荒:荒凉。怆恍:悲伤惆怅。烦虑:烦闷忧愁。以:而。展转:翻来覆去。 【译文】 秋风扫过万物,百虫争先恐后地发出叫声。最可怜的是寒蝉,在秋月下悲鸣不止。我在庭院中赤脚行走,明亮的月光洒满院落。它发出的鸣声令人难以忘怀,忽然西沉到天边去了。转身掩上门闩,心中充满伤感和忧愁。我长叹一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旅兴》。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和领悟。 1. 侥福非所希,避祸敢不慎 - “侥福”意为贪图幸运或好运,“避祸”则是避免灾难。这句表达了作者认为侥幸求得的幸运(如富贵荣华)并非长久之计,而应谨慎避开灾祸(如贫困困苦)。 2. 富贵实祸枢 - 这里提到富贵如同祸根,暗示了过度追求财富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3. 寡欲自鲜吝 -
注释: 1. 紫燕来我檐,营巢养其雏。燕子飞来我的屋檐下,筑巢养育它的幼鸟。 译文:紫燕飞来我家屋檐,搭建巢穴育养小燕子。 赏析:这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燕子是春季的使者,它们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2. 拾虫扑我衣,衔泥污我书。 译文:捉虫子扑打在我的身上,衔泥弄污了我的书籍。 赏析:这里描绘了燕子在作者家中的生活场景,燕子在捕捉食物时不慎将虫子或昆虫扑落在作者的身上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时年作者四十六岁,客居巴蜀。“旅兴”是诗人在旅途中兴起的感想,即《文选》注所引的“旅人行思”。此诗反映了作者既想摆脱尘世羁绊,又难以割舍世俗生活的复杂心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苦乐、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与深沉感慨。诗中虽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已透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叹。全诗情感真挚,意境苍茫,语言自然,风格沉郁悲壮。 【注释】 ①旅兴:旅人行思。 ②苦乐相牵攀
诗句翻译 1 秋气虽可悲,秋色亦可悦。:虽然秋天的气候带来了悲凉,但秋天的色彩同样令人愉悦。 2. 寥寥天宇旷,皎皎县象晢。:天空广阔无垠,月亮明亮清澈。 3. 雁来山叶红,龙卧江潭洁。:大雁归来,山间的树叶变得鲜红;龙在江边沉睡,江水清澈见底。 4. 彼美黄金花,含英耀穷节。:那美丽的金秋花朵,散发着芬芳,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 5. 佳人不可期,明月圆复缺。:美好的人无法预测
《旅兴》 穷巷屏人迹,开门见青山。 青山似故乡,客子何当还。 蟪蛄日夜鸣,绿树亦巳殷。 白日驶西征,浮云不可攀。 安得生羽翼,奋飞出玄间。 注释: - 穷巷:穷巷,狭窄的巷子。 - 屏人迹:屏,遮蔽;人迹,人的痕迹。这里指隔绝了人声。 - 青山:青翠的山。 - 故乡:家乡。 - 蟪蛄:一种蝉,生活在树上。 - 日夜鸣:形容蝉鸣声音持续不断。 - 绿树:指树木的颜色是绿色的。 - 殷
《旅兴》 雨来群山暗,雨过群山明。 山明猿鸟喜,山暗猿鸟惊。 岁暮阴风起,白日西南倾。 寒蝉枝上号,阜螽草闲鸣。 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 注释 1. 雨来群山暗:雨后群山显得更加昏暗。 2. 雨过群山明:雨停后群山重新变得明亮起来。 3. 山明猿鸟喜:阳光照耀下,群山显得格外明亮,猿鸟因此感到欣喜。 4. 山暗猿鸟惊:在阴暗的天气中,群山变得暗淡,猿鸟因此感到惊恐。 5. 岁暮阴风起
注释: 1. 赤霞变玄云,风起烟雾塞。 - 红色的天空逐渐变为深蓝色,风云开始汇聚,云雾弥漫。 2. 飕飕木叶响,曀曀原野黑。 - 风吹过树叶发出飒飒声,原野上一片漆黑。 3. 青泥没委巷,关塞生咫尺。 - 道路旁的青石板被雨水淹没,距离边境只有几步之遥。 4. 水深蛟龙恣,山湿鸟兽寂。 - 水中的蛟龙肆意游动,山林中的鸟兽都安静下来。 5. 留滞荷戈人,艰难去乡客。 - 那些留守边疆的士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旅夜书怀》。 译文: 我乘坐着马车,潜蜦飞跃在重渊之中。 天与地的烟雾缭绕,九泽风云连成一片。 丘陵淹没了道路,沟浍成了通达的大道。 鹳鹤失去了巢穴,穷猿发出哀鸣令人同情。 蛤蟆黾鼓噪喧哗,喧嚣聒噪使宵眠不得安宁。 注释: 1. 望舒:指月亮。乘罕车:乘着明亮的月光驾车。 2. 潜蜦(qiáng):一种动物。跃重渊:跳跃于深渊之间。 3. 二仪:指天地、阴阳。烟雾交
注释: 1. 西岑挂朝隮,东岭垂日脚。 西侧的山岭高耸入云,如同悬挂着早晨的薄雾;东侧的山岭低伏,仿佛在向日落的方向低头。 2. 唳唳垤鹳鸣,矫矫渊蜦跃。 鹳鸟在空中翱翔,发出清脆的叫声;渊蜦在水中跳跃,激起涟漪。 3. 凄风拂乔树,密雨翳林薄。 风吹过茂密的树木,树叶沙沙作响;雨水打在稀疏的树林上,形成一层薄雾。 4. 煌煌篱下花,粲粲黄金萼。 篱笆下的花朵明亮灿烂,宛如黄金般的萼片。 5.
这首诗名为《旅兴》,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以下是对每句的详细解释: 翻译与注释: 1. “昃景无还晖” - 夕阳没有回到它的原初位置(太阳落山后的位置),这里的“昃”是指夕阳西下的样子。 2. “霜露凄巳繁” - 霜和露开始变得寒冷且繁多。 3. “松柏坐椔翳” - 松树和柏树被树木所遮蔽。 4. “桃李更何言” - 对于美丽的桃树和李树来说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吹过的硕大果实,草茅中思索的思绪,卉木零落,寒虫鸣叫,百川日夜流淌,泰山巍峨高耸的景象。诗人感叹世事沉浮自有定数,不必过度劳神。 下面是逐句解释: - 西风(秋风)吹过硕大的果实,使它们落下。 - 草茅中,人们正在思考问题。他们可能会陷入沉思,对生活产生疑问。 - 卉木零落,寒虫鸣叫。这是一种秋天的景象,也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体现。 - 百川日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注释】 1. 久雨得晚霁:指久雨后天放晴了。霁,天气转晴。 2. 豁然如醉醒:忽然感到像醉酒一样清爽,形容雨后空气清新,心情愉快。 3. 幽花炫馀红:在幽深的花丛中(花儿)色彩鲜艳。炫,光彩夺目。 4. 远峰出孤青:远远的山峰露出青色,形容景色秀丽。 5. 独坐无与娱:一个人坐着没有可娱乐的东西。与娱,和欢乐的事物。 6. 蜻蛚吟空庭:蜻蜓飞舞在庭院里发出鸣叫的声音。 7. 良辰能几何
【解析】 1.“振”“玱”是本诗的关键字,需要理解字义。振:振动,这里指风声;玱:玉佩声; 2.“登高”“看秋色”,这是全诗写景的开始,也是写景的中心。“秋色”即秋天景色,“登高”写出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俯见明月上”,写诗人看到明亮的月亮从山涧里升起来的情景。“明月上”既写月出的景象,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心情)。 3.“木落”“云散”两句写景,是全诗的收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诗句的意思,概括每句话的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筛选和提炼关键语句,然后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分析概括,注意不能偏离主题,要紧扣题目要求。 “日暮登高台,流目盼云间”意思是:夕阳西下时登上高台眺望,目光流连于遥远的天边。 “云间有明月,窈窕芙蓉颜”意思是:天边飘荡着皎洁的明月
【注释】 旅兴:旅途中兴起的感想。 江上秋风急:指秋天江上起风,天气转凉。 天寒雁南归:天冷了,大雁要往南飞回北方过冬。 客子:行客(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眷(juàn)长途:依恋远方的路途。 中心一何悲:心中多么悲痛。中心,内心;一何,多么;悲,悲伤。 顾瞻:环顾,放眼。 四方:指天地四方、四面八方。 有怀当告谁: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谁诉说呢? 霜露:秋霜与露水。 百卉(huì):各种草木。
薄云敛微雨,返照涵空烟。 薄云散去,留下细密的雨滴,夕阳余晖洒满天空,映照着水面上的烟雾。 黄葵闲红蓼,烂若濯锦鲜。 田野中,黄色的向日葵和红色的蓼草随风摇曳,犹如一幅绚丽的锦绣画面,色彩斑斓。 老病苦无欢,坐为忧所缠。 诗人因病体弱多病,心中忧愁不已,只能孤独地坐着,被忧愁所困扰。 自恨非松乔,不能还少年。 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成为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那样长寿,无法重返青春时光。 援琴写此曲
【注释】 少别:年少时分别。惨容:悲痛的面容。老别:年老时分别,含悲伤之情。苦心:内心忧愁。筋力:体力。巳:已经、已。物生无巨细,各以类相寻:万物生长没有大事小节之分,各自按类相寻找。沧溟:大海。 【译文】 少年离别时,没有悲痛面容;老年离别时,有难以忍受的忧伤。年纪大了,力气也不多了,忧愁也难以承受得了。春风在郊原上吹,杂色的花朵开满了园林。世间万物生长没有大事小节之分,各自按类相寻找
【诗句释义】 1. 翔鹍:指飞翔的苍鹰。抟扶摇:盘旋在空中,直冲云霄。 2. 九万:形容翅膀扇动的力量非常大。奋翅:展翅高飞。 3. 骅骝(húliú):骏马名。骤:快跑。康庄:平坦宽阔的道路。 4. 谷鲋(fù):小鲫鱼。穴坎窞(dàn):洞穴。 5. 鹪鹩(jiāoliáo): 一种小鸟,生活在树上。集蓬蔚:栖息在蓬蒿之间。 6. 偪仄:狭窄。怜:同情、怜悯。 7. 饮啄:鸟吃食喝水。亦何忌
诗句释义 1 倦鸟冀安巢,风林无静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倦鸟想要寻找一个安全的栖息地,而风中的树林却无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这里的“倦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疲惫或厌倦,而“安巢”则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追求。 2. 路长羽翼短,日暮当如何?: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面对漫长的旅程时,自己的翅膀显得无力,不知道在黄昏时分该如何面对困境。这里的“路长”和“羽翼短”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挣扎。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旅兴》中的一首,其内容为: 病身如朽木,螬蚁群萃之。 生意巳无多,雨露空其滋。 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 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大块播万形,一躯非我私。 暂假终必还,但有速与迟。 居易以俟命,圣言岂吾欺。 诗句注释: 1. 病身如朽木:形容自己的身体虚弱,如同腐朽的木头。 2. 螬蚁群萃之:描述蚂蚁等小虫聚集在身体上的情景。 3. 生意巳无多
在探索古代文学的深邃海洋中,刘基的《旅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 - "上古人一心,生荣死同哀。永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这里的“上古人”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或先人,他们一生追求的是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提升。诗人感叹人生短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它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 第一句“疏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厌恶。他厌倦了处理繁琐的政务和应酬的人际关系,希望远离这些琐事。第二句“得闲愿已惬,敢有分外求”则表明了他对于休息时间的珍惜,他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不再寻求额外的事物
【注释】: 1. 别离多苦怀:离别使人痛苦。怀,心里想。 2. 三年当百载:三年相当于百年。 3. 来者非所知:来的那些人不是我所熟知。 4. 往者今安在:过去的那些人现在在哪里? 5. 浮云旦夕起,白日埋光彩:浮云一会儿就散去,太阳的光辉被遮住了。 6. 天地亦有形,岂能长不改:天地有它的形状,怎么能长时间不改变呢? 7. 去去东园公:离开去吧,就像东园公那样隐居。 8. 紫芝犹可采
【注释】 1. 旅兴:即“羁旅之兴”,指旅途中兴起的感慨。 2. 梳短发:整理头发,使之整齐。 3. 庭树生秋风:庭前树木上飘落着初秋的叶子。 4. 万物有容色: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 5. 老成:指年岁较大、成熟稳重的人。 6. 天柔:指自然之美。 7. 童蒙:指年少无知、幼稚的人。 8. 黄金花:指金黄色的菊花。 9. 旎旎:形容美好的样子。 10. 清露丛:指的是清澈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旅兴》。诗中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秋夜图。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庭前草华发”:庭院前的草已长出了华美的头发,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 2. “夜凉萤火流”:夜晚的凉爽让萤火虫的光在微风中飘动,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神秘。 3. “有怀不能寐,起望女与牛”:心中有所挂念,无法入眠。抬头望向夜空中的女子和耕牛
四月,阳气开始兴盛,万物都在蓬勃生长。 草木虽已枯死,王瓜却依然生机盎然。 生死谁所导致?时运一到无人能抗拒。 有见识的人洞悉天理,安守本分而不追逐外物。 修养身心等待天命,名垂千古而不受污名
译文: 坐在空荡的房间里,心中忧虑重重。日落西山,暖阳已逝。烟雾散去,曾经的峰峦又重现眼前。夜色渐浓,高树半隐半现。思绪飞扬,逍遥自在地散步。明亮的月亮挂在天上,草叶间露水闪烁。万物的情感与往昔并无差异,但人事却大相径庭。美好的年华无法长久,衰老之年更需忧虑。我自问是否有能留住时光的神奇法术,而衰老的身体怎能再驻留? 注释: - 忡忡坐虚室:形容心境沉重、忧郁不安。 - 暧暧日向暮
【注释】: 夭夭芙蓉花:夭夭,指芙蓉花。芙蓉,荷花的别名。 娟娟明月辉:娟娟,美丽的样子。 寒衾耿长夜:寒衾,寒冷的被子;耿,长久地。 六极:六极,指天之六气——风、热、湿、燥、寒、火等六种气象。此处指恶劣的环境。 穹玄:穹,高远;玄,宇宙,这里指苍天。 将思诉穹玄:将思,将要;穹玄,指苍天或上天。 抟(tuán)风羽:抟风,指驾驭风云。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贬谪期间所作。首二句写景
【注释】 大火:指夏季。西南,指太阳落山的方位。 志士:抱负远大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郁慷慨:心情激越悲壮。 萧萧:象声词。虫鸣的声音。肃肃:象声词。隼扬:鸟飞的样子。 物情:事物之情,即自然规律。 信步:随意漫步。崇丘:高峻的土丘,这里指登高望远。康庄:宽广的道路。 款段:古代的一种马,此处指骏马。驽(nú):劣马。 骐骥(qí jì):良马,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死骨:尸体
【注释】青青:青翠的样子。潇湘:古地名,在今湖南省,这里指代湖南一带的竹子。被:覆盖。游子:离家在外的人。飞蓬:随风飘动的蒲公英。 佳人:美人。旷:遥远。黄尘起:尘土飞扬。凤凰翔不下:凤凰飞翔时高高在上,不可接近,这里是用凤凰比喻高贵而不可亲近的人物。梧桐化为枳(zhī):梧桐树变成枳树。枳树不是梧桐树所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寄慨抒怀。全诗以“旅兴”为题,通过描绘旅人的所见所感
注释: 吾观穹壤间,万变皆有穷。 何如顺天道,原始以知终。 清晨揽衣起,絺绤生秋风。 雍雍鸣雁来,灼灼酸枣红。 怅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 佳期在何许,瑶草成枯蓬。 伫立望日月,劳心极𢥞𢥞。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的诗。 首句“吾观穹壤间,万变皆有穷”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的感叹。他意识到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生经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有其终结之时。这既是一种认知
【解析】 本题是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具体分析。 “少年不信老,怪闻老人言”意思是:少年时对老年的生活充满疑惑,因为听说老年生活乏味,令人失望而感到惊讶。“匆匆老到眼”的意思是:人到了晚年,眼睛变得浑浊,看事物模糊不清。 “逝川莫回流,乌兔日夜奔。忧思集方寸,郁气如云屯。”“逝川莫回流,乌兔日夜奔。”意思是:时间就像流逝的河水,不会回流
【注释】 今日复明日:今天又到明天。 壮心萧索尽:雄心壮志消磨殆尽。 思念恒苦多:思念亲人的痛苦常常是难以忍受的。 引领望故乡:远眺着故乡的方向,期盼着早日归去。 川路犹且长:家乡的路仍然很长,道路艰险难行。 巢燕巳北飞:燕子已经飞回北方去了。 宾鸿亦南翔:大雁也向南飞翔了。 我独无羽翼:我孤身一人没有翅膀可以飞回。 慷慨中自伤:在慷慨激昂之中,不禁感到悲伤。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全诗以“鸟鸣”为线索,通过对鸟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人生态度。前两句描写了朝暮鸟鸣的声音,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后四句则借咏史抒怀,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乌鸣朝哑哑,鹊鸣暮啾啾。” 乌鸣朝哑哑,是早晨乌鸦的叫声;鹊鸣暮啾啾,是傍晚喜鹊(喜鹊)的啼声。此联写鸟叫。“哑哑”、“啾啾”,是声音词,用以形容乌鹊鸣叫。乌雀喜食腐肉
诗句释义 1. 严风萃群有,蝇蚊亦无多。 - 严风:形容天气非常寒冷或恶劣。 - 萃群有:聚集在一起。 - 蝇蚊亦无多:苍蝇蚊子等飞虫也很少。 2. 所憎虽去眼,若此岁晏何。 - 所憎:不喜欢的事物(如苍蝇蚊子)。 - 去眼:去掉眼睛,比喻厌恶事物不再影响心情。 - 岁晏:年老体衰。 3. 中夜揽衣裳,起视星与河。 - 中夜:半夜时分。 - 揽衣裳:整理衣物,准备起床。 - 起视星与河
【注释】 耿:光明。幽幕:深远的帷幕。 起行望:起身行走,遥望。清天:明亮的天空。 明月在云端:指月亮高悬于天际。明月:这里指月亮。 美人隔千里:美人远在千里之外。 玄云翳崇冈:浓重的云雾遮蔽着山冈。玄云:浓重。翳:遮蔽。崇冈:高大的山岗。 白露凋芳兰:白露时节兰花凋零。芳兰:芬芳的兰花。 绿绮琴:古琴名,这里代指琴声。绿绮:绿色花纹的琴弦。 《行路难》:《乐府诗集
注释: 1. 秋山青如烟:秋天的山色像烟雾一样青,形容山的色彩淡雅。 2. 秋月白如水:秋天的月亮像水一样皎洁,形容月色之美。 3. 登高俯空旷,咫尺见千里:登上高处俯视空旷的原野,虽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千里之外。 4. 悠悠孤云行:孤独飘荡的云彩缓缓移动。 5. 袅袅凉风起:微风吹拂,轻轻升起。 6. 凉风吹客衣,客心随风飞:凉风袭来,吹动衣服,而人的心也随之飘荡。 7. 愿作沧海潮,朝来莫还归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停船在严子濑,远远地望见仙华山。 山中有位骑羊的人,皓齿红颜面如丹霞。 他餐食霞光,喝着沆瀣之水,坐在岩石上洗脚。 他长声啸叫,惊动了天风,落日也为之回转。 我独自飘荡在这云雨之间,渺茫遥远无法攀援。 注释: - 泊舟严子濑:停靠在严子濑。 - 仙华山:山名,相传为神仙居住之地。 - 骑羊人:传说中的仙人形象。 - 皓齿赪玉颜:形容仙人牙齿洁白,面容像红玉一样美丽。 -
日落天气凉,逍遥步庭墀。 蟋蟀巳在宇,鸿雁来何迟。 少壮轻远游,衰老伤别离。 念我亲与友,各在天一涯。 音容两契阔,悲欢绝相知。 铩羽怀旧林,葺繗思故池。 百年能几何,逝者无还期。 俯仰增感叹,有怀当语谁。 殷勤托宵梦,聊用慰所思。 注释: 1. 日落天气凉:太阳落山的时候,天气变得凉爽起来。 2. 逍遥步庭墀:自由自在地漫步于庭院的石阶上。 3. 蟋蟀巳在宇:蟋蟀已在院子里鸣叫,表示秋天到了。
【解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诗人正羁留江陵,久旱无雨,草木枯萎,一降甘霖,青草满地。诗人看到新长出的嫩芽与旧有的枯枝,都各具风韵,于是发出感慨:世间万物各有其特点,好丑自有区别,人们应该欣赏各自的特点,不必相互攀比。接着诗人又想到自己一生清白,没有贪恋权位之心。最后他以“但愿长如此”来表达自己心志,希望在仕途上能够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全诗语言平易通俗
《旅兴》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开头三句,写江城夜来雨后,晨起郊野,所见景象。首句“江城夜来雨”,点出题意。第二句“雷音亦何砰”,写雨过天晴,电闪雷鸣。第三句,“今晨视郊原”,写雨后的郊野景色。“草木皆发荣”,是说经过一夜的雨水滋润,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了。这四句,诗人把雨前的闷热、雨后的清新和郊外的美景,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下面四句,写园中的景物。“双双布谷儿,来我墙上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各个选项,然后逐一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佳答案。本题要求学生赏析诗句,答题时先指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浮云西北起,飞雨东南去”,诗人描写的是自己眼前所见的景象:天空中的浮云在西北方聚集起来,接着便有如箭一般的细雨从东南方向飞逝而去。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总写,写出了春天傍晚时分的景象,为下文作铺垫。
注释: 旅兴 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 枯箨响悲音,羁虫振馀声。 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 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 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 译文: 秋风扫过,水面干涸,天空也显得凄清。 枯落的竹壳发出了悲凉的声音,疲倦的鸟儿在枝头振翅鸣叫。 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夕阳的余晖洒落,映照出游子哀伤的情感。 树林中的风没有固定的枝桠,驰骋的车中却没有安宁的旗帜。 我惭愧自己不是圣贤之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读懂诗篇的主旨,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全诗4句,每句1分,第3小题是5分。本题中第3小题“赏析”属于主观题型,考生在回答时应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特色,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译文:山鬼栖息于深幽的山谷里,自己分明不会看见太阳(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旅兴》。全诗共八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疲惫,后四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态度。 译文: 铩羽畏高风,疲马厌长道。 玄阴促暮节,何物能不老? 自非松柏质,敢冀出众草。 登山临流水,及此晴日好。 春芳蔼兰蕙,秋实栗粳稻。 黄精肥可食,石泉清可澡。 荣名何足言,息心以为宝。 注释: 1. 铩羽畏高风:意思是翅膀受伤,害怕高风。铩羽,比喻受挫
【注释】 莫奏:不要吹奏。 羁情:羁旅之情,即思乡之情。 翻书:翻看诗文书画。 湿晕:因雨水打湿而模糊不清。 弹剑:弹起佩剑。 宿雨:隔夜的雨水。 晨霤:早晨的水流。 新寒:刚过的寒冷天气。 点吴霜:指鬓发上沾满了白霜。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莫奏思归引,羁情不可当”,说不要吹奏思归的曲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羁旅的愁绪难以承受。第二联“翻书飞湿晕,弹剑落秋光”
【解析】 此诗为客中作。首句“滞归槎”点出旅居之久,次句“岁杪鸿飞苦忆家”写羁旅思归之情。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异乡所见所感:雨后陶令菊凋谢零落,秋天时邵平瓜已落地生根;五六两句则以鸟皮几、白鼻騧自比,写出了诗人的漂泊无定之苦。七八两句由眼前景物而及身世感慨,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像一只孤鸿,漂泊天涯,空有壮志,却无所作为。结尾两句写人生如梦,岁月蹉跎,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慨叹。 【答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身世苍茫里,烽烟已数千。 - 释义:在茫茫的人生中,战争的烽火已经持续了数千年。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烽火代表了战乱,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数千"强调了战争的漫长,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性的深刻理解。 2. 旅愁春候觉,归梦草堂前。 - 释义:随着春天的到来,旅行中的忧愁也愈发明显,而归家的梦想则萦绕在草堂之前。 -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春风还没有吹起我的归帆,杜宇鸟声声催人别愁。三十天来我是江左客,一千里外我倚海陵楼。已经花落无春分了,打算遣送故乡的思念到醉休。极目暮云归岫处,笑余飘泊欲何求? 注释:东风未许逐良游,杜宇声声唤别愁。三十日来江左客,一千回倚海陵楼。已拼花落无春分,拟遣乡思到醉休。极目暮云归岫处,笑馀飘泊欲何求。 赏析:这是一首写旅兴的诗。诗以春天的景物作背景,抒发作者的羁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