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至
译文
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见群鸥日日飞去归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介绍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注解
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
舍:指家。
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家贫只旧醅”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徵询。
馀杯:馀下来的酒。
赏析
《后村诗话》:此篇(按指《客至》)若戏效元白体者。
《唐诗归》:钟云:二语严,门无杂宾,意在言外矣(“花径不曾”二句下)。谭云:“肯与”二字形容贵客豪宾,入妙(“肯与邻翁”二句下)。
《唐诗援》:天然风韵,不烦涂抹。
《唐诗镜》:村朴趣,村朴语。
《唐诗摘钞》: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诗评》:自始至末,蝉联不断,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乐。
《义门读书记》:反打开去,惟公能之,《宾至》起相似。风雨则思友,况经春积水绕舍,日惟鸥鹭群乎?极写不至,则“喜”字溢发纸上矣(“舍南舍北”二句下)。
《茧斋诗谈》:一、二言无人来也。三、四是敬客意。五、六是待客具。每句含三层意,人却不觉,炼力到也。七、八又商量得妙。如书法之有中锋,最当临摹。
《唐宋诗醇》:朱瀚云:首句用“在水一方”诗意。次句用“渔翁狎鸥”故事。
《读杜心解》:首联兴起,次联流水入题,三联使“至”字足意,至则须款也。末联就“客”字生情,客则须陪也。
《杜诗镜铨》:邵云:超脱有真趣。陈秋田云: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与前《宾至》首各见用意所在。
《唐诗归折衷》:唐云:前篇《宾至》以气骨胜,此以风韵胜。吴敬夫云:临文命意,如匠石呈材,《早朝》必取高华,《客至》不妨朴野。昔人评杜诗,谓如周公制作,巨细咸备,以此也。
《唐七律隽》:只家常话耳。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与《宾至》诗同一格,而《宾至》犹有作意语;虽开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唐诗偶评》:极写不至,则喜意溢发纸上矣。市远家贫,惟恐我喜之无以将也。
《近体秋阳》:无意为诗,率然而成。却增损一意不得,颠倒一句不得,变易一字不得。此等构结,浅人既不辨,深人又不肯,非子美,吾谁与归!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评:首二句是《三百篇》即所见以起兴,反兴法也。三、四开合了然,五、六直率。近人学杜,但袭此种,便失少陵真面目矣!落句作致,在着“隔篱呼取”字。
《读杜私言》:《宾至》、《客至》二首,别有机抒,自成经纬。
《杜诗集评》:朱彝尊云:起二句妙极天趣。
《历代诗法》:诗人荡然谦厚之意,见于言外。
《唐宋诗举要》:层层反跌,一句到题,自然得势(“蓬门今始”句下)。
相关推荐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释: - 客至:迎接客人的到来。 - 舍南舍北皆春水:形容春天时,屋前的池塘都充满了生机。 - 但见群鸥日日来:每天看见一群群的海鸥飞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以前没有人打扫过的花径,现在因为有了客人而打扫。 - 蓬门今始为君开:以前没有门扉的简陋住所
【注释】: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 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 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诗。全诗以送别为题,却写得不落俗套。 开头两句“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是说,在旅途中偶遇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真是令人高兴的事。“得路”,即得到朋友的相助或资助。“逢津”,指遇到渡口。“津”,渡口,水边
【注释】 客至:客人来访。金丝酒:指用金丝装饰的酒。玉糁羹:即“糁羹”,一种汤食,以肉、菜等煮成。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客人的诗。首句写寒天里雪花纷飞,大雪压地,寒气逼人的景象,渲染了雪景的壮美;二句写主人久候客人不至,于是亲自去迎接;三句写烹制佳肴,热情款待客人;四句写品尝佳肴,赞美美食。此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译文: 大雪纷飞如云垂地,寒风凛冽令人心惊胆战。 你远道而来
【注释】 闭关:关门。剥啄:敲门声。有客:有客人来访。款蓬蒿:叩门求见。谭垒:用木料筑成的营垒。万人敌:指能抵御万军的军队。词源:即“文源泉”,比喻才华横溢,如江河之水滚滚而来。八月涛:形容文才像八月的江涛一样汹涌澎湃。园蔬:蔬菜。菜甲:菜名,即“韭菜”。盘实饾桃毛:形容盘中摆满各种菜肴、果品,如同桃花般鲜艳。冷淡:形容琴书不热闹,冷落寂寞。由来:自古以来。属我曹:属于我们这些人。曹
【赏析】 《客至》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细腻地描写山村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首联“山头竹万个,风来玉相戛。下有屋数间,萧然如佛刹。”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村画卷。山头上竹子茂密,仿佛可以听到风声中传来的竹叶相互拍打的声音;山下有几间简陋的屋子,显得宁静而祥和,宛如一座佛寺。这一联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注释 1. 客:客人。轩车:指豪华的车。 2. 能来桑麦村:桑麦村是作者的家乡,他以桑和麦为生,所以称桑麦村。 3. 一奴:主人的仆人。 4. 此老:指主人自己。自应门:自动去开门迎接客人。 5. 野果尝皆涩:指桑和麦的果实都有些苦涩。 6. 村醅:乡村酿制的酒。压尚浑:味道浓郁且醇厚。 7. 残年:指晚年。亦何恨:有什么遗憾呢? 8. 治世作黎元:治理天下的人民。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中的关键内容分析概括。“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的意思是:官署空闲时,我自然心满意足;客人来了,我眼睛特别明亮。“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的意思是:悠然地高谈阔论后,偶尔写成了小诗。“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的意思是:可惜农桑事务,没有能和人一起商量。这几句的意思是:闲暇之余,我可以悠然自得地高谈阔论
【注释】 麝萱:香花名。文杏:指海棠花,又名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蹊:小路。半春光:一大半春光。须爱惜:应珍惜。沓来:接连不断。排阵:排兵布阵。杜门:闭门不出。刺头:尖顶。尘土:指尘土飞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海棠花来表达作者的志趣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首联写春色满园,百花斗艳。诗人从侧面落笔,以“麝萱沿径绿抽牙”起兴,写海棠枝上嫩芽如箭般抽长,色彩鲜艳。“麝萱”,即海棠
【注释】 1. 客有叩门者:客人敲门进来。叩,敲门。客,这里指来访的人。2. 冠剑何巍巍:冠,帽;剑,佩剑。戴高帽子,佩利剑,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3. 登堂各就坐:登上堂屋,各自就座。各,分别。就座,坐下。4. 酬答好言词:应答着对方的话,说些好听的话语。酬答,应答;好言词,好听的话语。5. 中席客轩眉:坐在正中的席位上。轩,高大的窗户;眉,皱眉头。6. 扬袂论是非:扬起衣襟,争论是非。扬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客至” —— 秋梦觉来,门外有人来访 - 解释:客人到来,诗人从梦中醒来。 - 注释:“曲肱”指弯曲的胳膊,形容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做了一个长夜的梦。 2. “剥啄打门声” —— 敲门声,暗示客人的到来 - 解释:轻轻敲击门扉的声音,表示客人已到。 - 注释:“剥啄”是敲门时发出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客人来访时的小心翼翼。 3. “鹊噪柳阴乱” —— 喜鹊在柳树下鸣叫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有客过山家,停骖暂脱车。" - 关键词:有客、过山家(表示客人来访)、停骖、暂脱车(暂时停下马) - 注释:诗人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在山家短暂停留后,为了表示欢迎客人的心意,便让车辆暂停下来,以便主人可以下车迎接。 - 赏析: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通过“过山家”和“停骖”两个动作,生动描绘了山野间朴素而温馨的接待情景。 2. "旋呼徐邈酒,新煮玉川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生活的和谐。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客至 - “客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意指客人来访。在这里,它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热情接待。 2. 闲携雪瀑煮春茶 - “闲”字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暗示着诗人在没有其他事务的时候,能够享受到这份宁静。 - “雪瀑”指的是冬天里雪花纷飞的景象,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雪景
【注释】 冠:帽子,这里指代官帽。子云:扬雄的字。赋述:写文章。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长安应试落第后所作,表达了他失意落魄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 “客至冠缨好,殊非旧友生。” 第一句说客人来时,戴着高官的帽子,很得意,好像与我是老相识一样。这是诗人对来客身份的猜测,也是对自己境遇的自怜。第二句表明这位新交并非旧日的朋友,因为来客的气派已不是从前可比了。 “晓晴霜太重,冬暖日偏明。”
【注释】 1. 客:客人。 2. 衡茅:指简陋的居所。 3. 晴暾(tun):晴天的阳光。 4. 径花:指路边的野花。 5. 市远盘(pán)无馔(zhuàn):集市很远,没有准备菜肴招待客人。 6. 醇(chún)酿:指美酒。 7. 蔬笋(shūsǔn):蔬菜和竹笋。 8. 情真:真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的诗。 首句“客至衡茅下”
【注释】 1. 客至:客人来访。客,客人。 2. 潦倒无能:形容人穷困潦倒,没有能力。因:连词,因为。不才:才能不高,无才能。 3. 笑口有时开:指心情舒畅,笑逐颜开。有时:有时,有时指某时或某种情况。 4. 呼猿洞边:指山中山洞的旁边。猿:指山中的猿猴。 5. 浴鹄湾头:指水边的小洲。浴鹄湾:水边小洲。 6. 玉麈:麈尾,用来拂尘的器物。玉,比喻其价值。 7. 银台:指官署。 8. 春浆熟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幽窗谈笑话平生 - 在幽静的窗户旁谈论着平生的趣事。 - 幽窗:安静的窗户。 - 谈笑话平生:谈论过去的趣事,包括人生的经验或故事。 2. 旧砚磨穿笔代耕 - 用磨损的老砚台来代替耕作工具,形容勤奋工作至深。 - 旧砚磨穿:指使用时间很长的砚台,已经磨损得非常严重。 - 笔代耕:比喻写作比耕种更为辛苦和劳累。 3. 白发满头难讳老 - 头发已白,难以掩饰自己的衰老。 -
诗句解析与翻译 首句: "长薄烟飞翠,芳堞雨零珠。" - 注释: 长薄(指长堤),烟:烟雾弥漫,翠:形容景色如绿色一般清新。芳堞(古代城市城墙上的矮墙):形容高大、坚固的城墙。雨零珠:形容雨滴打在墙上,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译文: 长堤上烟雾缭绕,如同翡翠般美丽;高大坚实的城楼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耀眼。 次句: "跬步愁泥滑,荒城况道纡。" - 注释: 跬步(指短距离行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病眼忘春赏”: - 关键词解释: 病眼:视力不佳,形容眼睛有病。 - 译文: 我因生病而看不清楚春天的美景。 - 解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无法欣赏春日景色的遗憾和无奈。 2. “芳辰竞客游”: - 关键词解释: 芳辰:美好的时光。 - 译文: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大家都在外出游玩。 - 解析: 这句描绘了人们趁着好天气出门旅游的热闹场景。 3.
【注释】 逢迎:迎接。稠:密集的样子。 人闲:闲适的人,指自己。不扫室:不打扫居室。客到:客人来了。 烹茶:煮水沏茶。留:招待客人。 登临:登山游览。兴:兴致,兴趣。 水边楼:即水边阁,指楼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家居闲居之时。诗人在山间别墅,有良朋好友来访,他感到非常高兴。他亲自动手烧水沏茶,招待客人,然后与客人一同登山游览,看竹子、品茗,十分惬意。最后,他邀请客人登高望远
【注释】 客至:指朋友到访。方城:即方壶,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比喻隐士的住所。颒(yǎng):洗发。闲(xián)来醉未消:指在闲暇之余,饮酒尚未尽兴。任贫烹折项:指贫穷时只能煮着吃。新获饭长腰:形容食物美味丰盛。蠓蚁天将吹,蜂衙海欲潮:形容微风轻拂,如同天边有蜜蜂飞翔;海面波涛汹涌。相怜幽兴熟,情至废招邀:相互怜悯、欣赏彼此幽深的兴致和感情深厚,以至于忘了请客人赴宴。 【赏析】
【诗句解读】 1. 闭门缘避客——关门是为了躲避客人来访。 2. 客至偶开门——客人来了,我偶尔打开门。 3. 乍见不为礼,相看无一言——突然看到客人,没有打招呼或说话。 4. 烹茶分曲涧,散帙媚幽轩——烹茶时分给朋友,在幽静的房间里,把书卷散开。 5. 勿讶元龙傲,还令古谊存——你不要奇怪我傲慢自大,我依然保留了古代君子的情谊。 【译文】 我关上门是因为想避开客人,但当客人到访时
诗句原文:旅馆初春夕,天涯上客杯。梅花开欲尽,骑马几时来。 译文: 旅馆中迎来了春天的傍晚时分,天涯海角的游子手中举杯畅饮。梅花盛开似乎要全部凋落,何时能再次骑马回家? 注释: - 旅馆:指诗人住宿的地方,一个提供休息和接待远行者的小客栈。 - 初春夕:指春季刚刚来临的傍晚时分,春天的夜晚通常比较温暖,适合外出。 - 天涯:形容距离遥远,常用来形容人在旅途中漂泊不定的状态。 - 上客杯
【注释】 右客:即“贵客”,指尊贵的客人。茆茨(máo cí):茅舍,简陋的居所。喜母丝:喜鹊的尾巴,比喻好兆头。冻醪(láo):指酒。生菜:指蔬菜。代食:代指粗粮。躬耕:亲自耕种。萧疏:形容菊花的清瘦。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迎接贵客的情景。首联开门见山,点明“贵客”二字;颔联写主人为贵客准备酒饭的忙碌;颈联描写贵客的丰盛,反衬出主人的寒酸;尾联以花喻人,表达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赞美
【注释】 ①轩车:指华丽的车子。长者:长辈或尊敬的人。②不敢闭门深(shēn):指不敢紧闭门窗,怕有不测之事发生。③父子庞公业:庞公是晋代人庞德公,他的儿子庞统也是名士。④妻孥:妻和子女的并称,这里指自己的家庭。⑤云暖叶多阴(yīn):云层渐浓而天气转暖,树叶郁郁葱葱。⑥稍待松间月:在松树间等待月亮升起。⑦娱君:指以音乐娱乐你。⑧寒琴:冷瑟、清冷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长者的敬重
【诗句解读】 1. 客至田家鸡黍礼,绝似丈人贫。 客人来访(“客至”), 田家备下家常饭, 就像丈人家(“丈人”)一样贫穷。 2. 四体勤终岁,三农备一身。 一年到头都勤劳(“四体勤”), 家中的三餐(“三农”)都准备妥当。 3. 蘼芜肥细犊,荇藻媚修鳞。 野花香气浓(“蘼芜”)滋养着嫩小的牛犊, 荇菜水草供养着修长的鱼(“修鳞”)。 4. 不厌茅茨陋,还来酌暮春。 我虽简陋无装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注意下列字词在文中的读音:扉、辰、胜、春、披豁。 【译文】 门外是幽静的郊野小门,阳光照得满地明亮,时间过得真快。 门前花竹掩映,迎来贵客,美酒佳肴款待着春天。 看落日余晖,流连忘返,频频发兴。 残阳斜射,和幽静的色彩,一起与我共处,我心旷神怡。 赏析: “寂寞郊扉地,晴光弥望辰”,开笔便勾勒出一个空阔清朗的郊野景象
【注释】: 客至:客人来了。传鹦鹉:把鹦鹉传给来客。 秦娥:即秦女,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名。《汉武帝内传》载:汉武帝时,西王母在缑氏山(今河南偃师市)招仙女,秦女应召,但玉帝嫌她是凡胎俗骨,便派她到人间作伴。“唤不来”是说秦女被留在人间。 隔年留洛赋:指杜甫在长安时写的《春望》诗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句。洛:洛阳。 几夜宿阳台:指杜甫在洛阳时写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客至:客人来访。 茅屋三两间,草草避风雨。 解释:用“茅屋三两间”形容房子简陋;用“草草避风雨”形容对客人的招待十分简单。 译文:简陋的房子只有几间,匆匆忙忙躲避着风雨。 注释:“草草”指匆忙、简略;“避风雨”指躲避风雨的侵扰。 坐爱千年树,苍苍入暮烟。 解释:用“千年树”比喻老树;用“苍苍入暮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色。 译文:因为爱那千年老树,所以迟迟不肯进屋。 注释
【注释】 当年:指唐初。结客:即“结义”,结交朋友的意思。几人存:几人还活在世上?野外:指郊外。停骖:指停车休息。睥睨:斜视,斜着眼睛看。位高:官位高。苏季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名轼,字季子,以贤良著称。浮沉:官职的升降。宦薄:官职低微。窦王孙:汉元帝时人,字王孙,因封于窦,称窦王孙。镃基:筑墙的土墩或砖块。乘风:乘势而起。绣:刺绣用的彩线。倚市门:在集市上卖货。任是:纵然是。风云多变态
【译文】 四十岁还没有听到什么,一个老学究在雪中敲门住在岩洞里。 虽然生活贫困但不计较一顿饭,多病仍然可以喝一点酒来解除。 世间的事情如同乾坤一样,功业的进程就像日月一样。 应该能够抽空回来到这里,闲适地听山泉漱洗石渠。 【注释】 客至:诗人招待客人来访。 四十无闻:年纪虽大,却没有什么作为。 谩劳:徒然劳苦。 冲雪:冒雪。 叩岩居:在岩石上凿屋居住。 长贫:久贫,长期贫穷。 盘飧乏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既要指出诗句的内容,又要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写主人对客人的招待和款待;第三四句写客人的感谢和主人的自谦;末两句写诗人与朋友的欢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以酒助兴
【注释】 1.裘(qiú)轻:指衣服不厚重,穿着舒服。2.马复肥:马儿又肥又壮。3.白日:太阳。4.嗤(chī)啧啧:形容羡慕的声音。5.道旁:路的一边。6.羡:羡慕。7.山老:指山高,比喻人的志向远大。8.人汝骄:指人因为富贵而骄傲。9.眼浅:见识短浅。 【译文】 客人到来的时候,我穿的皮衣很轻便,骑着一匹又肥又壮的马。太阳从天空直射,光芒四射。孩子们看着都啧啧地议论着,说:“看人家多好
注释: 客人来了 黄叶纷纷拥砌苔,柴扉寂寂面峰开。 庭间忽闻两鸦噪,门外不速三人来。 烹葵致敬聊为饷,短日频移且莫催。 知我幽居无别事,不妨闲坐更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的傍晚,接待了几位朋友来访时所写下的。 首句“黄叶纷纷拥砌苔”描绘了一幅秋天落叶纷飞、满地黄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接着,“柴扉寂寂面峰开”则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着山峰的孤独感。 第二句“庭间忽闻两鸦噪”
注释: 1. 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不愿意投身于世俗的纷扰之中。"不向红尘去"意味着他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2. 馀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 - "馀花山槿落"指的是山槿花已经凋谢,而海棠花正在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3.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 - "制解僧初出"指的是僧人刚刚走出寺庙,开始修行或传授佛法
诗句解析: 1. 门外君来识履声,儿童见惯亦欢迎。 - 注释:客人来到门前,听到他行走时踏地的声音。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接待场景。诗人用“识履声”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期待,而“儿童见惯”则展现了孩子们对客人的喜爱与熟悉。这种场景传达出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 2. 百年友义南州榻,一代诗豪北府兵。 - 注释:在南州的床上度过许多年的朋友,是一代诗豪。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比
【注释】 野磬:指野僧的铜磬。投止:指投宿、住宿。寒山莫欲深:寒山,指隐士之居。莫欲深,意指不要隐居太深。狂了百年心:狂了,意指放纵。百年心,意指一生的心性。云水青藜杖,乾坤老布衾:指云水飘渺,青藜杖如梦;乾坤广大,布被如霜。蒙头闲不管,何处是晴阴:蒙头,指蒙头大睡。晴阴,指天气晴朗或阴暗。 【译文】 野寺的和尚敲着铜磬来接我,在冷清的山中住下。 醉卧三天,让雨声陪伴我;放纵我百年的心意。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从题材、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手法等方面作答即可。本首诗的注释是:客到:客人来到。竹里:竹林之中。烹茶费屡呼:煮好茶,多次呼唤客人来品尝。无难色:不显出难为情的样子。风槩:气概。知:知道。非浅丈夫:不是浅薄的男人。 【答案】 客至 竹林里煮好茶
注释: 1. 客至:客人来了。 2. 馔草亭:供客人吃饭的小亭子。馔,供应。草亭,简陋的小亭子。 3. 呼儿:叫儿子去。 4. 笋觅鱼腥:寻找鱼的腥味,比喻寻找美味佳肴。笋,指嫩竹子,可以食用。 5. 农家自笑无供给:农家人自己嘲笑自己没有好的菜肴和食物招待客人。 6. 止有南山万仞青:只有南山的青翠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欢迎客人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朋友来访,共叙友情的诗。 首句“蓬门断来往”,点出诗人住所简陋,不常有人来往。蓬草编成的门是形容屋舍简陋。断:断绝,不常。“草径自荒芜”,说明门前小路长满野草,无人打扫。草径:用草编成的小路,泛指小径。 颔联“有客何方至”写客人远道而来。何方:何处。 颈联“呼儿问浊酤”,写客人到来后,主人热情相待,请他喝浊酒。呼儿:招呼儿子。浊酤:浑浊的酒,即浊酒。沽:买,卖
【注释】 客至:诗人到友人处作客时,有感而吟。 朝来知有客,喜母着人衣:早晨知道有客人来,高兴得母亲忙着给客人穿衣。 果踏山花至,能惊宿鸟飞:果实踏破了山花而来,能惊动了栖息在枝上的鸟儿飞走。 无绵三月冷,绝粒一春肥:没有了棉絮的三月寒冷,春天一过就没有食物可吃了。 只此门前水,洋洋已乐饥:只有这门前的水,已经让我心满意足,快乐地吃饱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两句写自己到朋友家去
注释 1. 客至:客人的到来。 2. 素心人忽来:指的是一位纯真无邪的人突然来到。 3. 开樽芳园坐:打开酒樽,在美丽的园子里坐着。 4. 花开香自生:花开时自然散发出香气。 5. 禽言意如贺:鸟儿的啼鸣像是在祝贺。 6. 三春此佳日:春天里最好的时光。 7. 驰如白驹过:像白马一样快速通过。 8. 消息君谅知:你的消息我已经知道了。 9. 重觞勿嫌大:再喝一杯也无妨。 译文 客人突然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客至》。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客至 - 注释:客人来了。 - 读书舌本干,浇药体中倦 - 注释:读书使舌头变得干燥,浇药使身体感到疲倦。 - 一炉一棐几,聊自弄笔砚 - 注释:在小桌旁摆上火炉和一张桌子,用来写作。 - 门前无足音,寂寞亦所患 - 注释:家里没有来客的声音,寂寞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 轻舟柳阴来,知不遗老贱 - 注释
【注释】 客至:客人来了。 快雪初晴后:刚下过一场雪,天空放晴。 素交:旧时称朋友间无利害关系的交往。 食盘登菜果:吃饭时,盘子中盛满了新鲜蔬菜瓜果。 饮具列陶匏:餐具是陶器和匏瓜制成的。 砚沼微融冻:砚台里的水已经融化了。 盆花渐吐苞:盆中的花朵逐渐开放了。 道气:高洁的品格。 玄白不相嘲:彼此不相互讥刺。 【赏析】 这首《客至》诗描写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