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狶。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田家
介绍
《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一首讽刺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底层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田家》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也使其成为历代文人学者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和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珍视当下的和谐安宁与公平正义。
相关推荐
田家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狶。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注释: - 旧谷行将尽:指旧的粮食即将吃完。 - 良苗未可希:好的庄稼尚未成熟。 - 老年方爱粥:老年人才喜欢吃粥。 - 卒岁且无衣:一年结束时还缺少衣服。卒岁,指一年的结束。 -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注释: 啾啾:鸟叫声。霭霭:雾气迷蒙的样子。东坡:山名,在四川眉山西南。田家夜:指农民的夜晚,即农忙季节。禾黍:谷物,泛指庄稼。 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农民辛勤劳动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心。诗中的“田家”是指农民,他们生活在农村,过着艰辛的生活。 第一句“啾啾雀满树”,描绘了一幅鸟儿鸣叫的场景,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句“霭霭东坡雨”
【注释】 田家:诗人自喻,以田夫自比。喜雨足:喜得雨水充足。 邻老:指同村的邻居。相招携:互相邀请。 沟塍坏:田地里的沟渠都被水冲坏了。塍,田间的水沟。 麦高桑柘低:小麦成熟,桑柘树长得不高。 呼儿催放犊(dú):叫儿子把牛牵出来。催,催促、呼唤。 宿客:留宿的客人。待烹鸡:准备杀鸡款待客人。 搔首蓬门下:在简陋的茅草屋前搔首弄姿,形容穷困潦倒。蓬门,蓬草编成的门。 轩冕齐:与高贵者相比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田家 - 指农村的农民。 2. 小园足生事,寻胜日倾壶 - 小小的园子里每天都有新事情发生,寻找乐趣时一天要倾倒多次酒杯。 3. 莳蔬利于鬻(yù读如预) - 种植蔬菜以便于卖钱。 4. 才青摘已无 - 刚长出嫩叶就采摘下来已经没有多少了。 5. 四邻依野竹 - 周围的邻居都依靠着田野中的竹子为生。 6. 日夕采其枯 - 每天傍晚都要采摘那些已经枯萎的竹子。 7.
【解析】 此诗是一首田园山水小景,写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看到牛羊从村庄里出来,看到青气发自岩阿,看到杏花在篱落中盛开,感受到草木的初感,听到鸧鹒鸟的鸣叫。傍晚时分,春意盎然,正是行乐的好时光,不必猜忌。诗人以“日将夕”为起兴之笔,描写了一幅暮色苍茫、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答案】 ①黯黯:天色昏暗的样子,这里指太阳将要落山。②牛羊村外来:牛羊从村里出来,向山野走去。③青气发:山岩上青烟袅袅升起
【注释】 1. 带水:指在禾穗上挂着露水。摘:指从田里收禾。2. 夜捣:指夜晚把禾穗上的露水敲下来,然后晒干。3. 具:这里指炊具,如灶具等。4. 县帖:指官府的告示。5. 社长:指村中管事的人。6. 嗔怪:责怪,埋怨。7. 见官迟:见到官晚。8. 赏析:此诗描写农家劳动生活,表现农民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情绪。 【译文】 带着露水的禾穗被摘下来,晚上打湿禾穗,早晨又把它们晒干。
【注释】 高原:指高旷的田野。牵犊负薪归:牵着牛,背着柴回家。浑家:妻子。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农夫辛勤劳作、晚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
注释: 田家:指农家,诗人自谓。 未塞:边境没有设防,指边远地区。豪人:贵族地主,这里特指豪门贵族。夺:侵夺。 何言:怎能说。公赋收:指国家赋税征收。 皇心:皇帝的心意。恻隐:同情怜悯。 蓬户: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贫苦百姓的住所。焦愁:困苦忧虑。 为吏:当官。多禄:俸禄丰厚。 佗日:他日,将来的日子。侯:古代的一种爵位,相当于侯爵,是封地和食邑的意思。 赏析: 此诗以“田家”为题,写农家之艰难
稚子呼牛女拾薪,山妻自脍小溪鳞。 安知曝背庭中老,不是渊明行辈人。 范成大的《田家》通过描绘农村的田园生活,展现了农家人的勤劳朴素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稚子呼牛女拾薪,山妻自脍小溪鳞”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诗中的“稚子”、“牛女”、“山妻”等形象生动,通过这些角色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纯朴的生活态度。 诗的末句“安知曝背庭中老
【注释】 田家:指农家。 鸡鸣人当行:鸡叫了,人们该去干活了。 犬鸣人当归:狗也叫了,人们该回家了。 秋来公事急:秋天到了,农务繁忙。 出处不待时:出门办事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三尺雨:一尺见方的面积,这里泛指小范围。 灶下已生泥:炉灶下面已经积满了泥土。 人言田家乐:人们说农活是快乐的。 尔苦人得知:你辛苦了才知道。 译文: 鸡叫了,农民们就得去干活了; 狗也汪汪地叫唤时,农民们该回家了。
【注释】 昨夜春雷作:昨晚春天的雷声隆隆作响。荷锄理南陂:拿着锄头清理南边的水塘(陂)。将:将近,快要。杏花:指桃花。候:季节。农事:农家的活计,即农务、农作。蚕女:养蚕女子。念:思念。牧童仍我随:仍然跟随我。田中:田间地头。逢:碰见。老父:年老的父亲。荷杖独熙熙:拄着拐杖独自高兴地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小令。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春天的田野景象和农民的生活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积累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盛”“向”“灌”“竞”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答案】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注释: ①盛:茂盛。②向:面向,对着。③灌:浇灌。④聒聒:形容蝉鸣声,此指蛙鸣。⑤陂
【注释】 田家:指农村生活。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荒村的人自己觉得快乐,满足了他一生的愿望。 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早晨吃饭的时候吃着成熟的葵菜,晚上在云谷里舂米。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去山上采集柴草时拿一把木棍当武器,射鸟进树林中。 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谁知道秋天收获的事,又听到那悲切的怨声。 【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古。诗中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注释】 ①田家:农家。 ②今朝:今天,近日。 ③野老:农村的老者。 ④拊颈望飞鸟:拍着脖子盼望飞翔的鸟儿。 ⑤负暄(xuān):晒太阳。 ⑥卒岁:一年到头。 ⑦鹑衣:破旧的衣服。 【赏析】 这首《田家》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作者已进入半百之年,一生奔波,历尽艰辛,终于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但生活仍很艰苦,他写下此诗来抒写自己的感慨和不平之气。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农事结束之后,老人坐在门前
【诗句释义】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译文】 高高的树荫下是柴门,青苔映着夕阳余晖。 手持锄头在山上劳作,月光洒满小径烟雾缭绕。 老者牵着小孩望着远方,瘦弱的小牛带着小牛回家。 灯光下饭菜没有多少,白薤地里的肥美令人垂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
注释: 南山曾经种过豆,豆荚被风雨打落。收获的是一堆豆萁,没有任何东西能用来煮锅煮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田园作》,描绘了农民耕作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辛勤和无奈。首句“南山尝种豆”,以南山为背景,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碎荚落风雨”,描述了豆荚被打落的情况,生动地描绘出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接下来“空收一束萁”,表达了农民们收获无望的心情。最后“无物充煎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田家》。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方春事锄犁,晚节多黍稌。” - “方春事锄犁”:春天正是耕种的时候。 - “晚节多黍稌”:到了晚年,主要种植的是黍和稻。这里的“晚节”指的是晚年的生活状态,“多黍稌”则意味着主要关注农作物的种植。 第2句:“鸡豚乐丰岁,一饱轻万事。” - “鸡豚乐丰岁”:因为有了家禽(如鸡和猪)的丰收,所以人们可以享受丰盛的食物。 -
【注释与赏析】 田家:指诗人的家乡。 长空淡淡如云扫,暮过田家风物好。 天高云淡,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一片宁静祥和。 长空:天空。 淡淡如云扫:形容天空中的云朵稀疏、洁白。 暮过田家:傍晚时分经过田野人家。 风物:风光景色,田园风光。 倚户:靠在门旁。 饥牛卧啮(niè)墙根草:饥饿的牛靠在墙边吃草。 “倚户”二句写诗人傍晚经过田家,看到田野中的景象。
【注释】 数亩:几亩地。低田:地势较低平的田地。流水浑:水流浑浊。明远村:明亮而遥远的村落。云阴:云雾缭绕,遮蔽了日光。拂暑光:掠过炎热的阳光。风光好:景色宜人。却将微雨送黄昏:却送来了一场微微的细雨,送走傍晚的余晖。 赏析: 这首五绝是写农村夏末初秋的景象。首句说,低洼田里水流混浊,说明此时已是夏末,天气转凉。第二句说,在远处明亮的村庄里有一棵树花开得正盛。第三句说,天公作美,送来了和暖的阳光
【注释】 1. 田家:农村。 2. 老农:年老的农民。 3. 鼕鼕:形容鼓声阵阵。 4. 篘(zhōu):指酒。 5. 新篘自酌:用新酿的酒自己斟饮。 6. 花瓷碗:有花纹装饰的瓷器。 7. 醉倒扶携:醉倒后互相搀扶着。 8. 夕照中: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老农、村鼓乐和夕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野柿:山梨。 【赏析】田家,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田家》诗组中的一首。这首诗描写了田园生活和农家乐趣,通过描写农家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农村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和富于乐观精神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堆盘野柿间山梨,酒美鸡肥稻滑匙。(堆盘野柿间山梨) 译文:在堆盘上摆满了野柿子和山梨。 注释:“堆盘”即“盘中”。“野柿子”
田家 老农喜说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 洗铮燎草作晨炊,麦饭咽甘虫食蓼。 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不嫌春雨少。 平畴拍拍水连堤,姑恶数声天欲晓。 【注释】 田家:田园生活。 老农:年老的农民。 喜:高兴。 说:讲。 田家:指农村生活。 缺:没有,指月亮。 月缺星稀:形容天色将明未明的景象。 穿:穿过。 木杪:树梢。 铮:火石,用来击打铁器的工具。 燎草:用火燎草取火。 作晨炊:做早饭。 咽甜
【注释】 田家:农家。 仓箱:粮仓,指仓库。 鸡鸣:鸡打鸣报晓。 秋屋:深秋时,农事结束,人们纷纷回村,鸡鸣是催人起床的信号。 溪树:山中树林。 村醪:农家自酿的酒。 征役苦:官府征调百姓服兵役,生活艰苦。 【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写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情景以及农民的辛苦劳作和对官府征收之苦的抱怨。诗中描绘了农家丰收后的情景:仓箱里堆积着粮食;鸡在秋天的早晨叫唤
注释:田家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诗。全诗通过描写春日田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译文:绿桑树高高低低映衬着平川,比赛过后田神欢笑喧闹。林外春雨停止鸣叫着的黄鹂欢快。屋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盛开的杏花。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景色,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与评价。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诗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作答。 本首小诗描写田家送茶的场景,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恬淡。第一句“陌上青裙跣送茶”,“陌上”指田间小路,“青裙”指女子的衣裙,“跣”是古代的一种鞋
田家 逐壮鸡飞过短墙,茅柴烧尽满林霜。 酿成社酒家家醉,炊得新粳处处香。 牵犊负犁朝种麦,开渠引水晚浇桑。 老农不管催租急,未夜烘衣先上床。 注释: 1. 逐壮鸡飞过短墙:指农民们趁着清晨的凉爽,赶着公鸡去打鸣,唤醒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 2. 茅柴烧尽满林霜: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茅草烧完了,树叶已经变黄,整个树林都笼罩在一层薄霜之中。 3. 酿成社酒家家醉:社酒是指农民们共同酿造的酒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农村夏至时节的景象。首句写农民在烈日炎炎的正午时,还在劳作;第二句写农民休息的地方是在树荫下面;第三句写农民所休息的地点是在一个有人家的地方;末句描绘的是树上挂着的冬青树的花朵。 【赏析】: 此诗写的是农家夏日劳动生活的片断,以农忙时节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农民在炎热的中午仍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流水小桥 —— 指江南水乡的景色。 江路景 —— 指长江边的风光。 疏篱矮屋 —— 指田园景象,疏篱是稀疏的篱笆,矮屋是矮小的房屋。 野人家 —— 指农家。 桃李 —— 指桃花和李花,这里泛指春天的花草。 菜花 —— 指油菜花。 【译文】: 江边小桥流水的风景, 稀疏的篱笆矮小的木屋, 田野空旷无花,只有菜花开放, 这是一段属于菜花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分析。“田家”是题目,点明写作对象——农家生活。“乐丰年”,写农家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饱即高眠不问天。”写农家丰收后的满足心情。“少长有恩相尔汝,淳风应似伏羲前。”写农民间的和睦友爱,如伏羲时期那样。 【答案】 (1)译文:①农家庆祝丰收的喜讯。②家家户户都吃得饱饱的,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睡去了,不去关心天上的事情了
田家 田家翁媪颇自适,翁解耕耘妇能织。 官中租赋无稽违,所养牛羊亦蕃息。 岁时力作不徒劳,桑柘满园禾黍高。 皆因勤俭百事足,老身不复愁逋逃。 儿女长成毕婚嫁,祇在东邻与西舍。 瓮头时复有新篘,亲戚团栾乐情话。 神前祭赛宜礼腴,家中衣饭随精粗。 县吏下乡鸡犬尽,但愿官府无追呼。 注释: - 田家:指农家生活。 - 翁媪:老年男女。 - 翁解耕耘妇能织:丈夫懂得耕田劳作,妻子擅长纺织。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田家》。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近来不复应差科,生计无成奈老何。 释义:最近已经不负责朝廷差派的各种任务了,但生计没有成就,只能无奈地面对年老。 漆树种植十年虽然晚了,但繁殖牛犊的数量很多也不介意。 释义:虽然种漆树已经十年了,但这与牛犊数量多相比并不重要,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春耕时我扶着犁头,社日聚会时大家击壤唱歌。 释义:春天耕种时
田家 数间茅屋占林塘,二顷田园幸未荒。 蒿叶正长蚕卧起,莺声渐老麦青黄。 壁间龙骨流泉活,筐载豚蹄白酒香。 春事年年闲过去,欲将拥肿问庚桑。 注释: 1.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屋子。 2. 二顷:古代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万亩,二顷大约是二万亩。 3. 幸未荒:幸运的是没有荒废。 4. 蒿叶:蒿草的叶子。 5. 蚕卧起:蚕在休息和苏醒之间活动。 6. 莺声:黄莺的歌声。 7. 壁间:墙壁上。 8.
【注释】 地偏生事僻,转觉入城遥:田地偏僻,事务繁杂。 犬吠三叉路,人行独木桥:村庄的犬叫声在三岔路口回荡,行人只能依靠一座独木桥过河。 炊烟时灭没,村酒自招邀:炊烟有时消失,村里的酒香自然引来人们。 昨日蚕新浴,柔桑绿满条:昨天蚕刚刚沐浴,桑叶上的绿意盎然一片。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乡村景色。首联写地僻事繁,转入城中;颔联写村中的犬吠声和独木桥;颈联写村中的炊烟和村酒的香味
【解析】 “客”是诗中主人公,即作者自己。此诗描写的是一次田家宴席。首联写主人无以为宾置酒设肴,只好用家常的鸡、黍饭招待客人。次联写家中没有其他菜肴可供佐酒,只备了新蒸的米饭和清醇的美酒。三联写室外景色,风儿吹拂着门户,高高的杨柳荫映在泥泞的小路上。四联写诗人回到家里,距离不远,便又去为客人送行,送他渡过河去。 【答案】 译文:家中没有准备什么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只是准备了家常的鸡黍
【解析】 (1)《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晚归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2)“日夕多鸟雀,桑麻亦扶疏”:傍晚时分,树上的鸟雀很多,田间的桑麻长势茂盛。 (3)“烟火四五家,依依久同居”:烟雾缭绕着四户人家,他们长久在一起住。 (4)“是时雨新足,野水明四渠”:那时正值大雨初晴,溪水映照着四周的田野。 (5)“儿童呼黄犊,散漫来近墟”:村中孩童们呼唤着黄牛
注释:木绵花已经凋谢,豆荚肥硕。秋风催促更换白纻衣。东家的女儿正在洗纱,西家的少年负薪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农村的景色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田家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农家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注释】 霢霂:雨点。浥:沾湿。微茫:昏暗不明。相约:邀请。莳秧:播种秧苗。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首句“朝来浥众芳”,写春雨过后,众花沾湿了泥土,显得格外鲜艳。次句“晚烟吹暝转微茫”,描写傍晚时分,薄雾弥漫,天色渐暗的情景。第三句“邻家老父来相约”,写邻居中年老人来邀请你到田头去,好种上秧苗。最后一句“明日田头好莳秧”是说明天到田间去,可以好好地种下秧苗。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
这首诗描述了田家的辛劳与收获,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对田家生活的同情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以及生活状态的转变,揭示了农民在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生存挣扎。诗中展现了田家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注释: - 谁言田家乐,所乐亦岂常:谁说田地里的农人能享受快乐,其实他们的乐趣并不总是常态的。 - 耕敛稍不给
《田家》 【注释】: - 田家无所求:田地的农民没有什么欲望。 - 所求在衣食:他们的希望就是有饭吃,有足够的衣物穿。 - 侵晨荷锄出:早上起床就去田间劳作(耕作)。 - 暮夜不遑息:直到天黑才回家休息。 - 饱暖匪天降:他们吃饱穿暖并不是天上赐给的。 - 赖尔筋与力:是因为他们勤劳和努力。 - 租税所从来:税收的来源。 - 官府宜爱惜:官府应该珍惜这些辛苦得来的税收。 - 如何恣刻剥
【赏析】 这首诗写农家晚景,语言平白如话,意境恬然。诗的一、二句,写三两户田家草庵,农妇们盛酒款待归来的丈夫。三、四句,写园桑秋叶团团绿,佳人仍饲晚蚕。 “三两田家”,点出地点和时间,说明诗人来到乡下,是秋天。“草庵”二字,说明田家十分简陋,但很干净整洁。“瓦盆盛酒”,说明田家没有酒杯,只有瓦盆;也说明农妇善于用物,能将普通的瓦盆变作饮酒器具。“农谈”二字,既表明诗人是在田家
田家 田家住山曲,两两结茅茨。 鸡豚互来往,桑麻当蔽亏。 言笑情则均,动息理无遗。 浑然天之真,岂以物自私。 日入负薪还,斗酒欢相持。 醉卧衡门下,营营非所知。 注释: - 田家:诗人对农家生活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 田家住山曲:住在山弯里的田家。 - 两两结茅茨:两个人一起搭建茅草屋。 - 鸡豚互来往:鸡和猪在互相往来。 - 桑麻当蔽亏:桑树和麻树可以遮挡阳光。 - 言笑情则均:说话
注释: 柳树覆盖着高大的城墙,水环绕着城门,不依赖邻居而自成一村。 为什么会靠近山陵道路呢,每天傍晚我都能听到车马的喧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诗的前两句写景,通过“柳覆”和“水护”两个词,展现了一个自然而又恬静的田园景象。诗人用“自为村”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三句“何缘却近山陵道”,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渴望被打破的无奈情绪
【注释】 1. 田家:指农民的住处。 2. 禾黍:泛指庄稼,即稻谷和小麦。 3. 秀作堆:指庄稼长得很好。 4. 松风一尊酒:指在松树下饮酒。 5. 石壕: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东南。 6. 吏:指县令。 7. 夜深来:指半夜里有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丰收的景象。首句用豆花、木棉花、禾黍三种植物的生长状态来比喻农民的生活。第二句写太阳落山,松树和风吹动着树叶,人们聚在一起
【译文】 田野里禾黍满仓,香气四溢,村庄四周绿树环绕;主人节俭勤劳,鸡犬常保平安。 枣子成熟了送给邻里,芋头分给童仆们享用。 秋收不敢误农时,负着锄头返茅屋休息。 城里人喜欢新饭食,新谷不断运来交换。 得到钱粮全用来缴纳官粮,余下的钱都存私蓄。 富人与穷人各自成婚,互相满足,和和睦睦。 追思上古羲皇的风气,这风俗在当今也还流行。 【注释】 ①田家:农家。②香:这里指稻麦等农作物的香味。③村树
《田家》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注释 - 五月桑梯傍屋斜:五月,指农历五月,此时正是桑叶生长旺盛的季节。桑梯,是一种用桑树枝制作的梯子,这里用以比喻桑树。“傍”表示靠近或依附,“屋斜”,形容桑树斜挂在屋顶上。 - 蚕丝抽尽响缫车:蚕丝,指的是蚕吐出的丝线。“抽尽”意味着完全抽干。缫车,古代用来缫丝的工具,这里指的是缫丝的过程,声音响亮。 -
注释: 烟含暝色入村场,一亩平田隔草堂。 烟霭中带暮色进入村庄的场院,一块一亩见方的平整田地被野草隔断了与草堂的距离。 急雨初收新水满,藕花香杂稻花香。 暴雨刚刚停歇,池塘里的新水已经涨满了。莲藕花的香味和稻花的香味相互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田园景象。首句“烟含暝色入村场”描绘了夜晚降临后,田野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处的村庄沐浴在朦胧的天色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 - 关键词注释:流水绕柴门:形容水流绕过家门,暗示着家的安宁与和谐。门前小径村:门前有一条通往村庄的小径,显示出村落的宁静与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2. 棘篱喧鸟雀,桑野散鸡豚。 - 关键词注释:棘篱喧鸟雀:荆棘篱笆中传来鸟儿叽喳的声音,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桑野散鸡豚:田野上散落着鸡和猪
注释: 1. 田家无他望,所望在平畦。 注释:田地里的人家没有别的奢望,他们所希望的是平畴的农田。 2. 但恐终岁力,不得遂其私。 注释:但恐怕终年辛勤劳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私心。 3. 何哉造物者,亦得厚我施。 注释:为什么上天(造物主)也会对我这么慷慨呢? 4. 夜来微雨过,使我菜麦滋。 注释:夜晚下了一点细雨,滋润了我的菜地和麦田。 5. 登丘一凭眺,秀色远参差。 注释:登上高丘远眺
【注释】: 田家(yè)——农家。 柳阴荷锄归——在柳树的阴影下,拿着锄头回家。 豆荚未出土——豆子还没有长出豆荚来。 呼儿夜饭牛——叫儿子晚上给牛做饭。 昨宵有微雨——昨天夜里有过一场小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晚归图,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句“柳阴荷锄归”描写了作者傍晚回家的情景,用“荷锄”表明是在农忙季节,“柳阴”则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景象。第二句“豆荚未出土”
【注释】 田家:写农家的生活。 巷犹未白:指天色尚未亮。 有生宜相养:意思是人的生命需要相互照顾。 夫耕妇亦锄:男耕女织,共同劳作。 唧唧倚门闾(lǘ):形容农妇在门口盼望丈夫归来。 潦深云梦野:指水涨漫过了云梦泽的原野。 直临万顷余:形容田地的面积辽阔。 露下荷花香:形容荷花盛开。 蝉鸣稻叶疏:形容夏夜的宁静和美好。 聊自适:姑且自我安慰。 人世复何如:人世间又是怎样的呢? 【赏析】
【注释】 六月:夏季的六个月。犹:还。不雨:天久旱不下雨。 旱云:干旱天气时所聚积的云彩。烟火:指云烟,形容天空中云气缭绕的景象。桔橑(jiāo jiào):汲水灌溉用的桔槔(jiào)。长渠:长长的水道,泛指渠道。银汉光𢃦(yín hàn guāng xiān):银河闪耀着光辉。银汉,指银河。巾可:衣襟可以。 邻里:邻居之间。皆兄弟:都像兄弟一样亲切。一饭无偏颇:每顿饭都不偏袒任何一方。 楚泽
【注释】 渚田:洲田。蒲稗(bài):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如蒲,根如稗。蓊郁:茂盛。溪洞:小溪。荷锄:荷担锄头。长风:指大风。杖藜者:拄着拐棍的老人。阮公:指东晋名士阮籍。恸:哀伤。燕赵间:指河北地区。金组色不动:形容人神色不乱。偃息:卧息。茅宇:茅草房。二仲:两位年轻人。方池:方形的水池。清浅:清澈见底。能无恫:难道没有忧虑吗? 【赏析】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春,作者任处州知州时
田家 田雀非一种,小大相追随。 决起十步中,窃食播谷时。 墙头连阡陌,瓜熟豆离离。 竭力营宿饱,岁晏常苦饥。 东邻多嘉树,西邻多枯枝。 柔条鲜且绿,顾我终不移。 注释: 1. 田雀非一种,小大相追随:田雀不是一类动物,但它们的大小不同,互相跟随。 2. 决起十步中,窃食播谷时:田雀在十步的距离内跳跃,趁机吃谷物。 3. 墙头连阡陌,瓜熟豆离离:田间的墙壁上长满了瓜叶和豆叶,瓜果成熟,豆荚丰满。
诗句: ``` 田家尽东作,闭门荫桑榆。 鸡犬原无猜,群雀来哺雏。 柳下闲筐笼,井边虚辘轳。 我亦采上药,褰裳渡前湖。 仙经秘黄精,玉女洗菖蒲。 不见汝南翁,跳身入玉壶。 ``` 译文: 春天到来,农人开始忙碌起来,在东风吹拂下,他们紧闭门窗,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屋檐。院子里,鸡儿和狗儿无忧无虑地嬉戏,而小雀们则成群结队地来到喂养它们的巢穴。在柳树之下,农夫们悠闲地收拾着筐笼,而在井旁
注释: 禾黍芃芃:指田野里的庄稼长得茂盛。 愿不违:意思是希望不要违背。 衔泥燕子绕梁飞:燕子嘴里衔着泥,在屋梁上筑巢。 闺中少妇条桑去:指的是女子在家中采摘桑叶。 携得盈筐趁早归:形容女子采摘桑叶后,满载而归,赶在清晨之前回到家里。 赏析: 田家: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农家的勤劳和朴实。诗人通过观察田野上的庄稼生长情况,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同时
【译文】 太阳落山了,暮色降临,我放下农具谢绝南亩耕作。扛起锄头走进家门,孩子们在门前等候多时。利用闲暇时光摘些晚菘,乘兴开酿新酒。安排坐席让童仆侍候,隔着篱笆呼唤朋友亲戚。大家颓然同醉,不醉也随着主人随意喝。哪必非得尽十觞?何需倒倾一斗!中庭明月照得清辉四溢,照得窗牖明净。嗤笑那些簪笔组笏的人,满地飞萤,转瞬便消失无踪。即使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也转眼间就消失无踪!我愿隐匿姓名,不再栽种五柳树。
《田家》 田家始筑场,禾黍刈成束。 老农知稼穑,护惜甚珠玉。 日暮牛羊返,濈濈角相属。 稚子合柴扉,茅檐映炊烛。 席地少长集,新味野蔬足。 早晚官赋完,坦然脱荣辱。 人声稍渐歇,鸡犬眠亦续。 淡月入村来,园林静寒绿。 注释: - 始筑场:开始修建田地。 - 禾黍:指稻和谷类作物。 - 刈成束:割下来捆成一束。 - 老农知稼穑:老农懂得农耕劳作。 - 护惜甚珠玉:非常珍视如珠玉般珍贵的农作物。
【注释】 (一)白日:指白天。湖上:水边。没有太阳,天很黑。 (二)众山远苍苍,远处的大山在黑夜中显得苍青而遥远。 (三)老农挈稚子:提着小孩儿。挈:提携。稚子:小儿子。孺子,小儿。挈,携带。 (四)出户望牛羊:走出家门看牛和羊。 (五)孤烟起暮田:傍晚时分,炊烟袅袅上升。 (六)寒月下枯桑:冷月照着枯萎的桑树。 (七)负担粳稻归:扛着刚从田野里运来的粳米回家。 (八)言笑倾壶觞:谈笑声不断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野人家:乡村人家。落落疏篱:稀疏的竹篱。一径斜:一条小路。山雨欲来:山间即将下雨的预兆。林鸟寂:树林里鸟儿安静下来。蜻蜓:昆虫,体形小而色彩美丽,善于飞行。水荭花:一种植物,其花有红、粉、白等各种颜色,花瓣柔嫩。 【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农村风景画。前两联描绘了农家的环境和生活,后两联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田家 田家本村朴,意颇好文人。 目不晓《诗》《书》,识字为可尊。 衣食苟有余,即思教子孙。 敢望列科第,使足记姓名。 慧勿诱之巧,愚贵留其真。 因材以翼之,不失为良民。 苟有负老农,宁不忝斯文。 译文: 田家原本朴实无华,但内心渴望成为文人。虽然不懂《诗经》和《尚书》,但能识字就已经值得尊敬。 生活过得去,衣食无忧,就想着如何教育子孙。 我不敢奢望科举及第,只希望子孙能够出人头地。
【译文】 农家在盛夏三伏天里,农活才刚刚开始。 中午时分头发焦灼,苦心耕耘锄禾下地。 谁不想休息呢,但只有草屋可以搭建。 这种用格泽覆盖的房屋,是古代所没有的。 努力耕种尚且难以为继,哪能不辛勤劳作呢? 民生实在要勤奋,艰难的境遇有如斯。 【注释】 1. 田家:指农民。2. 三伏时:夏季最热的时候。3. 未已:还没有完。4. 耘耔:除草和播种。5. 维草起宅:只有草木可以搭盖房子。6. 格泽
田家 少时不追求世俗的音韵,甘于远离华美的车马。 只说桑麻生长旺盛,而没有车马喧哗。 勤劳地度过岁月,守着朴实回归田园。 终晓不能平静,鸡鸣声在桑树巅颠。 注释: 1. 田家:指诗人自己,因为诗人生活的地方是农村。 2. 少无适俗韵:年轻时不愿追求世俗的音韵。 3. 甘以辞华轩:甘心远离华美的车马。 4. 但道桑麻长:只说桑麻(植物名)生长茂盛。 5. 而无车马喧:而没有车马喧闹。 6.
霜落秋原万木衰,萧萧乱叶逐轻飔。 渔舟小泊丹枫里,村酒初篘黄菊时。 老屋旋蜗催墐户,新畬驱犊蚤翻犁。 官租足了身无事,镫火团圞妇孺嬉。 翻译与注释: 霜降后,秋天的原野上草木凋零,落叶纷纷,随风飘荡。 渔船停靠在丹枫树旁,村民开始酿制酒,菊花盛开时节。 古老的房子需要修补门窗,新的农田正在被翻耕,准备播种。 官府的租税已经足够,人们无需再为生计发愁,家庭和乐融融。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意境,赏析时注意从诗中找出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注意答题格式。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主旨进行分析。“岐路忽三叉,居民四五家。人行茅屋罅,犬吠枳篱斜”,意思是岔路口有三个岔口,有四户人家,行人在茅屋的缝隙中行走,狗在竹篱笆上歪斜着叫。诗人以写景开始,描绘了村外的自然景色。“拗项壶卢架,长身巨胜花。”,意思是弯曲的藤萝架
【注释】 田家:诗人自注:“时年旱,作此。”燠:通“暖”,温暖。儳:偏僻。洋:稻田。耗:消耗。芟:割草。香粒:即香稻,一种优质大米。蒲囊:用蒲草编成的口袋,用来盛米。文:地名,今河南邓州一带。长镵:指农具。 译文 农家在炎热的季节多种植庄稼,农民移民到荒凉的地方努力耕作。 稻田里只等着雨水的滋润,稻子不需要收割后除去杂草。 香稻比豆类的米还要大,蒲袋小做成了袋子来装。 剩下的粮食是好的山药
【注释】 ①比屋:同在一座房屋内,形容密集。姻娅:亲戚。 ②柴扉:即柴门。古代的住宅多用柴木建造大门,所以称门为“柴扉”。修竹:长而笔直的竹子。 ③相:指互相交往。娅:女子的美称。 【赏析】 《田家》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田园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家生活画面。 首句写景:数家人共居一溪,彼此之间亲密无间,就像一家子人一样。第二句写事:几户人家相互结亲、联姻,亲如一家。第三句写物
【注释】: 昨宵雨未足,斸畦俟南塘。 昨夜下雨不多,于是在南塘边挖菜园。 果闻北山雷,檐溜夜已长。 果然听到北面的山中传来雷声,夜晚的屋檐滴着长长的水珠。 开门阴正重,匝地垂千杨。 打开大门,外面一片阴暗,院子里长满了杨柳。 朝日尚未升,风条自轻飏。 早晨还没太阳出来的时候,风吹着柳枝轻轻飘动。 环村水尽白,丹杏独含光。 周围的村庄已经全是白色的雪了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时节农田被洪水淹没的惨状,以及农民在重九阴雨中努力耕作的情景。 田家:描述的是农民的劳作场景。 中秋水竞发,田庐既漂没。:中秋节时河水暴涨,农田和房屋都被淹没。 重九复阴雨,沉沉竟旬日。:重阳节时又是细雨绵绵,一连十几天都没有晴天。 不畏水没田,不畏水没场。:虽然田地和市场都淹了,但他们仍然毫不畏惧。 泛艇腰霜镰,悬稻迎秋阳。:他们用小船运送粮食,准备迎接秋收。
《田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诗句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秋收尚未结束:秋天的收获季节,农民们还在辛勤劳作,期待着更好的收成。这里的“啼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前仍面临饥饿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艰辛。 2. 河边尘土飞扬:描述了天气炎热,农田里收割后的庄稼堆积如山,导致尘土飞升的景象。这不仅是环境的描写
【释义】 田家:农家。门前众峰秀丽,屋后清泉欢鸣。山田晚收的庄稼长得好,鸟儿雀儿多,叫声也欢快。儿女们忙活满园圃,喜爱这冬天晴朗的日子。早晨舂米留下客人,因为主人情意真。 【赏析】 这首诗写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 首句“门前众峰秀”是写远景。“门前”,指村口,是进入村来的第一处风景,所以先写它。“众峰”,是指村口周围的小山。这些山峰不高,但却十分秀丽。“秀”字写出了这些山峰的特点,即小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