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地。兴亡旧恨谁记。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古今事,天莫倚。废兴元有时系。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舞台歌谢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马蹄杂遝锦绣市。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景物已非人世。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檐铃嘈囋薰风里。
注释:
西河:《水调》曲名。江左地:即江南,泛指南方。兴亡旧恨谁记:指南宋灭亡,中原沦丧,是历史遗留的恨事。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指金军南侵,北宋灭亡,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泪眶历落泫新亭:指南宋灭亡,新亭对泣。碑趺犹卧江际:指岳飞墓前的石碑,还在江边屹立。古今事:指南宋与金的对峙、战争。
天莫倚:意为天意难料。废兴元有时系:意为国家的兴衰有时取决于人事。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意为月色照映在古城墙上,使残墙显得更加荒凉。舞台歌谢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意为舞台上唱着《谢池春》,但青溪两岸,烟雾弥漫,景色依旧。马蹄杂遝锦绣市:意为繁华的城市中,马儿踏着锦绣般的地毯,熙熙攘攘。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意为辨认出曾经繁华的东巷和西里的街道。景物已非人世:意为景物已非往昔的人间世界。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意为只有长干寺那座铁塔,仍然巍然屹立。檐铃嘈囋薰风里:意为寺庙檐上的风铃叮咚作响,沐浴在熏风之中。
赏析:
此词为宋亡之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之情。全词以西河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灭亡的哀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上片首句“西河”即为《水调》曲名,后接“江左地”,表明作者身处江南之地。接着,作者感叹南宋灭亡的历史遗憾无人记起,并指出金军南侵、北宋灭亡,国破家亡的惨状。这里,作者以“兴亡旧恨”概括了历史的教训。
下片开头,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看到江边的石碑仍在,但古城墙却显得更加荒凉,仿佛被历史的烟尘所侵蚀。他还看到了舞台上唱着《谢池春》的情景,但青溪两岸,烟雾弥漫,景色依旧。这些景物的变化,都让人感到国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描绘出繁华的市集景象,但马儿却在青溪畔踏着锦绣般的地毯,熙熙攘攘。这里的“马蹄杂遝”形象地描绘出了市集的繁忙景象。
作者通过“长干铁塔”、“乌衣巷”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他看到只有长干寺这座铁塔仍然巍然屹立,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荣耀。而那些曾经繁华的街道和小巷,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感到世事变迁的无常。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之情。同时,词中的意象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铁塔象征着坚韧的意志和不朽的精神,青溪则代表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