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烟滋露溉。就中著温茸,岁寒曾耐。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
越王台畔丽质,照人风雨夜,天半无晦。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交柯未改。好留驻年年,祝融幢盖。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

【注释】

(1)烛龙:神话中的动物名,传说中能飞行于天空。

(2)珊瑚岸:指花木繁盛的岸边,此处指木棉树。

(3)殷(yīn)空万镫成蕾:形容灯烛辉煌,花苞初绽。

(4)干掩斑鳞:花木干枯后露出斑驳的鳞片。

(5)绛噣(jùn):红色的花萼。

(6)连溪朝采:早晨去采摘花朵。

(7)烟滋露溉:指花木茂盛,雾气滋润,露水灌溉。

(8)温茸(rǒng):温暖潮湿的土地。

(9)老尽春丛:春天的花木全部枯萎凋谢。

(10)朱凤故巢:相传凤凰栖息之处为朱凤旧巢。

(11)茧蝶移家:指蝴蝶飞走。

(12)蓉砂变景:指荷花凋零,池中莲瓣变作石头。

(13)孤根岭外:比喻诗人孤独漂泊在外。

(14)交柯未改:树枝交错不分离。

(15)扶桑:传说中的东方日出处,这里借指太阳。

【赏析】

《齐天乐·咏木棉》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木棉枝干、花朵,下片写木棉花林的景色和作者的身世遭遇。全词以木棉为主,托木棉言志,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意。

“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这两句描写了木棉花开时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木棉树上结满了像灯笼一样的花朵,万盏灯火在树下绽放,如同一片花海。

“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这几句描述了木棉树上的木棉花,它们虽然已经干枯,但是仍然露出了斑驳的鳞片,像是被红色花萼所包裹。这些木棉花就像一条条溪流一样流淌着,早晨去采摘花朵。

“烟滋露溉。就中著温茸,岁寒曾耐。”这几句描绘了木棉花生长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坚韧品质。在雾气和露水的滋养下,木棉树生长得更加茂盛,即使经过寒冬也不会枯萎。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花木的凋零感到惋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越王台畔丽质,照人风雨夜,天半无晦。”这几句描述了木棉树生长的地方——越王台上的美丽景色。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木棉花依旧灿烂地绽放,照亮了整个天空。

“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这几句描绘了蝴蝶飞走、荷花凋零的情景,以及诗人孤独漂泊在外的境况。那些曾经与木棉相依为命的蝴蝶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而那些曾经盛开的荷花现在也已经凋零。诗人站在岭外,只能独自欣赏着这一切。

“交柯未改。好留驻年年,祝融幢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木棉树的眷恋之情。即使岁月流转,树木也会依然挺拔,就如同祝融神的幢盖一样屹立不倒。

“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如同日出时的天空一样充满光辉。

整首词通过描绘木棉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