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上帘人在香径。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露盘空、天袂知寒,树香老、画阑悬暝。谁省。问山河小劫,几多残影。
桂殿秋酲未醒。待诉与方诸,泪珠哀迸。万感孀娥,禁得管弦凄哽。渐抛残、旧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镜。倾听。是谁家怨笛,待他端正。

月华清,乙巳中秋,和西堽

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上帘人在香径。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露盘空、天袂知寒,树香老、画阑悬暝。谁省。问山河小劫,几多残影。

桂殿秋酲未醒。待诉与方诸,泪珠哀迸。万感孀娥,禁得管弦凄哽。渐抛残、旧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镜。倾听。是谁家怨笛,待他端正。

注释:

  • 月华清:即《月华清》,词牌名。
  • 乙巳中秋:即乙卯年中秋节。
  • 和西堽:即和西楼,词的作者为南宋词人辛弃疾。
  • 玉籁:指箫声。
  • 销歇:消散,消失。
  • 林霏:树林中飘落的雾气。
  • 香径:充满花香的小道。
  • 圆姿:形容月亮的形状像满月一样圆而亮。
  • 栉栉:密集的样子。
  • 天袂:天空的衣袖,比喻天空。
  • 树香:树木散发的香气。
  • 画阑:挂在屋檐下的栏杆,这里指月亮。
  • 谁省:谁能够理解。
  • 山河小劫:比喻国家的危难和灾难。
  • 残影:残缺不全的影子。
  • 桂殿:桂花装饰的宫殿或亭台。
  • 方诸:传说中能吞象的神。
  • 万感孀娥:许多感情寄托在嫦娥身上。
  • 管弦凄哽:管乐和弦乐的声音凄切而悲伤。
  • 旧舞霓裳:指以前跳舞时所穿的衣服。
  • 破空金镜:打破空中的镜子。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乙巳年(1155年)中秋节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和情感。
    上片主要描述了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开头两句“玉籁消凉,林霏散夕,上帘人在香径”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下的美丽景色。接着“憔悴圆姿,栉栉细云遮定”表现了明月的圆润和美丽。然而,这些美景却被“露盘空、天袂知寒”所掩盖,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寞。
    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谁省。问山河小劫,几多残影。”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最后两句“谁家怨笛,待他端正”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同时,词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丰富多样,如“玉籁”、“林霏”、“旧舞霓裳”、“破空金镜”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