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莎岸无涯处,悽悽怨怀难理。老树擎霜,孤帆挂雨,多少余痕凝纸。云移梦徙。听商女歌声,隔江流涕。一片秋心,此情休著义熙字。
危楼残夜北望,海天偏系恨,肠断频倚。思训图工,阳明石兀,只许郑兰齐指。文章信美。怕哭笑无凭,谩留人滞。事往尘空,不堪谈旧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全诗的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等;然后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最后分析该字词在诗句中的表达作用。
本题共四问,每小问2分,要求学生先答出诗句内容,然后回答该字词的表达作用,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第一问:根据“夕阳莎岸无涯处,凄凄怨怀难理。老树擎霜,孤帆挂雨,多少余痕凝纸”可知这是描绘一幅画的场景。“夕阳”,“莎岸”,点出时间、地点,写出了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为后文的写画作铺垫。“凄凄怨怀”,“孤帆挂雨”,写出了画中人物的心情与环境。“多少余痕凝纸”,写出画面中景物的特点。
第二问:“危楼残夜北望,海天偏系恨,肠断频倚。思训图工,阳明石兀,只许郑兰齐指。”这几句描写的是画外之景。“危楼”,“残夜”,写出了诗人当时所见之景。“北望”,“肠断”,写出了诗人当时所感之情。“思训图工”,“阳明石兀”,写出了画中人物的动作。“只许郑兰齐指”,写出诗人对画中人的看法。
第三问:这首诗是写画,而画上之人又为何人呢?“文章信美”是说此画非常漂亮,但又有“怕哭笑无凭,谩留人滞”。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画中人物并非真人,而是作者的想象。“想见当年,丹青妙手,曾批风月谱”,是写画中所画之人的身份。“事往尘空,不堪谈旧史”是说此画虽好,却无法再现当年的情景。
第四问:此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加以说明。“老树擎霜”,将树比作老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树的老态。“孤帆挂雨”,将帆比作雨,形象地表现出帆在风雨中摇曳的情形。
【答案】
(1)夕阳,莎岸,描绘时间、地点。(2)夕阳,莎岸,凄凉的心境,凄冷的环境。(3)夕照下的莎岸,凄厉的寒风,凄凉的心境。(4)日暮黄昏,悲凉的晚景,悲凉的心情。(5)残夜之中,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
(6)残夜之中,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
(7)残夜之中,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8)残夜之下,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
(9)残夜之中,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10)残夜之中,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
(11)残夜之下,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12)残夜之下,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13)残夜之下,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14)残夜之下,愁肠百结,悲苦的心境。
译文:
夕阳映照着无边的河滩, 令人心伤哀愁难以排解. 苍老的古树顶着寒霜, 孤零零的小舟挂着细雨. 无数痕迹凝结在纸上. 商女的歌声响彻江面, 我泪下沾湿衣襟。一片秋心难自持, 此情不要用义熙去命名.
危楼上空, 残夜漫漫, 望着北方天空, 思念着远方的友人, 心中无限怅然若失; 想起曾经一起学习的朋友, 如今却天各一方. 我独自登上高楼, 对着茫茫的夜空, 久久不能入睡.
画中之人, 手持笔墨, 正专心致志地绘画. 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笔力雄健有力, 他的画作, 真是无与伦比. 然而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怎能忍受这种无谓的创作? 我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杰作.
我不愿见到这样的画卷, 我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作品. 这些作品, 都是我凭空幻想出来的, 因此我更不愿意看见它们.
赏析:
《齐天乐·为夏吷庵丈题寐叟画册》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片由景入意,以“夕阳”起笔,勾勒出一幅萧索荒凉的图画;下片则通过“危楼”,“北望”,“残夜”,渲染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首句“夕阳莎岸无涯处”点明时序、地点、心情。“凄凄怨怀难理”承上启下。夕阳、莎岸无涯处,凄凄怨怀,是写眼前所见之景;“老树擎霜”、“孤帆挂雨”、“一片秋心”则是写眼前所闻之声、所观之色,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此情休著义熙字”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是全词的核心。
次句“老树擎霜,孤帆挂雨”承接上句,进一步刻画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凄凄怨怀难理”承接上句中的“凄凄怨怀”,进一步刻画诗人所听到的声音;“听商女歌声,隔江流涕”,承接上句中的“孤帆挂雨”,进一步刻画诗人所看到的颜色;“一片秋心,此情休著义熙字”承接上句中的“此情休著义熙字”,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过片三句“危楼残夜北望,海天偏系恨,肠断频倚”承接上片末句中的“此情休著义熙字”,写诗人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思训图工”,“阳明石兀”,承接上片“危楼”,“北望”句,写诗人所见之形;“只许郑兰齐指”,承接上片末句中的“此情休著义熙字”,写诗人所思之意。
最后三句“文章信美,怕哭笑无凭,谩留人滞”承接上片“一片秋心”句,写诗人所见所闻的感受。“事往尘空”,承接上片“海天偏系恨”句,写诗人所思之事;“不堪谈旧史”,承接上片“肠断频倚”句,写诗人所忆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内心的忧伤和无奈之情。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