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八千里,水雨夜连天。杜陵何事牢落,秋兴感当年。渺渺巫峰十二,滚滚瞿塘三峡,风露觉生寒。记取今宵梦,长在画图间。
家何处,舟一叶,怎安眠。人生几度辛苦,几度月轮圆。逞得浩然气概,仿佛凌云赋就,三绝美名全。顾盼一挥手,杯酒对婵娟。

水调歌头·次苏东坡韵,为露俨少题秋兴八景卷

大江八千里,水雨夜连天。杜陵何事牢落,秋兴感当年。渺渺巫峰十二,滚滚瞿塘三峡,风露觉生寒。记取今宵梦,长在画图间。

家何处?舟一叶,怎安眠。人生几度辛苦,几度月轮圆。逞得浩然气概,仿佛凌云赋就,三绝美名全。顾盼一挥手,杯酒对婵娟。

【注释】

水调:词牌名。

次苏东坡韵:词人以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为题,写词时特别留意苏东坡的原韵。

次:遵循,按照。

苏东坡韵:苏轼的词调韵。

为露俨少题秋兴八景卷:是说作者给张俨少写了一篇题为“秋兴八景”的词卷。

杜陵:即杜甫的故居,在长安东南。这里泛指诗人的家乡。

秋兴:指因秋季景色所引起的感慨、思念等感情。

渺渺:辽阔的样子。十二:指巫山十二峰。

瞿塘:地名,在今四川奉节东北。三峡之一。

风露:风雨。

生寒:《楚辞·招隐士》:“屈原既放,游于沅湘之浦,……风飘漂然至中嵺兮,……朝发枉渚,夕宿辰阳。”

记取:记住。

家何处?舟一叶,怎安眠:这是词人自问自答的反诘句。家,家舍。

三绝:指文才、诗才和书法才气。

三绝美名:指文才、诗才和书法才气的美称。

顾盼:回顾环视。

婵娟:月亮的代称。

【赏析】

此篇为咏史抒怀之作。上片起首两句,点明题目,指出本词是以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为题而作,然后紧扣“次”字展开。开头二句,先总写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心境。“大江八千里”,写自己身处浩淼无边的长江之上,面对浩瀚的流水与阴雨之夜,不禁感慨万千;“杜陵何事牢落”,则是指自己此时的处境,心中不免产生一种凄凉之感;“秋兴感当年”,则是说自己想起当年与友人聚会时的欢乐情景,如今却只能独自感叹,不胜伤感。接着三句,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渺渺巫峰十二”,写自己眼前所见的巫山十二峰,其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滚滚瞿塘三峡”,则是指瞿塘峡险峻的地形,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风露觉生寒”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同时也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记取今宵梦,长在画图间。”则是说今夜的梦境虽然已随风雨消散,但梦中的情景将永远留在画图中,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下片开始三句,由前两句的感慨转入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家何处?”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家国的深深忧虑;“舟一叶”,则是指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怎安眠?”则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安睡呢?接下来六句,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坎坷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最后五句,则是全词的重点所在。“人生几度辛苦,几度月轮圆?”是说人生中充满了艰辛与困苦,又有多少个月圆之夜呢?这两句话既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叹,又暗含着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逞得浩然气概”,则是说在艰难困苦中,自己仍然保持着高尚的人格与气节,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仿佛凌云赋就”,则是说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仍然能够写出像《登科后赋》、《赤壁赋》那样具有伟大成就的作品;“三绝美名全”,则是说自己的才华横溢,达到了文才、诗才和书法才气的高度境界。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期待与祝愿。“顾盼一挥手,杯酒对婵娟”,意思是说只要自己有决心、有信心,就能够改变当前的状况,使国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